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价格反馈、消纳分析、潜在需求,下半年光伏产业还有戏吗?

  2018-07-03 23:59:0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光伏“531”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降电价和限规模,规模的限制在短期内造成了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供给侧改革”的作用,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进入落后产能的淘汰期,中长期来看具有明确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公司将会脱颖而出。


在供给结构短期调整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依然可以寻找到一些亮点,印度、拉丁美洲、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的装机保持增长,而随着产业链价格不断降低,国内不需要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在探索中,将在需求端带来新的变化。

 

政策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能源局5月31日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降电价,限规模”。降电价方面,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531政策也给了光伏行业明确的发展重点:限制补贴的装机规模但不限制整体规模,鼓励各省依据各自出台的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并根据接网消纳条件,鼓励安排不需要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以及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目前来看,具有前沿技术的竞争优势和优良现金流体质的企业在经历一轮行业洗牌后,未来有望进一步拿下更大的市占份额。在当前短中期的蛰伏蓄力期间,持续发展领先技术达到降本作用也加速了平价上网的实现,有利于光伏行业在未来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限规模方面,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2018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支持光伏扶贫,要求各地落实光伏扶贫项目;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鼓励不需要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在今年的非领跑者规划建设中,暂无安排普通光伏电电,主要以集中式扶贫、地面分布式(全部自发用除外)为主,合计约14GW。


政策出台后,市场对于2018年新增光伏装机预期下调,而最直观的反馈是产业链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可以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推动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价格反馈情况

 

政策出台之后,产业链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滑。Solarzoom的数据显示,近期国内单晶用料报价在100-105元/公斤区间,多晶用料价格在80-90元/公斤,而市场也出现小厂低于80元/公斤的报价,但从目前国内大厂反馈来看一线多晶硅厂商主动降价意愿不是很强。本周无论是单晶用料还是多晶用料整体价格跌势皆已趋缓,价格并未出现明显变动。


近期硅片整体继续下行,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3-2.45元/片,目前多晶硅片市场虽仍有低价抛货的现象,但主流厂商报价开始有趋于走稳迹象。单晶硅片方面,本周又一龙头企业主动下调价格,目前一线单晶硅片企业价格集中在3.65元/片。单晶硅片大幅降价后,与多晶硅片的价差拉近为每片1.25元/片。


多晶电池片在过去几周大幅跌价后性价比已开始显现,近期订单以及价格都逐渐企稳,近期主流价格在1-1.05元/W区间,市场也有小厂低于1元/W的价格在出货。单晶常规电池片订单能见度依然不佳,故本周搭配单晶硅片的跌价也大举下调价格,目前价格在1.3元/W左右,而单晶PERC电池片主流价格在1.4-1.45元/W。


组件方面,近期多晶组件的报价比较混乱,主流的价格主要集中在2.1-2.3元/W,已经出现了2元/W甚至更低的报价。单晶组件方面也随着上游产业链价格的下降有小幅度下调。目前普通单晶的价格在2.4元/W,单晶PERC组件的价格集中在2.45-2.5元/W。


根据产业链调研的情况来看,我们预计部分产业链的价格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探,而寻找新的市场增量和拓展海外市场需求成为必然选择。

 

 

可能超预期的需求

 

领跑者,扶贫和被核准的分布式项目成为可见的需求。而可见的领跑者项目8GW,村级扶贫项目4-5GW,分布式光伏装机10GW,2017年核准建设的部分光伏电站和领跑者项目,不需要补贴的分布式电站。目前市场化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和不需要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从海外市场来看,整体的海外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美国和日本除外)。印度政府计划到2022年实现100GW 的装机目标,包括40GW 太阳能屋顶发电和60GW 大中型太阳能并网项目,而3月31日是印度的财年,目前新财年的项目正在准备中,三四季度正式开工建设,印度市场依然保持相当的规模,年装机预计超过7GW。


欧洲市场的价格保护在逐步降低,使得当地的一些项目逐步得到释放,预计2018年新增装机在11GW,高于去年装机的约8GW;澳洲有一个明确的一个火电厂的关闭计划,火电厂在按计划陆续关闭中,使得当地电力需求呈现一个井喷状态,光伏发电需求增长快速。


拉美大部分国家是采取市场化这样的区域,目前电价水平足够做到比较正常的收益,银行愿意提供融资,智利和墨西哥需求增长较快;中东目前也是需求比较旺盛,国际低成本资金推升了中东地区光伏电站的建设。随着海外市场爆发,我们预计2019年全球新增装机有望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同时也是光伏材料产量最大的生产国。2017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为75GW,占全球的产量比重71.09%,海外市场的发展也会对国内光伏制造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018年一季度光伏组件的出口金额30.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52%,出口量尤其在最近几个月有较大幅度的成长,三月份和四月份组件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3.73%、38.97%。显示出各国在近年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建设的情况下,需求已开始逐步反映出来,海外的光伏市场依然有稳健的成长动能。


