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风电新政解读 | 竞价配置资源不同于“光伏领跑者计划”

  2018-05-26 17:04:21    来源: 王秀强 能源杂志 
A- A+
电力18讯:

 5月24日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受限于补贴压力,国家能源管理部门调整风电资源分配方式,试水竞价分配风电资源,加速风电平价上网,提高行业竞争力。这是近20年来风电资源管理的重要变化,将对风电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

 

按照风电管理新政,从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风电竞价获得资源的方式与光伏领“跑者计划”模式并不完全相同,风资源的配置并非一刀切全部由竞价确定投资主体,开发商仍可以选择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并获得项目开发权;由政府主导并做好项目测风、勘测、选址、土地规划、并网消纳的项目,采取以竞价凡是确定投资主体。这是目前资本市场和行业对新政理解偏僻的地方。

 

 

 

在补贴退坡的同时,政策面极力为风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提高风电利用小时数,严格落实风电外送和消纳;(2)取消资源费、路条费等附加成本,降低行业非技术成本,加速推进行业平价上网、提高行业竞争力;(3)实行严格的配额制。目的是剔除风电非技术成本,发现风电真实成本,对冲因竞价带来的收益下滑,并通过配额制托底,通过约束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新能源项目开发积极性,保证电网外送和消纳。这是目前资本市场和能源行业对新政认识不到位的方面。

 

国家能源局并明确:“分散式风电项目可不参与竞争性配置,逐步纳入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范围。”分散式风电作为新的风电产业形态,豁免参与竞价配置资源,仍执行标杆电价政策,分散式风电经济性凸显,其装机规模也将实现从0-1-10的突破。

 

一、竞价配置资源分两类:并非剥夺风电企业开发权

 

在国家能源局发文同时,同时下发《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2018年度)》,方案细化了竞争配置资源的原则、要求作出规定。其中明确,采取竞价配置资源的风电项目分为两种类型,(一)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风电项目。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是指投资企业已与当地政府签署风电开发协议并完成测风评价、场址勘察等前期工作的项目。

 

对于此类项目资源配置的方式,文件的表述比较拗口:“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批复的本地区相关能源规划的风电发展目标及年度新增建设规模,采用竞争方式对已确定投资主体的项目进行新增建设规模配置,综合评分高的项目应优先纳入本地区年度建设方案。”

 

通过与政策制定者交流,翻译一下上述表述,即为:“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的项目,项目开发权仍属于业主,业主方仍可以参与当地区域风电项目的竞价,如果所报电价高于地方建设方案内项目的最低值,项目搁置,明年继续带电价投标,项目仍是自己的,但在配额制的约束下,企业延迟核准、并网的可能性不大,企业恶性竞价的可能性也不大。企业开发的模式仍然在今后的资源配置中使用。”

 

假设某地2019年建设指标为1GW,某企业A拥有当地项目开发权,地方政府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纳入当年盘子内的项目名单,如果A企业报价0.5元/千瓦时,而BCD等企业报价均在0.5元/千瓦时以下,且规模超过1GW,那么BCD等企业纳入当年建设目录,A企业下年继续竞价申报,但项目开发权不作废,仍属于A企业。

 

第二类项目:未确定投资主体的风电项目(含大型风电基地)。是指地方政府已组织完成风电开发前期工作的场址区域,已商请省级电网企业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的项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以承诺上网电价为重要条件,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公开选择项目投资主体。

 

这类项目是地方政府已经做好前期测风、选址,甚至风电并网消纳、外送等方案均已明确,这些项目毫无理由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来选取项目业主,按照低价中标等系列原则来选定项目开发商。此类项目类似于光伏领跑者计划确定投资主体,地方政府有能力、有意愿主导的项目不多,预计西北地区、或者配套特高压的项目采取此类模式确定运营主体。

 

二、风电压力测试:竞价上网下项目收益率仍具有吸引力

 

1、提发电利用小数、清理资源税费,对冲竞价带来收益下降

 

以往,影响风电行业经济效益的有两个不确定因素:发电利用小时数、资源费等收费。按照《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2018年度)》要求,风资源参与竞价分配有两个重要前提条件:电网接入消纳需要保障、无不合理附加收费。

 

具体而言,所有参与竞争配置的项目必须以电网企业投资建设接网及配套电网工程和落实消纳为前提条件,确保项目建成后达到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或弃风率不超过5%);地方政府不得以资源出让、企业援建和捐赠等名义变相向企业收费,增加项目投资经营成本;风电项目场址符合有关规划,不在收取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范围;如涉及耕地占用税和林草土地,税费标准应合规合理。

 

保证并网接入相当于解决了弃风限电问题,当前一些地区在不弃风限电的前提下已经可以实现平价上网;清理地方附加收费是在为行业减负,今年4月能源局已经下发《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两者的核心目的是发现风电的真实成本。

 

根据我们调研,西北某地5万千瓦风电装机违规收取资源费2000万元,收费名义是民生项目建设费,折合每千瓦400元。如果政策能够执行到位,对于风电行业而言是解决历史包袱的最佳契机。此外,采取竞争模式分配资源,对于地方政府主导的开发项目,路条交易将不复存在,北方地区项目相当于减少每千瓦300-400元的成本。

