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闲聊MIS(六):用MIS提高电网可靠性
2005-10-21 14:36: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厦门嵩屿电厂位于厦门西海岸的海沧开发区,电厂装机容量为2×300MW。嵩屿电厂的兴建,对于缓解闽南"金三角"地区供电不足、改善全省电源布局、调整水火电比重、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嵩屿电厂是福建电力系统火电企业的窗口单位,计算机技术在电厂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到1998年底,全厂共有计算机约110台,并建立了行政办公网络系统及财务网络系统,应用了财务、物资、人劳、计量、安全监察、统计等单机应用软件和部分网络应用软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厂形成了以厂领导为决策层、以八大部室为管理层、以各班组为执行层的组织机构后,全厂上下都在为实现创一流电厂而努力,因而对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根据《电力工业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关于加强电力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局有关规定的要求,电厂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的计算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厂的信息化工作,并成立了计算机工作小组和信息化中心,负责嵩屿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SYPPMIS的具体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思想,嵩屿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开发电厂工作迫切需要的业务系统,第二期对第一期工程进行完善和扩展。在整个MIS系统的规划建设中,开发人员坚持遵守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实行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以保证信息资源的畅通传输和有效交换。
对需求深入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MIS建设最为关键的部分,包括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目标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及信息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能否涵盖整个管理功能、符合实际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MIS系统建设的成效。因此电厂科研人员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工作,系统开发人员和本厂信息化中心人员一起深入各部门、班组、现场进行调研,不断修改、完善,编写出《SYPPMIS需求分析报告》、《业务工作流程图》、《用户视图》、《各部门信息关联图》、《数据流程图》等资料,为MIS设计、开发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根据电厂的信息流量和数据处理状况,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SYPPMIS的计算模式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为主、浏览/服务器(power/Server)为辅的计算模式,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利用Web技术实现 Client(pow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模式的三级服务体系,从而建立起电厂的 Intranet系统。
实用性与可扩展性并重
嵩屿电厂网络系统的构成是:由两台Alpha7305网络服务器组成主、备份服务器,采用双机集群技术、磁盘阵列以及磁带备份系统,保证了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中心交换机采用了IBM8265ATM,主干采用AT&T光纤连接各办公楼交换机,各办公楼均采用了IBM8275-324交换机,并以10Mbps ATM交换到桌面,使系统拥有较高的带宽,为今后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保证。利用IBM2212 远程访问多协议路由器,实现了异地拨号及远程访问。
嵩屿电厂第一期应用系统包括:综合查询子系统、生产技术管理子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计划统计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安全监察管理子系统、生产实时查询子系统、人劳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为确保SYPPMIS工作能够保质保量、高效实用、按期完成,符合实用化验收要求,SYPPMIS采用了"生命周期法"与"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对开发单位进行了严格筛选,并要求开发单位人员进驻现场进行现场开发,与各应用人员直接沟通,不断完善应用需求,明确各应用系统流程、用户操作界面、软件系统功能、数据采集渠道等。开发人员根据总体设计报告进行整个MIS应用系统的开发,根据电厂机构的调整和部分业务功能的改变,对MIS的功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运用软件系统工程方法,按照中国电力信息中心、省电力局和厂级的有关标准进行规范化设计,开发出了可操作的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和多次的修改完善,经最终用户确认后正式投入了使用。
组织管理应该严密
SYPPMIS是一项庞大的、繁杂的高技术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措施来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按期完成。为此,电厂成立了计算机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总工、厂长助理担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总体开发进度,协调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对SYPPMIS工作进行指导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计算机工作小组由信息化中心及各部门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监督实施,做好各种基础工作,解决开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配合开
嵩屿电厂是福建电力系统火电企业的窗口单位,计算机技术在电厂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到1998年底,全厂共有计算机约110台,并建立了行政办公网络系统及财务网络系统,应用了财务、物资、人劳、计量、安全监察、统计等单机应用软件和部分网络应用软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电厂形成了以厂领导为决策层、以八大部室为管理层、以各班组为执行层的组织机构后,全厂上下都在为实现创一流电厂而努力,因而对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根据《电力工业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关于加强电力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局有关规定的要求,电厂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的计算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厂的信息化工作,并成立了计算机工作小组和信息化中心,负责嵩屿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SYPPMIS的具体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思想,嵩屿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开发电厂工作迫切需要的业务系统,第二期对第一期工程进行完善和扩展。在整个MIS系统的规划建设中,开发人员坚持遵守国家、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实行信息的标准化管理,以保证信息资源的畅通传输和有效交换。
对需求深入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整个MIS建设最为关键的部分,包括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目标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及信息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能否涵盖整个管理功能、符合实际工作要求以及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MIS系统建设的成效。因此电厂科研人员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工作,系统开发人员和本厂信息化中心人员一起深入各部门、班组、现场进行调研,不断修改、完善,编写出《SYPPMIS需求分析报告》、《业务工作流程图》、《用户视图》、《各部门信息关联图》、《数据流程图》等资料,为MIS设计、开发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根据电厂的信息流量和数据处理状况,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SYPPMIS的计算模式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为主、浏览/服务器(power/Server)为辅的计算模式,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利用Web技术实现 Client(pow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模式的三级服务体系,从而建立起电厂的 Intranet系统。
实用性与可扩展性并重
嵩屿电厂网络系统的构成是:由两台Alpha7305网络服务器组成主、备份服务器,采用双机集群技术、磁盘阵列以及磁带备份系统,保证了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中心交换机采用了IBM8265ATM,主干采用AT&T光纤连接各办公楼交换机,各办公楼均采用了IBM8275-324交换机,并以10Mbps ATM交换到桌面,使系统拥有较高的带宽,为今后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保证。利用IBM2212 远程访问多协议路由器,实现了异地拨号及远程访问。
嵩屿电厂第一期应用系统包括:综合查询子系统、生产技术管理子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计划统计管理子系统、燃料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物资管理子系统、安全监察管理子系统、生产实时查询子系统、人劳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
为确保SYPPMIS工作能够保质保量、高效实用、按期完成,符合实用化验收要求,SYPPMIS采用了"生命周期法"与"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对开发单位进行了严格筛选,并要求开发单位人员进驻现场进行现场开发,与各应用人员直接沟通,不断完善应用需求,明确各应用系统流程、用户操作界面、软件系统功能、数据采集渠道等。开发人员根据总体设计报告进行整个MIS应用系统的开发,根据电厂机构的调整和部分业务功能的改变,对MIS的功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运用软件系统工程方法,按照中国电力信息中心、省电力局和厂级的有关标准进行规范化设计,开发出了可操作的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和多次的修改完善,经最终用户确认后正式投入了使用。
组织管理应该严密
SYPPMIS是一项庞大的、繁杂的高技术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措施来保证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按期完成。为此,电厂成立了计算机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总工、厂长助理担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总体开发进度,协调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对SYPPMIS工作进行指导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计算机工作小组由信息化中心及各部门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监督实施,做好各种基础工作,解决开发、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配合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