 

 

不需要分布式也是值得持续重点根据,并且有可能超预期的方面。光伏新政出台之后组件的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目前光伏组件的成本在2元/W,有厂家预测到明年下半年组件的成本可以降到1.5元/W,目前整个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下降到4元/W甚至更低的水平,分布式光伏在后续依然存在爆发的可能。


我们对分布式光伏进行了简单的测算,在30%的自有资金,在7%长期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在东部地区可利用小时数约1100小时的情况下,当整个项目投资降到3元/W的条件下,当电价降低到0.5元/千瓦时甚至更低的电价的时候,依然可以保证9%甚至更高的内部收益率,为分布式光伏的再次大幅发展提供了可能。


 

光伏发电的消纳分析

 

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是能源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弃光电量73亿千瓦时,弃光率为6%;平均可利用小时数1182小时,同比增速3.5%。2018年一季度弃光率下降至4.3%,平均可利用时数为289小时,同比增速为5.1%,弃光及消纳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平价上网后,光伏行业长期的增长将体现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新能源替代火电等方面。2018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8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自2015年以来全社会用电年复合增长超过6%,在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速的前提下,年均用电量成长预计可实现5%左右,间接拉动整个光伏发电的需求。


电源替代方面,光伏发电目前占全能源发电量比例1.81%,在电源结构调整的趋势下,投射出光伏发电替代传统火电的巨大空间,受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推动,光伏发电在全部发电量的占比也将持续提升。

 


组件对光伏系统项目的成本占比达51%,通过组件效率的提升进而降低系统成本,是光伏行业发展的明确路径。目前从不需要补贴的分布式项目来看,随着组件价格的持续下跌,分布式光伏系统成本做到4元/W甚至更低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在用户侧率先实现平价上网。同时,在隔墙售电等政策的推动下,不需要补贴的工商业分布式有望在某个时点迎来爆发,成为新一轮装机的增量来源,并且进一步提升分布式装机的渗透率。

 

 

 

 

关注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这个行业最主要的推动力,不断降低的成本背后体现的是技术进步的作用,从而推动了行业规模的不断提升和平价上网的实现。而企业是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主体,率先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无疑将享受技术红利带来的丰厚收益。


硅料和流化床技术。降本增效一直是光伏行业最重要的内容,而硅料在光伏行业的过去历史上,是降本空间较大的子环节,除了规模的持续扩张,硅料提取与生产的技术成本也影响甚大。目前,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相对成熟,采用此方法生产的多晶硅约占据国内市场总产量约97%,未来仍将是主流生产工艺。而流化床法生产工艺也是近年国内企业积极探索的领域,预计未来随着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安全,市场占比将会逐步提升。

 


硅片,连续拉晶和硅片切到更薄。通过连续拉晶提高生产效率。国内成功研制全自动连续拉晶技术,效率和成本方面。目前,最新的全自动连续拉晶生长炉每月可以生产单晶硅圆棒4500公斤左右,每公斤单晶硅的非硅成本在30元以下,电费为0.75元/每度。目前,市场上的晶体生长炉每一个月可以生产单晶硅圆棒在2,400公斤左右,每公斤单晶硅的非硅成本约60元,电费为0.75元/每度。拉晶技术突破将有效提高硅料产能效率及降低非硅成本。


硅片薄化有利于降低硅耗和电池成本。目前单晶硅片平均厚度在180μm;多晶硅片厚度约在185-190μm。单晶硅采用金刚线切割,按单晶硅片厚度190um测算,金刚线直径每下降10um,单片硅成本下降约0.15元,产能提升可达4%,成本降幅空间大。目前,金刚线在单多晶硅片切割领域已实现100%的全面普及。

 


电池和组件,效率提升。电池和组件技术的创新是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的关键。电池片效率屡创新高,普通量产单多晶电池效率分别达到18.7%和20.3%,量产高效电池则达到19.2%和21.6%,部分企业的产品已经超过23%。目前主要是PERC和HJT及双面电池为行业重点发展的技术。

 


高效能、高性价比、多元化性能已成为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的发展共识。在推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未来市场还需要通过电池与组件端效率不断提升,以实现系统成本的降低。目前来看,PERC技术及HJT技术会是电池未来发展重点,尤其PERC电池已实现大面积量产且效率持续提高,预计在龙头企业投产的情况下,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来源丨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电新小组

成员丨陈子坤  华鹏伟  王理廷  纪成炜  张秀俊  李蒙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