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网络综合信息系统
2005-10-21 14:39:5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一、概述
我们以北京供电局为例,谈谈供电企业的网络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
北京供电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挖掘和信息重组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实现企业向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变革。
二、网络需求分析
在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早期,分立的多用户系统和小规模的网络是主要的应用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PC系统的普及,网络互联和网络应用的需求日益提高。初步的联网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分布式应用和网络计算的发展。这种发展对网络的带宽、功能和管理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带宽方面,高带宽应用如数据库、网络视频等,以及不可预测流量的应用如Web、对等文件打印共享等的发展导致了对端到端独享带宽的需求,进而加强了对网络骨干带宽的需求。
在功能性方面,多种应用的网络运行时产生了对QoS的要求。由于需要安全性保证,对VLAN和过滤等功能的要求也产生了。
北京供电局局机关共有6座大楼,整个局机关数据点多达1000个以上。已经投入运行的网络系统为千兆以太网作为骨干,各楼层以100Mbps为主到桌面。
系统初期建设时的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网络需求,在网络设计当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使整个系统做到线路、设备的充分冗余备份和网络无瓶颈,使整个系统能够适应现有和未来应用需求。
由于北京供电局系统内应用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更加先进快捷的信息平台。在以满足系统应用为主,综合考虑费用合理和技术适当超前的原则下,网络应满足下列要求:
●各楼层升级到10Mbps或100Mbps端口到桌面。
●容错的网络结构,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的冗余备份,使网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保证个别设备或局部区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具有迅速恢复的能力。
●大幅度提高网络带宽,包括桌面、部门服务器和主干的带宽,消除网络瓶颈、消除拥塞、显著改善响应时间,网络具有高度可扩充性。
●对虚拟网的管理必须保证灵活和安全。要求系统能够根据网络的应用类型划分虚网,网络应支持动态地组建跨部门的项目小组。从而达到有效的隔绝各部分应用,减小不必要的网络流量。
●充分考虑网络的扩展性,保证未来网络能够顺利的延展,而不需要对网络进行大的改动。
●较低的操作费用。
●能够满足新一代软件、管理信息系统、Internet/Intranet增值平台、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等应用的上网需求,因而IP将作为使用最多的协议而被采用,同时需要支持IPX、NetBios等的通信要求。建立先进、可靠、灵活的网络系统,为系统信息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
●支持各种应用系统:包括主机数据库系统,Internet/Intranet及Web应用,电子邮件、多媒体数据、音频和视频应用等。
●对于本网络系统,由于网络规模较大,设备较多且使用不同厂家设备,必须考虑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集成不同厂家网管系统,对网络的设备运行情况和网络流量,能够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控制。
●确保系统的安全,建立优秀的防火墙系统,确保网络不会受到外界非法人员的进入,确保网络能够防止电脑黑客的侵入和破坏。
三、网络应用系统的建设
1. 网络建设
北京供电局自1988年开始网络化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先后完成了电费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多媒体综合查询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PDS)。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加,2001年我们对局机关网络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将网络主干带宽提高到了1G以上,核心交换提供4G以上的交换能力,接入带宽为100M/10M,增加了信息点,由原来的800增加到了近1400个信息接入点。
2. 信息系统建设
(1) 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系统
完成了从局机关至分布在北京市地域范围内各基层单位的全覆盖应用,实现了电子流程运转,规范了文件的撰写、审核、批准、登记和分发等工作流程,经过流程重组,调整了传统手工作业中不适应网络电子化运转的环节,使各个环节及流程按照现代化办公的要求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收发文管理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撑下,结合新的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效率。
(2) 网络综合查询系统
采用"以我为主、内外相融、强强联合、综合集成"的方针,同时集多家之优势,对原系统进行较大的改造完善和部分重建,通过该系统可查询全局1万余人(含照片)的相关信息和统计分析及组织机构情况;可查询1949年至2001年度的有关历史数据、包括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供用电情况、设备统计、工程概况统计。两年的月度统计资料,包括按月度统计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工程任务完成情况,用电报装完成情况和行业用电情况等信息。
