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的人演绎出最美的歌――记安龙供电局龙广供电所
2012-11-30 14:38:46 来源:魏永杰 秦礼霖
A-
A+
电力18讯: “装着人们的向往,穿梭在十里八乡;点亮了万家灯火,让激情在天地间飞扬。” 短短的四句歌词,是龙广供电所22名员工倾情服务“三农”的真实写照。不论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该所的员工们努力践行着“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他们用爱心、用激情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供电赞歌,被当地村民称赞为“最亲的人”
龙广供电所现有员工22人,供电面积167平方公里,负责18个行政村,1.3万户客户的供电服务。
抢修在除夕夜
如今,电能已取代煤球、木材,成为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的节能、环保能源。地处偏远山村的农民也过上“电气化”的日子,家中电磁炉、电表箱、洗衣机、“小缸磨”等一应俱全。很多农民从电视上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从远程培训和各种致富信息中找到发家致富的途径,盖了新房子,买了车,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然而这幸福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供电人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无时不刻地细心守护着电网,保证电网向千家万户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
2012年元月22日,大年除夕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龙广供电所员工周启录家中喜气洋洋,好不热闹!热腾腾的饭菜已做得差不多了,再等最后一个菜上来,就要给老祖宗“贡饭”。正在这时,接到供电所负责人电话有抢修任务,请他火速赶回所里。
“故障就是命令”。周启录放下电话,骑上车就往供电所赶。原来是供电线路接地,造成纳万村团碑小寨停电,周启录立即加入了抢修队伍。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又冷又饿,当时周围漆黑一片,高速公路上刺眼的灯光时不时射过来,眼睛都睁不开,瞬间车子又从身边呼啸而过,远处还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虽然查找线路故障很苦很累,但老百姓过大年更需要光明,想到这点,周启录他们觉得:“值”。
“大过年的,你就没怨言?”笔者疑惑地问。
“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为工作负责。” 周启录认真地说。
11:30,抢修工作结束,成功为老百姓送去了电,送去了温暖和光明。
“感谢供电局、供电所。大过年的,你们没吃上饭,就赶来抢修,你们真让人感动”纳万村团碑小寨村民们边说边树起了大拇指。
“业扩一日通”提升客户满意度
“没想到供电局这么快。今天下午我到龙广供电所营业厅办理的新装电表,才个把小时的功夫,现在电表就已经安装好了,可以用电了……”10月16日,安龙县龙广镇纳桃村四组村民汪克芬高兴地说。
这就是“业扩一日通”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龙广供电所以“服务客户之情”为主线,以方便客户用电为目的,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转变观念,充实和完善活动内容和方法,缩短业扩报装时间,开通“业扩一日通”服务。其内容为:客户在办理低压生活用电业务,即申请新装、换表、移表、换线等业扩报装时,客户只需到该局各供电所营业大厅提供用电报装申请的完整资料,其余事项均由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完成,实现当天的业扩报装业务,当天办结,当天供电。
汪克芬告诉笔者,她是当天下午14时50分左右到达龙广供电所营业厅办理新装电表的。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供电所的电话,请他赶回家里,业扩报装人员马上去为他安装电表。16时15分,安装结束,可以正常用电了。他想不到供电所这么快就派人过来,当天申请,当天就通电。
“供电局的服务实在是太好了……”汪克芬感慨地说。她称赞实行“业扩一日通”,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和好事。
“我心中的活雷锋”
“我们是幸福南网人,但社会弱势群体更需要大家的关爱和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龙广供电所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诺言。
10月18日,龙广供电所所长张楚带着全所职工的深情厚谊,专程来到龙广镇柘仑村纳坎组看望“留守儿童”贺成雄、郎锦益、孙盼盼、王杏,为他们送去书包、学习资料等物品,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南网人的关爱。
下午4点,张楚一行来到贺成雄家的时候,孩子们正在门前的空地上做作业。张所长一行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才。据了解,贺成雄今年6岁,上小学一年级,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远在广东打工,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了。接过供电所叔叔阿姨带来的文具,孩子们礼貌地连声道谢。张楚所长叮嘱贺成雄、郎锦益、孙盼盼、王杏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注意安全,学习上多问老师,自强自立,好好学习,让辛苦在外的父母放心、安心。
