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资阳电力科技建设的变迁
2006-09-04 15:49:49 来源:西南电力报
A-
A+
电力18讯: 记者:甘 露 张 旺 文/图
2001年12月26日,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资阳电力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公司成立之初,科技信息还是一片空白,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经过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努力,资阳电力科技信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建成了广域网,拥有办公自动化、95598客户服务等近40个信息系统。2003年以来,该公司连续3年荣获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多项科技信息技术在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名列前茅。
艰难起步奠基础
2001年,刚成立的资阳公司仅有几台计算机, 网络、网站这些新名词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都很陌生;生产安全部仅设一名专责负责管理科技信息。 2002年,公司开始建立10兆局域网。2003年,该公司领导班子意识到:“科技信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信息化的建设,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为生产、经营、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于是2003年9月12日,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成立。
2003年底,刚成立3个月的科技信息中心接通了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域网和电信光纤宽带网,完成了资阳公司桌面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指纹验证系统、公司新版网站等一批先进科技项目的开发,实现了公司本部与资阳供电局、简阳供电局、简阳供电公司、乐至星源电力有限公司的计算机联网,并在公司本部和2个直管局推行了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成为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较早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电业局(公司)。
攻坚克难创一流
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在成立的当年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以后2年多的时间里, 科技信息中心的全体人员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从系统建设、调试,到系统验收、维护,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其间,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资阳公司办公大楼于2006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的2个月,科技信息中心的全体人员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紧张地进行各项工作。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从华灯初上到夜深人静,他们一直在信息工作房里埋头苦干,饿了就胡乱吃点方便面和饼干,困了就靠在椅子上闭一下眼睛。
办公大楼建成之后,信息中心也迁入了新家。但搬这个有着大量重要技术资料的“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就不说了,重要的是整个搬迁工作涉及多个系统和40多台服务器的物理迁移、网络的建设、IP的更改等诸多棘手的技术问题。其中,有些重要系统服务器里装载着资阳公司的财务、营销核心数据,容不得半点闪失。科技信息中心全体员工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早早地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做出了详细的搬迁计划和多套应急预案,将所有内容都文档化、书面化;编辑了机房搬迁手册,并做到人手一册,手册中有工作分工安排、搬迁流程、搬迁后详细设备方位图、技术参数、搬迁对客户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紧急情况及处理预案等内容。事实证明,这本手册在搬迁工作中起到了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4月23日,搬迁工作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准备工作充分,搬迁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搬迁大战过后,科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不及品尝胜利的“果实”又一头扎进更为艰辛的网络建设工作中。他们每天都在机房和楼层之间站上10多个小时,来回走上数十趟,吃住几乎都在办公室,有的员工连近在咫尺的家都很少回。系统调试期间,经常出现故障,尽管大都发生在深更半夜,但他们都能及时处理。
艰辛的努力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资阳公司技术信息中心的全体技术人员保质保量并提前完成了新大楼弱电系统建设和信息机房的建设任务,建成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示范性信息中心机房。这个先进的机房内建有气体灭火、电视监控、门禁防盗、精密空调、KVM机房控制等多项先进系统工程,还有工作人员自主开发虚拟现实的机房环境漫游监控系统(三维仿真控制系统),以及全封闭、全方位的对接服务器和网络远程监控。目前,这项技术在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处于排头兵的位置,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们对该信息机房先进的创意和规范的管理赞不绝口。
孜孜追求筑成就
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成立3年多来,先后投资了3000多万元进行科技信息化建设。目前,该公司拥有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文档系统、95598客户服务、营销数据中心、EIP和财务FMIS系统、卫星视频会议及现场培训、指纹验证系统、监控系统、内外部网站等43个信息系统,40多台各种服务器,多台防火墙和路由器,公司本<
2001年12月26日,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资阳电力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公司成立之初,科技信息还是一片空白,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经过科技信息工作者的努力,资阳电力科技信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建成了广域网,拥有办公自动化、95598客户服务等近40个信息系统。2003年以来,该公司连续3年荣获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多项科技信息技术在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名列前茅。
艰难起步奠基础
2001年,刚成立的资阳公司仅有几台计算机, 网络、网站这些新名词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都很陌生;生产安全部仅设一名专责负责管理科技信息。 2002年,公司开始建立10兆局域网。2003年,该公司领导班子意识到:“科技信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信息化的建设,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为生产、经营、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于是2003年9月12日,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成立。
2003年底,刚成立3个月的科技信息中心接通了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域网和电信光纤宽带网,完成了资阳公司桌面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指纹验证系统、公司新版网站等一批先进科技项目的开发,实现了公司本部与资阳供电局、简阳供电局、简阳供电公司、乐至星源电力有限公司的计算机联网,并在公司本部和2个直管局推行了办公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成为四川省电力公司系统较早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电业局(公司)。
攻坚克难创一流
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在成立的当年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以后2年多的时间里, 科技信息中心的全体人员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从系统建设、调试,到系统验收、维护,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其间,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资阳公司办公大楼于2006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的2个月,科技信息中心的全体人员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紧张地进行各项工作。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从华灯初上到夜深人静,他们一直在信息工作房里埋头苦干,饿了就胡乱吃点方便面和饼干,困了就靠在椅子上闭一下眼睛。
办公大楼建成之后,信息中心也迁入了新家。但搬这个有着大量重要技术资料的“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就不说了,重要的是整个搬迁工作涉及多个系统和40多台服务器的物理迁移、网络的建设、IP的更改等诸多棘手的技术问题。其中,有些重要系统服务器里装载着资阳公司的财务、营销核心数据,容不得半点闪失。科技信息中心全体员工深感责任重大,因此早早地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做出了详细的搬迁计划和多套应急预案,将所有内容都文档化、书面化;编辑了机房搬迁手册,并做到人手一册,手册中有工作分工安排、搬迁流程、搬迁后详细设备方位图、技术参数、搬迁对客户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紧急情况及处理预案等内容。事实证明,这本手册在搬迁工作中起到了极重要的指导作用。
4月23日,搬迁工作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因为准备工作充分,搬迁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搬迁大战过后,科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不及品尝胜利的“果实”又一头扎进更为艰辛的网络建设工作中。他们每天都在机房和楼层之间站上10多个小时,来回走上数十趟,吃住几乎都在办公室,有的员工连近在咫尺的家都很少回。系统调试期间,经常出现故障,尽管大都发生在深更半夜,但他们都能及时处理。
艰辛的努力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资阳公司技术信息中心的全体技术人员保质保量并提前完成了新大楼弱电系统建设和信息机房的建设任务,建成了四川省电力公司示范性信息中心机房。这个先进的机房内建有气体灭火、电视监控、门禁防盗、精密空调、KVM机房控制等多项先进系统工程,还有工作人员自主开发虚拟现实的机房环境漫游监控系统(三维仿真控制系统),以及全封闭、全方位的对接服务器和网络远程监控。目前,这项技术在四川省电力公司还处于排头兵的位置,前来参观学习的同行们对该信息机房先进的创意和规范的管理赞不绝口。
孜孜追求筑成就
资阳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成立3年多来,先后投资了3000多万元进行科技信息化建设。目前,该公司拥有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文档系统、95598客户服务、营销数据中心、EIP和财务FMIS系统、卫星视频会议及现场培训、指纹验证系统、监控系统、内外部网站等43个信息系统,40多台各种服务器,多台防火墙和路由器,公司本<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