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配网GIS系统
2007-11-06 13:42:57 来源:农村电气化
A-
A+
电力18讯: 摘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将图形和数据库相结合来描述和管理各种电力设备的参数属性,以及电网内的运行控制信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和电力生产信息相互集成的综合应用,使配网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不但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通过网络实现了图资等信息的共享。
关键词:配网;GIS;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06-0051-02
涟水供电公司所辖31个农村供电所和一个城区营业所,共有10 kV配电线路69条,公用配变2808台,总容量177.15 MVA,供电面积1676.34 km2,供电人口109万人。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用电负荷日益增长,使得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任务十分繁重,配网运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配网数据量大,电气接线复杂,变化频繁使得传统运行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配电网建设和发展需要。自2006年初涟水供电公司开始与南京子午金智信息公司合作开发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该系统能为配电网运行提供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直观地显示地理杆塔信息,规范配电异动、检修、巡视、试验等各个生产业务流程,实现配电网管理的信息化、地图化及运行数据的可视化,为图纸资料管理与信息共享提供极大的便利,适应了现代化电力生产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1 系统体系结构
1.1 软件体系结构
配网GIS系统开发采用B/S的体系结构。支撑软件采用ArcIMS9.0+WebsPhere5.1,数据库管理使用DB2 7.2。
在服务器一端采用SDE空间数据引擎,利用SDE和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服务软件,集中管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客户端,使用MapObjects(或ArcInfo)和Delphi来开发一套电网管理应用系统。GIS系统利用SDE 客户端的CAPI和MapObjects调用来访问服务器上由SDE Server管理的数据库。实现地理数据和设备数据的实时网络管理。
1.2 网络结构
系统采用主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和配置服务器作为服务端,通过100 M以太网络与各个部门连接。
整个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方式建立。
2 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构架是:基础平台+生产综合应用+WebGIS。
其中,基础平台构架包括:“数据管理部分”、“系统管理部分”、“信息查询部分”和“系统支撑部分”。
数据管理部分包括:单线图编辑、站所图编辑、沿布图编辑。
单线图编辑器主要功能:负责完成10 kV线路的绘制工作,并提供线路设备的台账录入功能,为地理沿布作好数据准备。
站所图编辑器主要功能:基本图形操作;站内设备线路图形编辑;站内设备线路属性编辑;站内线路设备拓朴关系建立;连通性分析、环路检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模拟操作;进出线及断路器设置。
沿布图编辑器主要功能:负责完成10 kV线路的地理沿布。
系统管理部分包括: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为系统用户分配权限;资源管理模块对系统中的DLL资源进行版本的集中管理。
信息查询部分主要由发布的各项信息组成。客户端低维护,具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员即可查询资料。
支撑部分包括:流程定制、图元编辑、类型库编辑、电缆剖面编辑、更新用户密码、动态台账定制等。流程定制模块则进行流程环节的定制;图元编辑器完成图元的定制;动态台账定制模块进行设备台账界面的定制。
WebGIS包括“地理图浏览”、“单线图浏览”等内容。
地理图浏览包括:图形操作、图形测量、图层管理、设备树发布、定位功能、查询统计、台账查询、交叉跨越查询、资产报销查询以及电源点追溯等高级分析。
单线图浏览包括:单线图查询、设备定位等功能。
3 应用体会
我公司的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配电网GIS系统功能需求分析阶段;第二阶段是系统开发、测试、完善阶段;第三阶段是系统初步应用阶段。
该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和完善,并结合配电网基本情况和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形成包括平台基本功能、设备设施资料管理、单线图流程管理、权限管理、单线图提取整形和发布为一体的实用化基本平台,经历了“从应用开发到平台建设”的认识转变。到目前已基本进入实用化;我公司GIS系统的应用正朝着广度和深度方向努力。
3.1 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更新
