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观点 > 正文

吴吟:节能是第一绿色低碳能源

  2018-12-05 23:25:28    来源: 
A- A+
电力18讯:能源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制造第一台实用型蒸汽机,煤炭开始规模化应用,到1885年煤炭消费超过薪柴成为主导能源,用了173年时间;从1859年美国打出第一口油井,到1965年石油超过煤炭成为主导能源,则用了106年时间。煤炭取代薪柴成为主导能源,是以高密度能源替代低密度能源,能源载体的体积更小、能量更集中。但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却是一个低密度能源替代高密度能源的过程,因此其难度会更大,需要的颠覆性创新会更多。

具体到中国来说,能源转型则更为艰巨。首先中国经济体量大,能源消费强度高,以占全球15%左右的GDP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其次在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对煤炭的依赖仍超过60%,减煤化任务艰巨;再次是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上升过程中,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要减少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不仅仅是第一能源,还是第一优质能源、绿色能源、低碳能源。而节能的途径,除了调整结构、发展技术、优化管理之外,还要把文化节能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

一是文化节能。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从我国目前发展来看,关于节能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制度安排尚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应该在全社会倡导节能文化,全体公民形成强烈的节能意识,才能使节能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

二是结构节能。从我国以往的发展历程看,由于高能耗的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所以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能效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第三产业的单位GDP能耗只有第二产业的1/6。所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

三是技术节能。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从技术类型来看,我们不但应该发展节能提效技术、能源安全生态开发技术、能源低碳利用技术,还应该注重开发与智慧能源网络系统相关的技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费将逐渐超过工业部门。因此,应格外注重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节能工作,进一步加大基础研发方面的投入。

四是管理节能,主要任务是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特别是构建新能源技术发现、甄别、筛选、培育、试点推广以及应用一条龙的能源转型新机制。民间有许多好的技术,但苦于得不到国家的认可与支持,应该做好甄别和筛选工作,同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

五是系统节能。世界正走向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固态的煤炭可以转化为液态的汽油、柴油,风能、太阳能也可以与传统能源相互融合。当今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互联互通加速。所以,要从系统性的角度看待节能,促进多能互补系统协同,加快能源转型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

2019-09-14

平价规模化落地受限电网消纳,新

2019-04-16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路径及障碍

2019-03-02

王淑娟 :规模分配、电价、存量

2019-02-24

热点排行
  • · 张家口市能源局蒋雪峰:唯一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硕果累累
  • · 陈清泰:电动汽车发展的“快”“慢”哲学
  •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能源重构已经开始,低碳甚至无碳时代扑面而来
  • · 中科院院士做客“梁溪大讲堂” 称光伏发电有望成“理财”项目
  • · 安徽电网事件跟踪:“自发自用”中的“自”究竟该如何定义?
  • · 关于2019最新光伏政策,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 · 纪振双: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量”和“价”间的矛盾转化为“量”和“质”间的矛盾
  • · 南都电源王昌俊:大规模储能的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分析
  • · 曹仁贤:“节能”能否有效“减排”?
  • · 彭澎:2019年新政下给地方政府以及开发企业的几点建议
推荐阅读
  •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消费侧责任,破除市场机制约束
  • · 治雨:政策很合理,但2019光伏装机依然低于30GW
  • · 王淑娟:2019或许很艰难,但坚定看好2020年新增50GW+
  • · 对2019年光伏标杆电价的几点看法
  • · 朱共山:的存量电站补贴拖欠,光伏非技术成本,光伏平价上网示范解决后,光伏行业前途光明
  • · 王勃华:预计2018年光伏新增规模35GW左右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 · 不应误读国家电网的571号文件
  • · 0.39元/kWh的白城领跑者基地投标电价怎么算能赚钱?
  • · 雄文!如果考虑到环境效益,光伏电力的价格已经低于火电价格!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