柘仑村郎万年、郎万祥兄妹二人是一对孤儿。其父病故,其母远走他乡,兄妹两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一天,兄妹两来龙广供电所,称家中电灯不亮,供电所立即安排员工进行检查,更换了老化的下户线,孤儿家中的电灯又亮了。供电所两位负责人还各捐献200元支助兄妹两,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供电所的善举,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好评,中共柘仑村支部委员会、柘仑村村民委员会亲自送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称赞两位所长为“当代活雷锋”,称赞供电所员工是“村民们最亲的人”。
龙广供电所现有员工22人,供电面积167平方公里,负责18个行政村,1.3万户客户的供电服务。
抢修在除夕夜
如今,电能已取代煤球、木材,成为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的节能、环保能源。地处偏远山村的农民也过上“电气化”的日子,家中电磁炉、电表箱、洗衣机、“小缸磨”等一应俱全。很多农民从电视上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从远程培训和各种致富信息中找到发家致富的途径,盖了新房子,买了车,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然而这幸福的背后,有许许多多的供电人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无时不刻地细心守护着电网,保证电网向千家万户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
2012年元月22日,大年除夕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龙广供电所员工周启录家中喜气洋洋,好不热闹!热腾腾的饭菜已做得差不多了,再等最后一个菜上来,就要给老祖宗“贡饭”。正在这时,接到供电所负责人电话有抢修任务,请他火速赶回所里。
“故障就是命令”。周启录放下电话,骑上车就往供电所赶。原来是供电线路接地,造成纳万村团碑小寨停电,周启录立即加入了抢修队伍。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又冷又饿,当时周围漆黑一片,高速公路上刺眼的灯光时不时射过来,眼睛都睁不开,瞬间车子又从身边呼啸而过,远处还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虽然查找线路故障很苦很累,但老百姓过大年更需要光明,想到这点,周启录他们觉得:“值”。
“大过年的,你就没怨言?”笔者疑惑地问。
“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为工作负责。” 周启录认真地说。
11:30,抢修工作结束,成功为老百姓送去了电,送去了温暖和光明。
“感谢供电局、供电所。大过年的,你们没吃上饭,就赶来抢修,你们真让人感动”纳万村团碑小寨村民们边说边树起了大拇指。
“业扩一日通”提升客户满意度
“没想到供电局这么快。今天下午我到龙广供电所营业厅办理的新装电表,才个把小时的功夫,现在电表就已经安装好了,可以用电了……”10月16日,安龙县龙广镇纳桃村四组村民汪克芬高兴地说。
这就是“业扩一日通”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龙广供电所以“服务客户之情”为主线,以方便客户用电为目的,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转变观念,充实和完善活动内容和方法,缩短业扩报装时间,开通“业扩一日通”服务。其内容为:客户在办理低压生活用电业务,即申请新装、换表、移表、换线等业扩报装时,客户只需到该局各供电所营业大厅提供用电报装申请的完整资料,其余事项均由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完成,实现当天的业扩报装业务,当天办结,当天供电。
汪克芬告诉笔者,她是当天下午14时50分左右到达龙广供电所营业厅办理新装电表的。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供电所的电话,请他赶回家里,业扩报装人员马上去为他安装电表。16时15分,安装结束,可以正常用电了。他想不到供电所这么快就派人过来,当天申请,当天就通电。
“供电局的服务实在是太好了……”汪克芬感慨地说。她称赞实行“业扩一日通”,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和好事。
“我心中的活雷锋”
“我们是幸福南网人,但社会弱势群体更需要大家的关爱和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龙广供电所用实际行动兑现他们的诺言。
10月18日,龙广供电所所长张楚带着全所职工的深情厚谊,专程来到龙广镇柘仑村纳坎组看望“留守儿童”贺成雄、郎锦益、孙盼盼、王杏,为他们送去书包、学习资料等物品,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南网人的关爱。
下午4点,张楚一行来到贺成雄家的时候,孩子们正在门前的空地上做作业。张所长一行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才。据了解,贺成雄今年6岁,上小学一年级,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远在广东打工,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了。接过供电所叔叔阿姨带来的文具,孩子们礼貌地连声道谢。张楚所长叮嘱贺成雄、郎锦益、孙盼盼、王杏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注意安全,学习上多问老师,自强自立,好好学习,让辛苦在外的父母放心、安心。
柘仑村郎万年、郎万祥兄妹二人是一对孤儿。其父病故,其母远走他乡,兄妹两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一天,兄妹两来龙广供电所,称家中电灯不亮,供电所立即安排员工进行检查,更换了老化的下户线,孤儿家中的电灯又亮了。供电所两位负责人还各捐献200元支助兄妹两,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供电所的善举,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好评,中共柘仑村支部委员会、柘仑村村民委员会亲自送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称赞两位所长为“当代活雷锋”,称赞供电所员工是“村民们最亲的人”。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