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 探索海洋碳汇增量为导向的生态保护模式

  2021-08-27 00:00:00    来源:能源发展网 
A- A+
电力18讯: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在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维护和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海洋变暖和酸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正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通量监测等,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海洋碳汇也被称为蓝色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每年可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支持生物多样性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更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特别是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的能力短板,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领域能力建设,打造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等。在海洋碳汇方面,张志锋说,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加强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组织海洋—大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评估、重点海域碳储量监测评估,加强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与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管范畴等。

海洋酸化已成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不过,推进海洋碳汇还面临很多问题。张志锋说,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引发海洋酸化。科学研究表明,目前全球表层海水pH值较工业革命前下降约0.1,“这个值看起来不大,但对pH值来说是一个巨大变化,而且海水酸化趋势还在继续”。

近年来,我国在海域开展的试点监测结果表明,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的底层海水酸化现象已较为明显。张志锋说,海洋酸化现象加剧,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甲壳类和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

今年青岛等地再次暴发浒苔,这已是黄海海域连续第15年遭受浒苔灾害了。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今年黄海浒苔最大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公里,是去年的2.3倍左右。

张志锋说,黄海浒苔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多年研究表明,浒苔暴发可能与海区水文动力基础环境条件、浒苔藻种种源、海水富营养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黄海浒苔连续多年暴发且年际间出现反复,反映我国近海生态环境长期受到高强度人为活动、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改善还未从“量变”转为“质变”,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环境部配合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开展黄海浒苔绿潮联防联控工作,采用遥感等多技术手段开展浒苔绿潮灾害跟踪监测,推动绿潮灾害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张志锋说,还需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通过削减和控制氮磷等污染物排海量,持续降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以此缓解气候变化下海洋酸化、缺氧等生态灾害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原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涉

2021-02-08

国网辛保安:未来5年投3500亿美

2021-01-29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热点排行
  • · 带太阳能与风力发电的胶囊房屋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全球首家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落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协鑫新能源宣布发行人民币3.6亿债券
  • · 印尼有望5年内供电自给率有望达到100%
  • · 科学家造迷你太阳:为人类提供无尽能源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新电改”起航 光伏再沐春风 阳光电源创新产品助产业升级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