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告别信息孤岛
2007-12-27 12:42: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国家电网报12月26日5版头条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办公自动化、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各专业信息系统在企业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过去,由于各业务信息资源分散管理,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形成所谓“信息孤岛”。现在,随着“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式――
告别信息孤岛
小孤岛、大麻烦--档案管理的困境
过去,由于各专业管理系统的电子文件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各自为政,电子文件存储在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造成业务信息不能统一归档,也不能变成电子档案,只能保管纸质档案文件。
此外,由于档案信息化与其他业务系统分离,各类文件的归档也是业务部门交多少,档案部门存多少,十分被动,有时还会造成一些重要档案丢失。
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设计院竣工图管理等,它们就像各自为政的“孤岛”,独立于企业的多个应用平台之中。当各部门想要跨业务使用信息时,就必须与相关部门协调,经过繁琐的流程后才能得到所需信息。
此外,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可以说,是形势逼得我们要开发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负责人说,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已严重制约了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档案事业的发展。
连信息、破孤岛--困境中的突破
尽快使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将原本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互相连接起来,已经成为福建公司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实现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实时物理归档,并通过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采集、过滤、整合、数据处理,形成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电子档案信息,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全程数字化管理,使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信息得到快速传递,跨地域、跨系统共享,并永久保存。
2004年,福建公司专门成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组,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组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采取文件中心、整编中心、数档中心三层管理模式和室藏档案数字化、业务信息档案化,引入集中存储、分布管理、超前介入、规范管理这一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试图建立一个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2005年,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正式立项开发,系统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从2005年至2006年,二期工程从2006年至2007年年底。
2006年,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福建公司及8个基层单位相继投入运行,并与办公自动化、合同管理、设计院竣工图纸、工程管理系统四个业务系统实现了无缝衔接。
2006年12月9日,经福建省科技厅授权,福建公司在福州召开了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成果鉴定会。由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等10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鉴定程序后,正式作出鉴定结论:福建公司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项目实现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提出“业务信息档案化”理论并采用B/S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SOA、J2EE等先进技术进行开发,建成了福建公司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管理;该项目所设计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处理符合档案业务工作要求,系统开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新平台、新体验--档案管理驶上快车道
鼠标轻击福建公司企业门户网页,进入业务应用界面,数字档案、合同管理、输变电工程、视频点播等醒目标识便映入眼帘。随后点击“数字档案”,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首页即展现在眼前。再点击“档案检索”,即可查询31个单位各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
新系统方便在哪里?以OA办公系统和合同管理为例,在相应的界面上,只需要点击“办结”,文件会自动归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里。施工、监理等各工程参建单位也可在该平台进行竣工档案整理,只要点击“移交”,这些档案会自动归入各电业局。各单位还可以在此平台将本单位OA办公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的电子文件提取到本单位基建档案归档,与传统繁琐的档案归档过程相比,省时省力。
2007年12月,福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已实现与6个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在31个单位应用推广,现有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目录数据270余万条,电子原文数据160万份。设计单位通过该系统向各电业局已移交447个工程(新建、扩建、技改)的6733卷册、13.4万张电子竣工图。各建设<
告别信息孤岛
小孤岛、大麻烦--档案管理的困境
过去,由于各专业管理系统的电子文件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各自为政,电子文件存储在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造成业务信息不能统一归档,也不能变成电子档案,只能保管纸质档案文件。
此外,由于档案信息化与其他业务系统分离,各类文件的归档也是业务部门交多少,档案部门存多少,十分被动,有时还会造成一些重要档案丢失。
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设计院竣工图管理等,它们就像各自为政的“孤岛”,独立于企业的多个应用平台之中。当各部门想要跨业务使用信息时,就必须与相关部门协调,经过繁琐的流程后才能得到所需信息。
此外,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可以说,是形势逼得我们要开发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负责人说,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已严重制约了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档案事业的发展。
连信息、破孤岛--困境中的突破
尽快使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将原本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互相连接起来,已经成为福建公司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才能实现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实时物理归档,并通过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采集、过滤、整合、数据处理,形成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电子档案信息,实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全程数字化管理,使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信息得到快速传递,跨地域、跨系统共享,并永久保存。
2004年,福建公司专门成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项目组,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组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采取文件中心、整编中心、数档中心三层管理模式和室藏档案数字化、业务信息档案化,引入集中存储、分布管理、超前介入、规范管理这一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试图建立一个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2005年,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正式立项开发,系统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从2005年至2006年,二期工程从2006年至2007年年底。
2006年,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福建公司及8个基层单位相继投入运行,并与办公自动化、合同管理、设计院竣工图纸、工程管理系统四个业务系统实现了无缝衔接。
2006年12月9日,经福建省科技厅授权,福建公司在福州召开了福建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成果鉴定会。由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等10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鉴定程序后,正式作出鉴定结论:福建公司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项目实现了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提出“业务信息档案化”理论并采用B/S多层应用体系结构,应用SOA、J2EE等先进技术进行开发,建成了福建公司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全程管理;该项目所设计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处理符合档案业务工作要求,系统开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新平台、新体验--档案管理驶上快车道
鼠标轻击福建公司企业门户网页,进入业务应用界面,数字档案、合同管理、输变电工程、视频点播等醒目标识便映入眼帘。随后点击“数字档案”,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首页即展现在眼前。再点击“档案检索”,即可查询31个单位各业务系统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
新系统方便在哪里?以OA办公系统和合同管理为例,在相应的界面上,只需要点击“办结”,文件会自动归入“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里。施工、监理等各工程参建单位也可在该平台进行竣工档案整理,只要点击“移交”,这些档案会自动归入各电业局。各单位还可以在此平台将本单位OA办公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的电子文件提取到本单位基建档案归档,与传统繁琐的档案归档过程相比,省时省力。
2007年12月,福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已实现与6个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在31个单位应用推广,现有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目录数据270余万条,电子原文数据160万份。设计单位通过该系统向各电业局已移交447个工程(新建、扩建、技改)的6733卷册、13.4万张电子竣工图。各建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