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发展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1-08-27 23:25:42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电力系统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分析及成本预测

邹贵林  黄  琰  王  伟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政策环境为有力保障,以市场机制为根本依托,以技术革新为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多轮驱动良好局面,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还提出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笔者针对目前电力系统中主要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铅碳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尤其是储能技术进步趋势和市场需求预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未来电化学储能的成本下降趋势为“三个5”——“每5年,循环寿命将提升50%,成本将下降50%”。到2030年,电化学储能循环寿命将超过当前水平的2倍以上,功率成本和能量成本将下降到当前水平的1/3以下,度电成本低于0.1元/千瓦时·次。

“常胜将军”的锂离子电池,当前已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适用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紧急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大部分应用场景,是电力系统优质的灵活调节资源。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其材料体系丰富多样,其中适合用于电力储能的主要有磷酸铁锂、三元(镍钴锰酸锂)、钛酸锂等,此外近年来还发展了一些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锂离子电池体系。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向负极迁移,并在负极嵌入负极材料;放电时整个过程逆转。

“后起之秀”的铅炭电池,当前充放电深度较低,系统可靠性较差,出力特性难以掌握,仅在部分用户侧储能项目中得到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适应性还需加强。

铅炭电池是在铅酸电池的铅负极中以“内并”或“内混”的形式引入具有电容特性的碳材料而形成的新型储能装置。铅炭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负极是铅—炭复合电极。目前,铅炭电池负极中加入的炭材料主要有石墨、炭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目前,铅炭电池储能系统的能量成本约为1300元~1800元/千瓦时,但由于充放电深度一般低于80%,因此实际成本略高。

“扬长避短”的液流电池,从技术原理上讲,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存在能量转换效率低(约为60%~65%)、能量密度低的缺陷,但由于其循环寿命长的显著优势,在特定场景中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全钒液流电池,其包括正负两极的电解液罐、水泵以及中间的电堆,电堆中包括端片(绝缘框架)、集流体(主要为铜)、石墨片、碳/石墨毡电极及离子交换膜。正负极电解液是分别含有V4+、V5+和V2+、V3+的水溶液,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流过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其内部的电荷平衡是通过溶液中的H+在离子交换膜两侧迁移来完成。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和部件还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成本较高。

电化学储能技术未来前景可期。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近年来在本体研发、系统集成、工程验证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提升,初步具备了规模化应用的条件,将成为“双碳”进程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储能技术。

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拥有85%左右的高能量转化效率、百毫秒级的四象限功率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建设灵活性等优势,是理想的储能资源。得益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生产成本、能量密度、模块化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电化学储能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面向电力储能应用需求,电化学储能技术近年来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在规模化集成方面,实现了电化学储能由兆瓦级向百兆瓦级集成规模的突破;而在功能实现与工程验证方面,通过国家风光储输、江苏、河南、广东等地电网侧储能等一系列电化学储能示范工程,验证了其在调峰、调频、新能源消纳、紧急功率支撑等多场景中的功能与应用价值。

总之,电化学储能技术已通过了规模化应用功能验证。面向未来,锂电池循环次数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且能量成本仍将进一步下降,到2030年其单位容量建设成本将低于抽水蓄能,且随着固态电池、高安全集成等电池制备与系统集成技术的突破提升,其在应用安全性与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原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涉

2021-02-08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热点排行
  • · 带太阳能与风力发电的胶囊房屋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全球首家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落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协鑫新能源宣布发行人民币3.6亿债券
  • · 印尼有望5年内供电自给率有望达到100%
  • · 科学家造迷你太阳:为人类提供无尽能源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新电改”起航 光伏再沐春风 阳光电源创新产品助产业升级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