搭建GIS系统平台,关键在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按照金智子午公司为我县配网设置的图元和台账要求,我公司列出详细的需录设备资料的清单,要求各供电所提供维护的 10 kV线路的单线图纸必须与现场保持一致,同时要求在现场设备变动以后三日内完成单线图修改和数据上传沿步的工作,保证了数据资料真实性。电子地图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为配电网GIS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保证。目前公司的电子地图<
关键词:配网;GIS;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06-0051-02
涟水供电公司所辖31个农村供电所和一个城区营业所,共有10 kV配电线路69条,公用配变2808台,总容量177.15 MVA,供电面积1676.34 km2,供电人口109万人。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用电负荷日益增长,使得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任务十分繁重,配网运行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配网数据量大,电气接线复杂,变化频繁使得传统运行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配电网建设和发展需要。自2006年初涟水供电公司开始与南京子午金智信息公司合作开发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该系统能为配电网运行提供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直观地显示地理杆塔信息,规范配电异动、检修、巡视、试验等各个生产业务流程,实现配电网管理的信息化、地图化及运行数据的可视化,为图纸资料管理与信息共享提供极大的便利,适应了现代化电力生产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1 系统体系结构
1.1 软件体系结构
配网GIS系统开发采用B/S的体系结构。支撑软件采用ArcIMS9.0+WebsPhere5.1,数据库管理使用DB2 7.2。
在服务器一端采用SDE空间数据引擎,利用SDE和关系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服务软件,集中管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在客户端,使用MapObjects(或ArcInfo)和Delphi来开发一套电网管理应用系统。GIS系统利用SDE 客户端的CAPI和MapObjects调用来访问服务器上由SDE Server管理的数据库。实现地理数据和设备数据的实时网络管理。
1.2 网络结构
系统采用主服务器、备份服务器和配置服务器作为服务端,通过100 M以太网络与各个部门连接。
整个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方式建立。
2 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构架是:基础平台+生产综合应用+WebGIS。
其中,基础平台构架包括:“数据管理部分”、“系统管理部分”、“信息查询部分”和“系统支撑部分”。
数据管理部分包括:单线图编辑、站所图编辑、沿布图编辑。
单线图编辑器主要功能:负责完成10 kV线路的绘制工作,并提供线路设备的台账录入功能,为地理沿布作好数据准备。
站所图编辑器主要功能:基本图形操作;站内设备线路图形编辑;站内设备线路属性编辑;站内线路设备拓朴关系建立;连通性分析、环路检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模拟操作;进出线及断路器设置。
沿布图编辑器主要功能:负责完成10 kV线路的地理沿布。
系统管理部分包括: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为系统用户分配权限;资源管理模块对系统中的DLL资源进行版本的集中管理。
信息查询部分主要由发布的各项信息组成。客户端低维护,具有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员即可查询资料。
支撑部分包括:流程定制、图元编辑、类型库编辑、电缆剖面编辑、更新用户密码、动态台账定制等。流程定制模块则进行流程环节的定制;图元编辑器完成图元的定制;动态台账定制模块进行设备台账界面的定制。
WebGIS包括“地理图浏览”、“单线图浏览”等内容。
地理图浏览包括:图形操作、图形测量、图层管理、设备树发布、定位功能、查询统计、台账查询、交叉跨越查询、资产报销查询以及电源点追溯等高级分析。
单线图浏览包括:单线图查询、设备定位等功能。
3 应用体会
我公司的配电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配电网GIS系统功能需求分析阶段;第二阶段是系统开发、测试、完善阶段;第三阶段是系统初步应用阶段。
该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和完善,并结合配电网基本情况和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目前已形成包括平台基本功能、设备设施资料管理、单线图流程管理、权限管理、单线图提取整形和发布为一体的实用化基本平台,经历了“从应用开发到平台建设”的认识转变。到目前已基本进入实用化;我公司GIS系统的应用正朝着广度和深度方向努力。
3.1 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更新
搭建GIS系统平台,关键在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按照金智子午公司为我县配网设置的图元和台账要求,我公司列出详细的需录设备资料的清单,要求各供电所提供维护的 10 kV线路的单线图纸必须与现场保持一致,同时要求在现场设备变动以后三日内完成单线图修改和数据上传沿步的工作,保证了数据资料真实性。电子地图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为配电网GIS系统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保证。目前公司的电子地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