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新时代中国能源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进

  2021-01-04 09:05:35    来源:人民日报 
A- A+
电力18讯: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我国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立了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低于3%的增速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19年超过15%,提前一年完成了2020年达到15%左右的目标。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工业能效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构建节能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年新增量均占全球一半以上。推动全民节能,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低碳化。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区为重点,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散煤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制定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2020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0%以上。推进终端用能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新能源汽车、热泵、电窑炉等新型用能方式。推动多种清洁终端用能多能互补和综合梯级利用,形成了分布式能源生产和消费一体化新模式。

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推进水电绿色发展,建设了乌东德、白鹤滩等大型水电基地。按照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不断拓展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发展核电。截至2019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7.9亿千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的30%,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煤炭工业体系,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建成一批绿色矿山,加快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坚持清洁高效原则发展火电,实施煤电节能和超低减排改造。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新增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50亿吨、3.5万亿立方米、1.5万亿立方米、0.5万亿立方米;原油产量连续两年企稳回升,天然气连续4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 

统筹发展能源输送和储备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的能源输送网络,打造稳定可靠的能源储运调峰体系。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初步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完善煤炭储存制度,提高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能源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支持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和扶贫工程建设。2015年底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近年来实施了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平原农村地区机井用电和贫困村通动力电专项工程,2018年以来重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攻坚。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636万千瓦,惠及约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

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

在能源领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建立了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成功研发制造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0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光伏发电技术迭代加速并不断刷新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世界首批先进三代核电机组率先在我国建成投产,自主创新的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建成运行。

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能力持续提高,低渗原油及稠油高效开发、新一代复合化学驱等技术世界领先,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煤炭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取得突破,大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8%,掌握煤制油气产业化技术。

先进电网以及智慧能源处于世界前列。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安全可靠的电网,供电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全面掌握特高压输变电技术,柔性直流、多端直流等先进电网技术开展示范应用,智能电网、大电网控制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数字化与能源融合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区块链、综合能源服务等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蓬勃兴起。

能源体制和市场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

深化重点能源领域和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能源治理机制,为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构建有效竞争的能源市场。油气勘探开发市场有序放开,实现管输和销售业务分离。搭建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平台。建设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相结合的电力市场,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思路,初步建立了以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为核心的电力、油气网络环节定价制度,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2020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达到2.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39%。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深化推进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减少能源项目前置审批事项,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在世界银行组织的全球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从2017年的第九十八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十二位。发挥能源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能源规划体系和政策,强化能源市场监管。加强能源安全生产监管,电力系统安全风险总体可控,油气生产、核电厂安全生产状况良好。

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畅通能源贸易投资。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大幅度放宽外商投资准入,促进能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煤炭、油气、电力(除核电外)、新能源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积极推动跨国、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联通。

着力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广泛开展能源投资、贸易、产能、技术标准等领域合作,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参与能源可及性国际合作,支持“一带一路”国家解决无电人口用电等能源可及性项目建设。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的能源国际合作。我国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与30多个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建立了合作关系。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成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成员国、国际能源宪章签约观察国、国际能源署联盟国等。积极倡导和推动区域能源合作,搭建中国与东盟、阿盟、非盟、中东欧等区域能源合作平台。

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支持最不发达、小岛屿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快速降低,加速了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进程。

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明确了目标。

我们将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走能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继续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推行节约能源、优先使用清洁低碳能源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加快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依靠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满足增量能源需求,逐步使清洁能源成为能源供应主体。三是继续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通过技术进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动能。四是继续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完善能源治理机制。

当前,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将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