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建设的三忌与标准化
2007-04-25 11:28: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张华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海淀
摘要:通过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三种错误倾向,讨论包括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研究体系在内的支撑体系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系统;支撑体系;标准化
习惯上一般不用"现代化专家"这个称谓,因为,现代化已经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它庞大的体系,这使人们自然感觉到:现代化所涉及的知识是某个人所不能涵盖的;有时会有"信息化专家"的提法,而信息化专家究竟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似乎又不太明确。
随着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所涉及的知识也是某个人所不能涵盖的。就像不能有现代化的专家一样,信息化专家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在信息化方面之所以会使用这种意义并不明确的称谓,是因为信息化尚未象现代化那样,形成它门类齐全的体系,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一种技术应用,或者是一次性的工程行为,造成了信息化问题要由信息化专家来解决的错觉。中国的现代化是从仿效西方的器械开始的,事实证明如果不建立包括庞大的工业体系、现代化的研究、教育体系在内的现代化体系,紧紧依靠某项技术、某个专家是不能解决现代化问题的。同样,信息化的问题仅仅局限在买设备、建网络、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程序开发的层面上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有自己的支撑体系。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系统建设的三忌,讨论支撑体系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意义,指出:要建立包括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研究体系在内的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只有在有效的支撑体系的保障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才能科学化、规范化,并向深入发展。
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的重点之一,信息系统建设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全局性、渐进性及切合实际;否则就会引发诸如信息孤岛、达不到预期效果、系统和实际工作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必要性是易于理解的,但是十几年以来,违反上述原则的案例却一再发生,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效。为引起充分的注意,将这些问题称为信息系统建设三忌。
1 信息系统建设的三忌
1.1 瞎子摸象
信息系统建设要把握全局,而不能仅仅顾及到局部,这是一个共识。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全局?如果简单地就全企业着眼,使一次系统建设的过程覆盖所有的内容,开发所有的子系统,这种"全面进攻"的做法并不能真正地把握住全局。把握全局关键是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使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管理工作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前一次开发与后一次开发之间、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软硬件之间等,都能协同起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企业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在多个部门分别建立起来多种计算机应用是能够做到的;而如何协调上述各种关系,如何使这些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把握全局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2 拔苗助长
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要得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在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反复改进和磨合。因此,信息系统建设是长期的、变化的、渐进的过程,是与管理互动、协同发展的过程。有的信息系统建设往往忽视了信息系统与管理之间的互动,以为信息系统建设如同购买发电机、变压器,只要软件系统好就能解决问题;甚至盲目迷信国外产品,希望通过一次性的系统开发或系统的购买解决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急于求成而未成,还为今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埋下隐患。
1.3 一厢情愿
信息系统是给广大第 一线用户使用的,因此,系统开发首先要充分了解、研究第一线用户的需求。研究信息系统和人工数据处理在方式上的不同,要把众多用户十分具体的需求弄明白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有时信息系统开发主要关注的并不是第一线用户的需求,而是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所购买的软件系统性能的高低、甚至于哪一种概念更加流行。这样的开发往往是开发者的自作多情,第一线的用户并不积极,进而导致系统开发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不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开发过程的组织是一套不同于计算机技术的学问,而错误地将具体的计算机技术等同于系统开发过程的组织。战斗英雄不一定能当指挥员,指挥员也不一定就是战斗英雄,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往往将两个层面的东西混淆了。
解决信息系统建设三忌的问题可以有以下两种考虑。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人治的方法
希望有一个能力全面的人去解决问题。这要求系统开发的组织者对于信息系统建设有深切了解,具有较高的系统建设规划和开发过程组织能力。但是,期望通过人治的方法根本解决信息系统建设三忌问题的思路是不可行的,原因如下:②系统开发过程涉及众多用户和开发者,涉及复杂的数据流程和
张华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海淀
摘要:通过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三种错误倾向,讨论包括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研究体系在内的支撑体系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系统;支撑体系;标准化
习惯上一般不用"现代化专家"这个称谓,因为,现代化已经在我们的面前展开了它庞大的体系,这使人们自然感觉到:现代化所涉及的知识是某个人所不能涵盖的;有时会有"信息化专家"的提法,而信息化专家究竟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似乎又不太明确。
随着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所涉及的知识也是某个人所不能涵盖的。就像不能有现代化的专家一样,信息化专家事实上也是不存在的。在信息化方面之所以会使用这种意义并不明确的称谓,是因为信息化尚未象现代化那样,形成它门类齐全的体系,实际工作中常常会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一种技术应用,或者是一次性的工程行为,造成了信息化问题要由信息化专家来解决的错觉。中国的现代化是从仿效西方的器械开始的,事实证明如果不建立包括庞大的工业体系、现代化的研究、教育体系在内的现代化体系,紧紧依靠某项技术、某个专家是不能解决现代化问题的。同样,信息化的问题仅仅局限在买设备、建网络、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程序开发的层面上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有自己的支撑体系。
本文通过分析信息系统建设的三忌,讨论支撑体系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的意义,指出:要建立包括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研究体系在内的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只有在有效的支撑体系的保障下,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才能科学化、规范化,并向深入发展。
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的重点之一,信息系统建设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全局性、渐进性及切合实际;否则就会引发诸如信息孤岛、达不到预期效果、系统和实际工作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必要性是易于理解的,但是十几年以来,违反上述原则的案例却一再发生,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效。为引起充分的注意,将这些问题称为信息系统建设三忌。
1 信息系统建设的三忌
1.1 瞎子摸象
信息系统建设要把握全局,而不能仅仅顾及到局部,这是一个共识。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全局?如果简单地就全企业着眼,使一次系统建设的过程覆盖所有的内容,开发所有的子系统,这种"全面进攻"的做法并不能真正地把握住全局。把握全局关键是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法,使开发者和用户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管理工作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前一次开发与后一次开发之间、计算机系统内部各种软硬件之间等,都能协同起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企业在一两年的时间内,在多个部门分别建立起来多种计算机应用是能够做到的;而如何协调上述各种关系,如何使这些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把握全局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2 拔苗助长
信息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要得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在管理流程和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反复改进和磨合。因此,信息系统建设是长期的、变化的、渐进的过程,是与管理互动、协同发展的过程。有的信息系统建设往往忽视了信息系统与管理之间的互动,以为信息系统建设如同购买发电机、变压器,只要软件系统好就能解决问题;甚至盲目迷信国外产品,希望通过一次性的系统开发或系统的购买解决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急于求成而未成,还为今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埋下隐患。
1.3 一厢情愿
信息系统是给广大第 一线用户使用的,因此,系统开发首先要充分了解、研究第一线用户的需求。研究信息系统和人工数据处理在方式上的不同,要把众多用户十分具体的需求弄明白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有时信息系统开发主要关注的并不是第一线用户的需求,而是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所购买的软件系统性能的高低、甚至于哪一种概念更加流行。这样的开发往往是开发者的自作多情,第一线的用户并不积极,进而导致系统开发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不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开发过程的组织是一套不同于计算机技术的学问,而错误地将具体的计算机技术等同于系统开发过程的组织。战斗英雄不一定能当指挥员,指挥员也不一定就是战斗英雄,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往往将两个层面的东西混淆了。
解决信息系统建设三忌的问题可以有以下两种考虑。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人治的方法
希望有一个能力全面的人去解决问题。这要求系统开发的组织者对于信息系统建设有深切了解,具有较高的系统建设规划和开发过程组织能力。但是,期望通过人治的方法根本解决信息系统建设三忌问题的思路是不可行的,原因如下:②系统开发过程涉及众多用户和开发者,涉及复杂的数据流程和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