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VS多晶:谁会在2018年胜出?
单晶硅片好,还是多晶硅片好
作为我自己
这篇文章的结论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把2018年的光伏产业讨论的更加充分清晰一些
熟悉我的朋友都会知道我对光伏产业有一份独特的热爱
我很希望我们的思考能对朋友们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一、光伏产业为何突然出现加速发展势头?
最近两年光伏产业所取得的技术进步,远比前几年更令人瞩目
本以为光伏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往年
预计到2018年
取得这样瞩目进步的背后要感谢一家公司的大力推动
在技术层面
1、整合上游设备制造商
2、扶持金刚线国内供应商
3、推动perc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和效率提升
隆基股份一系列动作推动产业快速进步的同时,也奠定了它光伏产业新晋王者的地位
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说
二、金刚线切割是一场本质上有利于单晶硅片的产业革命
如果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些年单晶硅片占比不断提升
金刚线切割相比于传统的砂浆切割具有细
如果明年细线化更进一步推进
由以前的4~6小时一刀缩短到1~2小时一到
1、金刚线单晶线耗低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
事实上,今年是多晶硅片全面普及金刚线切割的一年
之所以说金刚线切割本质上有利于单晶路线,是因为单晶硅片应用金刚切效果更好
多晶硅片是今年才刚开始普及金刚线切割
根据我们在产业一线的调研和先进金刚线厂家的数据
但是即便如此
通过上述数据
这种差距是难以弥补的
在预设金刚线价格为0.1元/米的情况下
2、出片量的提升使单张单晶硅片长晶成本下降显著
单多晶切片环节成本相差比例很大
更多的成本来自于硅成本
但多晶硅片生产过程中最大的差异就在于长晶环节
而多晶使用相对粗放的热融铸锭方式生产
金刚线切割应用于单晶与多晶都会带来出片量的提升进而摊低单张硅片的长晶成本
通过上表数据可知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
由于单晶的
单晶企业普遍更加积极的使用60微米的金刚线
3、金刚切多晶硅片还需额外叠加
用金刚线切割生产的硅片
其实过于光华的表面并不利于光线的吸收
而对于多晶硅片
添加剂技术无需增加新的设备
咨询产业上的技术人员
湿法黑硅技术目前每张硅片需要增加0.2元的成本
湿法黑硅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保利协鑫,最近发布了新一代湿法黑硅技术
最近去保利协鑫调研
干法黑硅技术同样也面临封装损失的问题
过去几年
展望2018年
单晶硅片则没有这个方面的困扰
目前听到的比较有利于多晶硅片的消息是
相比较于以前动辄0.3+的成本
4、总结
单晶硅棒由于内部晶格序列一致
而金刚线切割的规模应用,有力的推动单晶硅片的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而在2017年
然而
过于光滑的表面需额外增加至少0.1元的黑硅成本等因素的作用下
所以我才在本节内容的开头部分说
释义
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制造过程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单晶为了保障内部晶格序列一致
由于过程复杂
而多晶硅片则使用热熔铸锭的方式生产出小方锭
使用旧的砂浆切割工艺
而应用金刚线切割以后
在长晶环节
三、单晶长晶过程电耗高
生产1kg单晶准方锭需要消耗电量65kwh
这意味着,如果工厂迁移往西北西南地区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和朋友讨论“单晶vs多晶”
单晶长晶过程耗电量更大
过去两年里新增单晶硅片产能主要集中于隆基股份
其中新疆地区电价最低
相比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铸锭产能0.6元左右的用电成本
由于单晶电耗高
所以那些位于东部去的铸锭产能为低电价而迁移产能的实际降本效果并不显著
总结上面两节的内容,我们发现
多晶技术路线当然也可以应用金刚线切割
最近恰好去了一家多晶硅片领域的巨头公司调研
比如多晶黑硅成本0.1元/片
但这都无所谓
四、Perc技术
1、各种类型组件的功率分布以及产能估计
下图是今年各种类型组件功率分布图
对于上面图表里的信息做一下说明
当前多晶应用金刚片以后
今年黑硅设备扩张很快
而保利协鑫主推的湿法黑硅技术随着新一代TS+黑硅工艺的推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由于当前黑硅产能
首先要说明的是
单晶perc电池普遍功率提升在20W左右
2、今年成熟的几项新技术,应用在单晶硅片上能取得明显更好的效果
随着这些年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
今年以来
理论上来讲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
半片
单晶硅片的产能在2017农历年年底前就已达到38GW
3、半片
单晶由于内部晶格序列一致
从理论上说
1、生产
2、组件正面光伏玻璃和背面背板采用不同材质
3、电池片正面的银浆焊带处工作温度低
当我们明白了隐裂的成因以后
半片技术
由于单张电池片面积小了一半
根据晶澳披露的数据
双玻技术
MBB多主栅技术
电池片更均衡的温度减少隐裂的发生
所以MBB多主栅技术在降低产生隐裂几率的同时也提升电池片对隐裂发生的容忍度
4、半片
Perc
叠加在单晶电池上可使转化效率提升1.2~1.5%
单晶电池片相较于多晶电池片
半片技术提升功率的原理是
由于单晶perc电池片内部电流更大的特点
半片技术今年以来受到广泛深入的关注
(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这一个产业变化背后深入的逻辑
MBB多主栅技术也是同样道理
半片
伴随着近些年单晶硅片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多年以来
这种加速背后其实就是由原先的多晶转向单晶的路线切换