 

很明显,竞价上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收益,而提升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不合理税费提高项目收益,两者具有一定的对冲效应。

 

2、量化分析:二类资源区标杆电价下调30%,理想情景下项目收益仍在10%以上

 

我们以二类资源区某50mw项目为例,取发电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上网电价为标杆电价0.45元/千瓦,工程造价6500元/千瓦时。我们分别对四种不同情形,对项目的内部收益情况测算:

 

(1)情景假设一:不考虑风电消纳的进一步改善、资源费等成本下降,风电上网电价在标杆电价基础上,分别下降10%、15%、20%、25%、30%,项目内部收益率与0.45元/千瓦时的基准(15.53%)相比,分别下降2.16、3.26、4.38、5.52、6.68个百分点。即便上网电价下调30%,项目内部收益率仍在8.67%,项目净现值仍为正数(1481万元),仍在部分企业投资决策的范围内。

 

(2)情景假设二:如果考虑资源费、路条费下降,项目工程投资下降至6100元/千瓦,在上网电价同等下调幅度下,风电项目内部收益率IRR2有1%左右的提升。上网电价即便下调30%,项目内部收益仍在9.66%,在部分投资企业的盈利要求内。

 

(3)情景假设三:如果基于消纳条件的改善,发电利用小时数由3000小时上调10%至3300小时,不考虑工程投资下降,在电价下调过程中,内部收益水平顺势下行,但即便上网电价下调30%,项目内部收益率仍在10%以上,符合绝大多数企业的投资要求。

 

(4)情景假设四:如果同时考虑消纳条件改善,资源费、路条费等成本下降,在工程投资6100元/千瓦,发电利用小时数3300小时的假设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在电价下调30%时为11.35%,超过一般项目的收益水平。

 

不同情景假设下项目内部收益变化,非技术成本下降对冲竞价带来效益下降

2.jpg

 

由上述测算可以发现,基于发电利用小时数提升、工程造价下降,在上网电价下调的清醒下,对于二类资源区风电项目仍有较好的发电收益,风电项目的投资意愿预计仍会维持高位,风电装机增长的逻辑并没有改变。

 

3、风电平价上网压力测试

 

当前,风电标杆电价与燃煤标杆电价相比价差仍较高,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希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分摊竞价上网---平价上网带来的压力。

 

我们仍二类资源区为例,对风电项目平价上网做压力测试,取上网电价为燃煤标杆电价0.3035元/千瓦时,取工程造价6500元/千瓦,不考虑资源税费、路条费等减少。经济测算模型显示,当发电利用小时数为3000、3100小时,项目净现值为负值,项目不具备开发的经济条件;当发电利用小时数为3200小时,净现值为正值,内部收益率仍在8%以上;3300-3400小时,内部收益水平继续抬升。由此可见,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是风电平价上网的重要前提条件。

 

蒙东风电项目平价上网条件下收益率变化

 

1.jpg

 

 

三、分散式风电是行业新形态,不参与竞价获取资源


2018年是国内分散式风电启动元年,本次能源局明确“分散式风电项目可不参与竞争性配置,逐步纳入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范围。”

 

今年一季度国家能源局下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分散式风电并网标准、电价及补贴政策,文件是分散式风电项目启动的发号令,国内风电进入集中与分散式并重发展的新阶段,下半年分散式风电核准、并网预计将加速。

 

分散式风电不是舶来品,“本地平衡、就近消纳”是分散式风电最重要的特征,其试点、成长、扩张的路径与大型风电基地截然相反。从能源产业发展形态看,分散式风电是国内风电发展到一定规模、电力系统需要重新建立新秩序、开发企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政策引导行业建立新均衡的结果,参与市场交易将为分散式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拓展空间。

 

上述《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为分散式风电发展确定了基础。明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模式;明确分散式风电并网最高电压等级提高至110KV;简化审批流程,首次尝试“核准承诺制”,电网限时接入。预计在2019年竞价上网豁免期限内,分散式风电在2018、2019年核准开发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四、行业观点:风电仍维持高景气度,年内抢核准、加快并网


在竞价分配资源的政策要求下,纳入2018年的风电项目将加快核准,为2019、2020年并网做储备,2017、2018年已经核准、未并网的项目预计将加快并网进程,一来通过并网进一步锁定项目电价,一旦核准超过有效期,可能需要重新竞价;二来在配额制等约束下地方政府和企业有动力加快新能源发电产能的释放,开发商为保证未来装机规模仍有意圈占资源,先到先得、项目开工建设越早收益越能得到保障。

 

我们预计,下半年风电进入设备交付、项目施工、并网的旺季。在业自身经济回报的提升、行业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并网消纳改善持续等政策支持下,风电仍有望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行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风电补贴进一步延后、国家风电政策调整、风机设备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用电量增速下滑、风资源费等清理低于预期。

 

(作者为金融机构行业研究员)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