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四方精华 汇八面来风――国家电网公司借鉴国际经验推动“SG186”工程建设综述
2007-07-12 09:06:37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姚雷 周艳
公司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现场
编者按 7月4日至5日,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展现了世界电力信息化的发展前沿,搭建了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平台。为助力公司信息化建设。
“有能力主办这次电力行业信息化领域规模空前的全球性盛会,说明了国家电网公司利用国际先进实践助力自身发展的经验已很成熟。”在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的茶歇时分,一位法国专家感叹。
7月4日至5日,来自欧、美、亚、非各国的电力企业信息化代表齐聚北京,共议电力信息化如何助力电力行业卓越发展。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以国际经验助力信息化战略“SG186”工程的成就,始终吸引着与会者的注意力。
瞄准国际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定了‘SG186’工程的目标,这不是一个小进步,而绝对是跨越了一大步。”埃森哲全球资源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山德・万诺德如是说。
信息化大潮汹涌不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走有公司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力争到“十一五”末,公司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初步建成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
2006年7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埃森哲公司正式签订了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合同,“SG186”工程由此获得强力助推。据了解,众多央企以及国外电力同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引入咨询机制。
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国家电网公司在请进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的同时,组成了两个考察团,于2006年8月、9月分赴德国与法国、美国与日本,对国外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有关IT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记者看到国家电网公司一份厚达600余页的《赴外信息化考察资料汇编》,其内容涉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21个电力公司,2家非电力大型企业,6家国内其他行业大型企业(涉及能源、民航、交通、金融、保险5个行业),34家国外IT企业,12家国内IT企业共75家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运维及研发等方面的情况和有关IT技术产品。
谈及这本内容丰富的汇编,一位参会的基层电力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使公司在推进“SG186”工程中,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平台之上,也少走了弯路。
有专家评价,电力不能大规模储存,行业的特殊性也带来了特殊的信息化内容和形式。将“SG186”工程置于整个电力工业的大背景来看,国家电网公司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战略变革,是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做出的主动创新的战略选择。
拒绝“拿来主义”
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由于电网企业区域特点突出,照搬国外电力系统的做法未必适合中国企业的真正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根据自身需求,整理出一套真正适合其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正是“SG186”工程的独特之处。
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阮前途表示,不可否认,在信息化应用初期,国家电网公司的确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论与经验。但是,在“SG186”工程的统一部署下,公司信息化成效更多是受益于立足实践的自主创新。例如,原来上海公司要切掉一条线路时,需要用数天时间通知受影响居民,有时甚至请居委会帮助,仍时有遗漏。现在,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一查,几秒钟就能知道有哪些居民会受影响。他曾于数年前在美国某电力公司看到这种系统在小范围应用,但上海公司如今已后来居上。
注重提升服务能力,是保障信息化工作不与实践脱节的重要一环。“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信息化战略,实现与客户充分交流,明白客户所需以及自身问题所在,对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竞争力皆有好处。”一位外国电力公司的信息部主管如此评价“SG186”工程的成就。
美国电力公司董事乐纳德・古佳华认为,“SG186”工程令人印象深刻,和美国电力公司所应用的ERP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分析说,他所接触的国家电网员工,对新信息都有一种渴望的热情,急切期望用这些新信息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大量的青年管理者推动着国家电网公司的转变,这是一个优势,也是与美国不同的地方,这种优势令“SG186”工程得以独树一帜。
“本次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一方面为中国搭建与国际先进企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中国电力企业引入最佳经验;另一方面,也将把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成功经验推向全球。”埃森哲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丁民丞的这番话,诠释了国家电网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精彩转变。
编者按 7月4日至5日,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展现了世界电力信息化的发展前沿,搭建了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平台。为助力公司信息化建设。
“有能力主办这次电力行业信息化领域规模空前的全球性盛会,说明了国家电网公司利用国际先进实践助力自身发展的经验已很成熟。”在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的茶歇时分,一位法国专家感叹。
7月4日至5日,来自欧、美、亚、非各国的电力企业信息化代表齐聚北京,共议电力信息化如何助力电力行业卓越发展。其中,国家电网公司以国际经验助力信息化战略“SG186”工程的成就,始终吸引着与会者的注意力。
瞄准国际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定了‘SG186’工程的目标,这不是一个小进步,而绝对是跨越了一大步。”埃森哲全球资源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山德・万诺德如是说。
信息化大潮汹涌不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走有公司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力争到“十一五”末,公司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初步建成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
2006年7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埃森哲公司正式签订了信息化统一咨询项目合同,“SG186”工程由此获得强力助推。据了解,众多央企以及国外电力同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引入咨询机制。
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国家电网公司在请进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的同时,组成了两个考察团,于2006年8月、9月分赴德国与法国、美国与日本,对国外电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和有关IT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记者看到国家电网公司一份厚达600余页的《赴外信息化考察资料汇编》,其内容涉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21个电力公司,2家非电力大型企业,6家国内其他行业大型企业(涉及能源、民航、交通、金融、保险5个行业),34家国外IT企业,12家国内IT企业共75家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运维及研发等方面的情况和有关IT技术产品。
谈及这本内容丰富的汇编,一位参会的基层电力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使公司在推进“SG186”工程中,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平台之上,也少走了弯路。
有专家评价,电力不能大规模储存,行业的特殊性也带来了特殊的信息化内容和形式。将“SG186”工程置于整个电力工业的大背景来看,国家电网公司借鉴国际经验实现战略变革,是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做出的主动创新的战略选择。
拒绝“拿来主义”
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由于电网企业区域特点突出,照搬国外电力系统的做法未必适合中国企业的真正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根据自身需求,整理出一套真正适合其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正是“SG186”工程的独特之处。
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阮前途表示,不可否认,在信息化应用初期,国家电网公司的确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论与经验。但是,在“SG186”工程的统一部署下,公司信息化成效更多是受益于立足实践的自主创新。例如,原来上海公司要切掉一条线路时,需要用数天时间通知受影响居民,有时甚至请居委会帮助,仍时有遗漏。现在,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一查,几秒钟就能知道有哪些居民会受影响。他曾于数年前在美国某电力公司看到这种系统在小范围应用,但上海公司如今已后来居上。
注重提升服务能力,是保障信息化工作不与实践脱节的重要一环。“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信息化战略,实现与客户充分交流,明白客户所需以及自身问题所在,对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竞争力皆有好处。”一位外国电力公司的信息部主管如此评价“SG186”工程的成就。
美国电力公司董事乐纳德・古佳华认为,“SG186”工程令人印象深刻,和美国电力公司所应用的ERP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分析说,他所接触的国家电网员工,对新信息都有一种渴望的热情,急切期望用这些新信息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大量的青年管理者推动着国家电网公司的转变,这是一个优势,也是与美国不同的地方,这种优势令“SG186”工程得以独树一帜。
“本次2007国际电力信息化论坛,一方面为中国搭建与国际先进企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中国电力企业引入最佳经验;另一方面,也将把具有鲜明特点的中国成功经验推向全球。”埃森哲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丁民丞的这番话,诠释了国家电网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精彩转变。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