简单明了地说
预期2018年年底
五、不同功率组件的合理价差测算方法及测算结果
我们都知道
Perc组件的弱光效应带来的发电增益又应当如何计算
本节将会围绕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
光伏电站的支架
高功率组件由于单位面积内可以获得更高功率更高发电量
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项目
此处需要特别明确
比如1片60片的组件运输安装成本为130元
假设其为低功率的多晶组件功率为270W
由于高功率使得面积相关成本得到了更有效的摊销
根据众多实证文章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不同功率组件合理价差的计算公式为
合理价差=面积相关成本÷低功率组件➖面积相关成本÷
实例
答
不同电站类型
比如山东某地区的弄光互补电站
而对于屋顶租金很低的屋顶分布式电站
由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纷繁的应用场景
根据我们各地电站业主调研的结果
1W的功率差对应1分钱的价差
就是说300W的组件比280W的组件市场整体能接受的合理价差为0.2元
如果想更准确的测算合理价差
近些年来
六、不同品质硅片的合理价差测算以及成本测算
1、但多晶硅片合理价差的测算
上一节我们已经测算了不同功率组件的合理价差
其实测算很简单
依照当前各项原材料价格
示例
1W硅片合理价差为=730÷270-730÷
一张5W的硅片的合理价差=0.21×5=1.05元
这一测算结果说明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在常规电池工艺下
而当叠加perc电池技术以后
单多晶就好比两个孩子
单晶在出生之初就悉心呵护
而多晶硅片在出生之初就相对粗放一些
我目前了解到还有一家一线的组件大厂无法认清单多晶未来的竞争格局
但是当这家公司在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叠加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后
参照前面公式
结论
2、单多晶硅片成本对比分析
前文给出很多数据
单晶硅片成本高在长晶环节
那么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的成本到底几何呢
这是当前各家公司单多晶成本对比
1
这几天单晶炉技术进步很大
2
由于1kg晶圆棒需要经过切方流程
隆基股份对外宣传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切方后的
3
4
5
展望2018年
明年仅在新疆
在理想情况下
2018年年底单晶硅片产能预计会达到65GW
由于多晶硅片在金刚线改造以后产能大于80GW
单晶硅片可以卖的相对贵一些
这样的售价依然足矣让隆基股份保持15%以上的毛利率
结论其实已经很清晰了
再考虑到功率密度更高的单晶硅片会在后端
七、2018年单多晶将迎来一场恶战
光伏这个产业最早产生于欧美国家
但我们要清楚
伴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前面我们反复分析了单晶炉
根据我我目前掌握到的几家公司2020年前单晶硅片的产能规划
就当前而言,从性价比上来讲
但是单晶替代之路绝非坦途
1、首先
消费者行为学也告诉我们
而EPC厂商会在成本环节做更多考量
根据我们的预判
2、2018年单晶替代多晶会进入深水区
晶科
由于要考虑人员就业和设备折损等问题
文章的前面几个小节通过测算我们得出单晶硅片比多晶硅片卖贵1元/张是合理的
3、金刚线的降价
金刚线将会发生猛烈的价格战
单晶硅片每张需要金刚线0.9米
这个方面多晶硅片虽然有胜之不武的嫌疑
4、高端市场需求不济
美国市场由于2017年的抢装备货的过程中
尤其2018年上半年
2018年需求的增长亮点在于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
5、由于2017年单晶硅片产能的过分扩充
单晶用的硅料和普通多晶用的硅料的价格差
单晶用高品质硅料
如果假设2018年单晶用的高品质硅料价格高达110元
2017年下半年以来
单多晶硅片之所以打价格战
隆基产能从年初的12GW提升到年底的16.4GW;环基于多年来在单晶路线上的积淀
一边是单晶硅片的狂热扩产
而且部分企业在金刚线技改过程中逆势扩张
上述表格是一列前瞻性数据
其中绿色部分的公司的由于成本最低
而且2018年多晶硅片价格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滑落,这将蚕食红色部分厂家的硅片生产的现金成本
单晶硅片很显然无法保持1元以上的价差
单多晶硅片将会在2018年迎来一场恶战
附录:观点澄清
最近两年来
所以我的很多文章中对这家公司也是褒奖有加
然而
从投资的角度
由于今年以来隆基股份已经出现了较大涨幅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新能
2019-09-14
- 平价规模化落地受限电网消纳,新
2019-04-16
-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路径及障碍
2019-03-02
- 王淑娟 :规模分配、电价、存量
2019-02-24
- · 张家口市能源局蒋雪峰:唯一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硕果累累
- · 陈清泰:电动汽车发展的“快”“慢”哲学
- ·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能源重构已经开始,低碳甚至无碳时代扑面而来
- · 中科院院士做客“梁溪大讲堂” 称光伏发电有望成“理财”项目
- · 安徽电网事件跟踪:“自发自用”中的“自”究竟该如何定义?
- · 关于2019最新光伏政策,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 · 纪振双: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量”和“价”间的矛盾转化为“量”和“质”间的矛盾
- · 南都电源王昌俊:大规模储能的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分析
- · 曹仁贤:“节能”能否有效“减排”?
- · 彭澎:2019年新政下给地方政府以及开发企业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