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电科技 > 正文

电力信息化:起步较早但不均衡

  2006-01-06 15:00:41    来源:经济日报 
A- A+
电力18讯:    我国电力信息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起步更早。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电力信息化首先开展了生产、调度自动化的应用,80年代后期逐渐开展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电力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信息技术在电力的科研、设计、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技术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及管理的信息化重视却相对不足,生产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方面,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另一方面生产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彼此不能有效互通,不能实现管控一体化,数据信息不能集成共享,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这种孤立分散的状况不能发挥整体效益。

    赛迪顾问认为,为了适应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新需求,需要对电力企业的IT环境进行整体审视和科学规划。从电力企业的IT基础架构、数据信息平台、应用系统、IT管理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构建和谐IT环境,促进电力信息化协调发展。

    一是搭建整体的IT基础架构。IT基础设施是企业IT应用的基础,电力企业加强集团化管理必然在业务联系、行政事务、会议通讯等方面联系紧密,基础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需从企业整体考虑。

    二是实施信息与应用集成,均衡推进生产与管理信息化。过去,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以部门、单项业务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一系列的系统和数据库。这种多系统孤立存在的状况不利于企业实时了解发电生产、原材料供应、电力市场营销的综合信息,无法及时掌握生产经营的综合情况。对电力企业来说,在统一信息平台上,对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对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才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综合信息与支持业务协作。文/王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配网安全运行的“隐行杀手”
  • · D-Link交换机构建河南农电MIS系统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五):"九五"电力信息化成就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七):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 全面推进信息化 增创企业发展新优势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九):电力信息化中的MIS系统建设再认识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三):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京召开 吴邦国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 · 重庆市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电信息管理系统
  • · 与您闲聊MIS(三):再谈MIS建设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