(3) 企业内部网应用系统
企业内部网的<
我们以北京供电局为例,谈谈供电企业的网络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
北京供电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挖掘和信息重组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实现企业向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变革。
二、网络需求分析
在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早期,分立的多用户系统和小规模的网络是主要的应用模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PC系统的普及,网络互联和网络应用的需求日益提高。初步的联网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分布式应用和网络计算的发展。这种发展对网络的带宽、功能和管理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带宽方面,高带宽应用如数据库、网络视频等,以及不可预测流量的应用如Web、对等文件打印共享等的发展导致了对端到端独享带宽的需求,进而加强了对网络骨干带宽的需求。
在功能性方面,多种应用的网络运行时产生了对QoS的要求。由于需要安全性保证,对VLAN和过滤等功能的要求也产生了。
北京供电局局机关共有6座大楼,整个局机关数据点多达1000个以上。已经投入运行的网络系统为千兆以太网作为骨干,各楼层以100Mbps为主到桌面。
系统初期建设时的网络结构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网络需求,在网络设计当中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使整个系统做到线路、设备的充分冗余备份和网络无瓶颈,使整个系统能够适应现有和未来应用需求。
由于北京供电局系统内应用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更加先进快捷的信息平台。在以满足系统应用为主,综合考虑费用合理和技术适当超前的原则下,网络应满足下列要求:
●各楼层升级到10Mbps或100Mbps端口到桌面。
●容错的网络结构,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的冗余备份,使网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保证个别设备或局部区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具有迅速恢复的能力。
●大幅度提高网络带宽,包括桌面、部门服务器和主干的带宽,消除网络瓶颈、消除拥塞、显著改善响应时间,网络具有高度可扩充性。
●对虚拟网的管理必须保证灵活和安全。要求系统能够根据网络的应用类型划分虚网,网络应支持动态地组建跨部门的项目小组。从而达到有效的隔绝各部分应用,减小不必要的网络流量。
●充分考虑网络的扩展性,保证未来网络能够顺利的延展,而不需要对网络进行大的改动。
●较低的操作费用。
●能够满足新一代软件、管理信息系统、Internet/Intranet增值平台、电子邮件、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等应用的上网需求,因而IP将作为使用最多的协议而被采用,同时需要支持IPX、NetBios等的通信要求。建立先进、可靠、灵活的网络系统,为系统信息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
●支持各种应用系统:包括主机数据库系统,Internet/Intranet及Web应用,电子邮件、多媒体数据、音频和视频应用等。
●对于本网络系统,由于网络规模较大,设备较多且使用不同厂家设备,必须考虑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平台,集成不同厂家网管系统,对网络的设备运行情况和网络流量,能够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控制。
●确保系统的安全,建立优秀的防火墙系统,确保网络不会受到外界非法人员的进入,确保网络能够防止电脑黑客的侵入和破坏。
三、网络应用系统的建设
1. 网络建设
北京供电局自1988年开始网络化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先后完成了电费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多媒体综合查询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PDS)。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用户的大幅度增加,2001年我们对局机关网络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将网络主干带宽提高到了1G以上,核心交换提供4G以上的交换能力,接入带宽为100M/10M,增加了信息点,由原来的800增加到了近1400个信息接入点。
2. 信息系统建设
(1) 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系统
完成了从局机关至分布在北京市地域范围内各基层单位的全覆盖应用,实现了电子流程运转,规范了文件的撰写、审核、批准、登记和分发等工作流程,经过流程重组,调整了传统手工作业中不适应网络电子化运转的环节,使各个环节及流程按照现代化办公的要求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收发文管理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撑下,结合新的管理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效率。
(2) 网络综合查询系统
采用"以我为主、内外相融、强强联合、综合集成"的方针,同时集多家之优势,对原系统进行较大的改造完善和部分重建,通过该系统可查询全局1万余人(含照片)的相关信息和统计分析及组织机构情况;可查询1949年至2001年度的有关历史数据、包括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供用电情况、设备统计、工程概况统计。两年的月度统计资料,包括按月度统计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工程任务完成情况,用电报装完成情况和行业用电情况等信息。
(3) 企业内部网应用系统
企业内部网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