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业内呼吁尽快明确储能主体地位

  2020-09-19 11:10:46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核心阅读

当前,储能技术得到了认可和规模化应用,但储能行业却缺少“身份证”,储能的主体地位没有被明确。

记者在近日举办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采访时发现,来自政府、专家、企业的各方人士均看好我国储能行业发展前景,认为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储能成本正快速下降。

不过,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技术经济性、应用安全性、市场化运营机制等一系列瓶颈。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明确发展规模目标和技术路线、进一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

储能应用热点切换频繁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飞速发展。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2.7GW,占全球比重达17.6%。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831MW,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9%。“尽管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我们对中国储能已进入'春天'的判断没有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过去一年,储能经历了政策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储能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些起伏,但从全局、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储能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没有变,储能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没有变,储能行业长远发展的良好趋势没有变。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储能行业发展不断呈现多元化的新趋势,特别是电网侧储能爆发后,不同路线的技术产品层出不穷,锂电池、液流电池、钠基电池、压缩空气、储热、飞轮多条技术路线均取得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多种储能技术正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电力系统和微网、电力辅助服务以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能源互联网+等,可以遍布能源和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行业发展特征看,我国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参与热度逐年提高,应用热点切换频繁,从用户侧储能应用到电网侧储能爆发,再到可再生能源配套储能渐热,储能技术在各领域不断寻求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表示。

新能源和储能结合越来越紧密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储能更合适从战略宏观角度考虑两者融合。尤其是过去一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科技部以及十余个省、地区出台了鼓励储能的相关政策,一定程度激发了可再生能源项目配置储能的积极性。

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绿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凌看来,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越来越高,势必需要大量的可调节资源配套,而储能是一种非常好的协调发电和负荷之间时空不匹配的手段。“储能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发展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而不是盲目的推进新能源+储能模式。”

“储能发展十多年,仍未有商业化模式。”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贤章对记者表示,“未来一定要搞清楚储能到底为谁服务,谁来买单更合理。”

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张东升向记者预测,在新能源+储能渐热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储能的作用会被放大,如何发挥储能的优势需要重点研究。

与上述观点不同,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新宇对新能源+储能持谨慎态度。“新能源+储能不是主动需求,而是迫于压力。”他对记者直言,在商业模式模糊的当下,电网不会盲目投资,而当储能支持政策落地后,电网侧储能仍将是主导。”

国家启动储能试点示范

储能行业到底如何发展?受访者普遍认为,现在储能技术得到了认可和规模化应用,但储能行业却缺少“身份证”,储能的主体地位没有被明确。“建议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尽快明确储能身份。”吴贤章对记者说。

“储能行业要加强统筹,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协调发展,做好储能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的前瞻性规划研究,提高储能资源利用效率,明确储能准入门槛。”李冶建议,要完善储能调度运行机制,提升消纳能力,研究制定储能电站的调度运行规则,明确调度关系归属、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健全调度运行监管机制,提升储能电站的利用效率,确保公平调度。

史玉波指出,未来要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储能价值的市场化机制,合理科学评估储能配置规模和储能服务价值,充分利用储能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服务,针对市场化过渡阶段和全面市场化阶段分别设计市场规则,最终形成“谁受益,谁付费”的市场化长效机制。

李冶透露,国家能源局围绕储能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应用,正在组织开展储能试点示范工作,准备在全国已经投产电力储能工程中,组织筛选一批储能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来促进先进储能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推动出台支持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