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电企业MIS系统管理
2005-10-21 14:29:0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随着中国加入WTO,行业、系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电气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含量提高。要求供电企业对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效率更高。MIS系统的建立将大大缓解这种压力,现将我的几点看法归纳如下:
1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MIS),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2 农电MIS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在企业内部改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程度,加速企业内部流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农电MIS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人员随时可得到公司前一天、前一月、一季、一年内任何时间、任何种类的经营信息、设备运行状况等,同时计算机网络为业务人员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使得企业的运行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地进一步加工,使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充分,更具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4)MIS系统业务流程中的权限管理,分工明确,将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5)有利于企业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3 农电企业在筹划、建设MIS系统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是企业MIS实施成功的关键
MIS的"一把手原则"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原则。MIS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企业管理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流程的调整;与应用MIS相适应的机构与岗位的调整、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因此,MIS系统工程的建设应在电力公司总经理的亲自主持下,领导管理班子集体研究,基于各自分管专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保持高起点、高标准,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及组织实施。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人才等的筹备,同时动员企业的方方面面从各个层次、专业角度围绕"要计算机做什么"这个主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整个企业统一目标,统一步调,上下贯通,顺畅衔接,有效调度,默契配合。 只有在企业"一把手"的支持下,才能高效地完成MIS系统的建设。
(2)适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是系统建设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软件,实现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除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手段外,更为重要的是软件设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应体现企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系统不仅应充分体现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应该满足当前电力企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核算需求。
满足实际需要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单纯追求先进性而不把技术建立在自己的实际需求之上的技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系统成败的主要因素并不取决于是否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但在系统设计时未能提供完善的用户需求,系统不能很好运行,甚至系统不仅不能解决应用的实际问题而成为企业弃之可惜,用之不能的沉重包袱。
(3)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
农电企业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未走上正轨,管理不规范,但作为相同的行业,他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企业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因此,在筹划MIS时,首先应对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改革,使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符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然后根据统一的企业管理模式以一个省或市作为初级单位进行设计,在一个省内或市内使用同一MIS系统,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有利于上下级数据的交换。若是按照企业的现有模式和流程自己开发或合作开发MIS软件,这将造成同一种应用软件在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分公司重复开发,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并且由于开发技术、人才、管理上的原因,往往使这类软件难以进一步提高,基于不规范管理技术上的MIS,难以帮助企业走上现代化的管理之路,而且可能形成一种负循环。
(4)消除企业管理中的瓶颈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对管理进?诊断",找出瓶颈,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对企业组织进行"简化",精简那些在企业增值链中起抵消作用的部门。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使企业的各个环节科学化。目前农电企业的业务流程多为传统方式,信息共享程度较
1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MIS),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2 农电MIS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先进、适用、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次,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降低经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在企业内部改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程度,加速企业内部流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农电MIS系统的应用使得管理人员随时可得到公司前一天、前一月、一季、一年内任何时间、任何种类的经营信息、设备运行状况等,同时计算机网络为业务人员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使得企业的运行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全面、详实,同时对各种信息地进一步加工,使企业领导层的生产、经营决策依据充分,更具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4)MIS系统业务流程中的权限管理,分工明确,将减少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5)有利于企业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下基础。
3 农电企业在筹划、建设MIS系统时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领导的重视和参与是企业MIS实施成功的关键
MIS的"一把手原则"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原则。MIS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企业管理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流程的调整;与应用MIS相适应的机构与岗位的调整、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因此,MIS系统工程的建设应在电力公司总经理的亲自主持下,领导管理班子集体研究,基于各自分管专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保持高起点、高标准,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及组织实施。在总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人才等的筹备,同时动员企业的方方面面从各个层次、专业角度围绕"要计算机做什么"这个主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整个企业统一目标,统一步调,上下贯通,顺畅衔接,有效调度,默契配合。 只有在企业"一把手"的支持下,才能高效地完成MIS系统的建设。
(2)适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是系统建设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设备及软件,实现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除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手段外,更为重要的是软件设计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应体现企业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系统不仅应充分体现目前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应该满足当前电力企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核算需求。
满足实际需要的技术是最好的技术。单纯追求先进性而不把技术建立在自己的实际需求之上的技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系统成败的主要因素并不取决于是否采用了最新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采用了先进的设备,但在系统设计时未能提供完善的用户需求,系统不能很好运行,甚至系统不仅不能解决应用的实际问题而成为企业弃之可惜,用之不能的沉重包袱。
(3)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
农电企业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未走上正轨,管理不规范,但作为相同的行业,他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企业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因此,在筹划MIS时,首先应对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行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改革,使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符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然后根据统一的企业管理模式以一个省或市作为初级单位进行设计,在一个省内或市内使用同一MIS系统,这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兼容性,有利于上下级数据的交换。若是按照企业的现有模式和流程自己开发或合作开发MIS软件,这将造成同一种应用软件在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分公司重复开发,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并且由于开发技术、人才、管理上的原因,往往使这类软件难以进一步提高,基于不规范管理技术上的MIS,难以帮助企业走上现代化的管理之路,而且可能形成一种负循环。
(4)消除企业管理中的瓶颈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
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对管理进?诊断",找出瓶颈,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对企业组织进行"简化",精简那些在企业增值链中起抵消作用的部门。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使企业的各个环节科学化。目前农电企业的业务流程多为传统方式,信息共享程度较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