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波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
2007-11-06 14:43:2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要:通过事故实例,论述了直流系统纹波产生机理、现场检测及其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直流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直流系统;纹波;继电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06-0023-02
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变电所(站)的重要设备系统,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都必须保证不间断地供电,并满足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的要求。直流系统事故,特别是直流电源中断,必将对厂、所(站)主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对电力系统造成极其严重的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而对于直流系统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纹波含量对电力系统及其厂、所(站)主设备造成的危害,往往容易被忽略。
2006年10月1日,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110 kV解留站的工频相控式可控硅,直流蓄电池系统电压出现异常,35 kV解石线301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跳闸。现场检查发现,合闸母线、控制母线电压波动剧烈,合闸母线电压最低降至168 V,控制母线电压最高升至289 V,自动稳压失灵。检查充电机交流输入电源正常,整流输出电源异常。通过调整直流系统屏上的手动调压旋钮发现,可以将合闸母线电压调上去,但是控制母线电压随之上升很大,远远超出设备电压承受能力。经检查分析,确定该套直流系统已无法继续运行。在更换新的直流系统前,决定利用运行多年的相控式可控硅电容储能直流系统临时代替供电。
临时代替供电的相控式可控硅电容储能直流系统投运后,直流电压输出稳定,手动调压可靠,利用备用断路器分合闸操作,一切正常。2006年10月27日,110 kV解留站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跳闸,解程线供电的程戈庄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切换至备用线路供电。对解留站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装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试验,一切正常,对35 kV解程线、相关一次设备、二次回路进行检查试验,未发现问题;对解留站直流系统进行检查,控制母线、合闸母线电压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1 事故原因分析
110 kV解留站为1985年建设投运的变电站,保护装置采用电磁式继电器组成,直流系统是相控式可控硅整流铅酸蓄电池系统。1997年实施保护装置反事故措施时,对变压器中、低压侧时限速断保护和35 kV线路时限速断保护增加了部分静态继电器。
10月1日,35 kV解石线301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动作,检查发现静态继电器电路板的信号,及输出部分有明显的短路烧毁痕迹,配合生产厂家专业人员分析认为,信号出口电路板在短路烧毁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致使出口接点短路。直流系统电压的大范围波动最高至289 V,是造成静态继电器电路板烧毁的主要原因。考虑全部静态继电器均承受了高电压的破坏,因此更换了该站全部静态继电器。
10月27日,当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动作后,首先对静态继电器进行了检查试验,在未发现问题后,对一次设备进行了检查试验,依旧未发现问题。通过再次对事故进行分析,转变思路,将检查重点转为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临时更换静态继电器(时限速断保护)后,是否存在二次接线错误;交直流二次回路绝缘性能是否良好。首先应再次测量直流系统电压,测量值为223 V,稳定正常;检查保护装置二次接线,未发现错误;用500 V摇表测量交直流二次回路绝缘,绝缘良好;在解程线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加电流进行整组试验,正确良好。至此,事故查找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经过再次仔细分析二次保护装置动作情况,两次均为静态继电器组成的时限速断保护动作,第一次很明显,由于直流系统电压波动原因导致误动作,第二次虽然临时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未发现异常,考虑到静态继电器抗干扰能力弱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直流系统的检查上,立即利用示波器对直流系统输出进行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该套临时直流系统的直流输出波形不够平滑,有明显的交变波形存在。并发现其交流含量有效值在直流电压223 V时达到9.6 V,进一步试验,逐步调高直流系统交流输入电压(模拟电力系统电压正常波动),发现其交流含量有效值在直流电压缓慢升高的情况下急速上升,当直流电压升高到230 V时,交流电压有效值达到11.2 V。即随着系统电压的升高,交流含量呈放大升高特性,初步判断为直流系统纹波含量超标,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进一步证明判断的正确性,到其他变电站对直流系统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发现,其他变电站的直流波形平缓,交流含量均为零,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解留站直流系统纹波严重超标,是造成静态继电器误动作的原因。
2 事故中纹波产生的原因
