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陈海生:储能的2019,春天已经到来

  2019-02-24 21:57:22    来源:陈海生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A- A+
电力18讯:2019年1月9日,国网江苏电力储能二期工程苏州昆山项目通过初设评审。这个包括10座储能电站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电站。而仅仅在6个月前,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也在江苏投运。



两座电站的快速推进,正是我国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例证。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止到2018年9月底,我国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649.7兆瓦,同比增长104%,其中新增装机260.8兆瓦,同比增长373%。



一直以来,我国储能行业按照“两步走”稳步推进:第一步是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步是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2019年,随着更多储能项目的落地,储能产业将从示范应用步入商业化初期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新模式、新市场将有望被深入挖掘。储能的春天已经到来!



政策红利 共同推动



2019年储能行业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共识,共识的形成主要基于政策的有力推动。



首先,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带来政策红利,将长期助力储能行业发展。当前,随着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仍在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3.6亿千瓦,占全部装机比例的近20%。同时,由于新能源不稳定、消纳难现状仍然存在,市场对储能的需求必将继续扩大。



第二,国家对储能产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2015年后,储能列入“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并首次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发电侧建设电储能设施。无论是发电侧还是用户侧,储能都获得了独立市场地位。



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提出鼓励采用竞争方式确定电力辅助服务承担机组,按需扩大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主体,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并确定2019~2020年,配合现货交易试点,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在众多政策中,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7〕1701号)最为关键,这是当前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与机制推动力。



第三,地方政府、电网公司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是促进储能行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在地方层面,截至2018年5月底,国家已批复东北、福建、山东、山西、新疆、宁夏、广东、甘肃等8个地区开展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各地均对储能给予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这意味着,电储能既可在火电厂或集中式间歇性能源发电基地等发电侧,也可在负荷侧,或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为系统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



2019年伊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意见》,指出要研究探索利用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充换电(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的新模式,拓展服务客户新空间,以及大力开拓电动汽车、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促进新兴业务和电网业务互利共生、协同发展。这两条措施的背后,都透露出电网将在储能领域持续布局。



盈利模式 新老并行



现阶段,储能的盈利模式包括峰谷电价差套利、辅助调频服务收费等,2019年,除了这两种盈利模式外,包括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储能和电网侧储能等新的盈利模式也将逐步成熟。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主要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2019年年初发布数据称,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在2017年开始发力,2018年,全年装机约20吉瓦,已与地面电站装机量平分秋色。由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比较大,如果缺少储能,将会影响分布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从而对储能提出硬性的需求。



第二种模式,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储能有望继续增加。



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局部地区产生大量的弃风、弃光问题,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也就是不可调度性。通过储能技术手段可以把不可调度的“垃圾电”变为可调度的“优质电”。而且,储能在增加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上有放大效应或杠杆效应,据测算,1兆瓦的储能可以提高2~3个兆瓦甚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



第三个是电网侧储能,这种模式在2018年已经快速发展起来,2019年有望进一步拓展。



在这种模式里,通过电网侧储能可以实现削峰填谷,实现电能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更加和负荷匹配,从而降低电力系统投资,增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率。电网侧储能项目的开发主要是电网公司或公共事业公司,通过采购储能项目解决方案或者服务的形式来实现。



成本下降 机会增加



2019年,储能市场也将在成本和应用上出现变化。



首先,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储能成本有望下降:一是储能技术本身的发展,技术创新将继续促进储能系统性能、成熟度、规模的提高,将进一步降低储能成本;二是储能产业的发展,使储能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智能化和规模化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将显著降低储能产品的成本。



其次,从全球储能应用热点来看,用户侧储能系统参与需求响应和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这两方面,是储能增加收益来源以及催生多元化商业模式的重要渠道之一。2017年,我国政策上已经赋予了第三方利用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的权利,相关运营机制和补偿价格也正在酝酿和试行中,未来,用户侧储能的商业模式有望与电网侧逐步融合。



而对于2018年诸多城市都在打造的储能产业集群,2019年也将继续发展,且发展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其中,两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将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一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自主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二是产业基础好,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



可以预见,储能产业集群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能源革命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对储能的巨大需求;二是国家电力体制和电力市场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三是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前期积累,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已接近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面临的挑战也来自多方面,一是储能的多重价值未在当前价格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储能的价格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仍需一定时间;二是储能技术本身仍需提高,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关键技术方面,有的储能关键技术或部件还不掌握。三是储能产品的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仍需继续改善。



未来一年,储能海外市场也将继续快速发展。一是像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成熟海外市场将继续平稳发展;二是英国、爱尔兰、印度等新兴市场,储能有可能有大的增长。中国储能领先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将在未来海外市场继续担当重要角色。

(作者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tags标签: 储能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2018.Q4)摘要版
  •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2018.Q4)摘要版
  • 电网侧储能起步,各方心情复杂
  • 特斯拉的2018:储能业务达到新里程
  • 印度首个电网侧10MW/10MWh电池储能系统开通运营
  • 未来储能的机会在哪里?
  • 石油巨头壳牌收购欧洲最大储能电池企业
  • 2018年特斯拉公司储能系统部署达1040MWh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
  • 欧洲储能协会:储能可抵消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投资的重大风
编辑推荐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1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