由于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是由交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等环节而形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直流稳压量中多少带有一些交流成分,这种叠加在直流稳压量上的交流分量就称之为纹波。纹波的成分较为复杂,它的形态一般为频率高于工频的类似正弦波的谐波,另一种则是宽度很窄的脉冲波。
目前,诸城电力系统已广
关键词:直流系统;纹波;继电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06-0023-02
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变电所(站)的重要设备系统,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都必须保证不间断地供电,并满足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的要求。直流系统事故,特别是直流电源中断,必将对厂、所(站)主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对电力系统造成极其严重的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而对于直流系统电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纹波含量对电力系统及其厂、所(站)主设备造成的危害,往往容易被忽略。
2006年10月1日,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110 kV解留站的工频相控式可控硅,直流蓄电池系统电压出现异常,35 kV解石线301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跳闸。现场检查发现,合闸母线、控制母线电压波动剧烈,合闸母线电压最低降至168 V,控制母线电压最高升至289 V,自动稳压失灵。检查充电机交流输入电源正常,整流输出电源异常。通过调整直流系统屏上的手动调压旋钮发现,可以将合闸母线电压调上去,但是控制母线电压随之上升很大,远远超出设备电压承受能力。经检查分析,确定该套直流系统已无法继续运行。在更换新的直流系统前,决定利用运行多年的相控式可控硅电容储能直流系统临时代替供电。
临时代替供电的相控式可控硅电容储能直流系统投运后,直流电压输出稳定,手动调压可靠,利用备用断路器分合闸操作,一切正常。2006年10月27日,110 kV解留站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跳闸,解程线供电的程戈庄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切换至备用线路供电。对解留站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装置进行了检查和现场试验,一切正常,对35 kV解程线、相关一次设备、二次回路进行检查试验,未发现问题;对解留站直流系统进行检查,控制母线、合闸母线电压正常,未发现异常情况。
1 事故原因分析
110 kV解留站为1985年建设投运的变电站,保护装置采用电磁式继电器组成,直流系统是相控式可控硅整流铅酸蓄电池系统。1997年实施保护装置反事故措施时,对变压器中、低压侧时限速断保护和35 kV线路时限速断保护增加了部分静态继电器。
10月1日,35 kV解石线301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动作,检查发现静态继电器电路板的信号,及输出部分有明显的短路烧毁痕迹,配合生产厂家专业人员分析认为,信号出口电路板在短路烧毁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致使出口接点短路。直流系统电压的大范围波动最高至289 V,是造成静态继电器电路板烧毁的主要原因。考虑全部静态继电器均承受了高电压的破坏,因此更换了该站全部静态继电器。
10月27日,当35 kV解程线302断路器时限速断保护动作后,首先对静态继电器进行了检查试验,在未发现问题后,对一次设备进行了检查试验,依旧未发现问题。通过再次对事故进行分析,转变思路,将检查重点转为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临时更换静态继电器(时限速断保护)后,是否存在二次接线错误;交直流二次回路绝缘性能是否良好。首先应再次测量直流系统电压,测量值为223 V,稳定正常;检查保护装置二次接线,未发现错误;用500 V摇表测量交直流二次回路绝缘,绝缘良好;在解程线电流互感器一次侧加电流进行整组试验,正确良好。至此,事故查找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经过再次仔细分析二次保护装置动作情况,两次均为静态继电器组成的时限速断保护动作,第一次很明显,由于直流系统电压波动原因导致误动作,第二次虽然临时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未发现异常,考虑到静态继电器抗干扰能力弱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直流系统的检查上,立即利用示波器对直流系统输出进行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该套临时直流系统的直流输出波形不够平滑,有明显的交变波形存在。并发现其交流含量有效值在直流电压223 V时达到9.6 V,进一步试验,逐步调高直流系统交流输入电压(模拟电力系统电压正常波动),发现其交流含量有效值在直流电压缓慢升高的情况下急速上升,当直流电压升高到230 V时,交流电压有效值达到11.2 V。即随着系统电压的升高,交流含量呈放大升高特性,初步判断为直流系统纹波含量超标,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进一步证明判断的正确性,到其他变电站对直流系统进行测量比较,结果发现,其他变电站的直流波形平缓,交流含量均为零,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解留站直流系统纹波严重超标,是造成静态继电器误动作的原因。
2 事故中纹波产生的原因
由于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是由交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等环节而形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在直流稳压量中多少带有一些交流成分,这种叠加在直流稳压量上的交流分量就称之为纹波。纹波的成分较为复杂,它的形态一般为频率高于工频的类似正弦波的谐波,另一种则是宽度很窄的脉冲波。
目前,诸城电力系统已广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