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吉林电科院:科技创新服务吉林新能源发展

  2018-03-20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吉林省新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规划的九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属资源较丰富级别,太阳能资源总体属于二类。但吉林省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供热机组占火电机组比例超过90%,缺少抽蓄、燃气等灵活快速调节电源。冬季供热期,电网调峰能力和新能源接纳空间严重不足。同时,近年来由于吉林省集中供暖面积的不断增加,供热机组开机方式和最小出力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吉林省严峻的新能源发展背景下,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国网吉林电科院”)以引领吉林省新能源发电并网与消纳为己任,为吉林省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1年,国网吉林电科院与中国电科院合作完成了国内首次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现场测试,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推动了国内风电机组并网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几年完成了23个风电场共3230兆瓦的风机和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性能测试、功率控制特性测试、电能质量测试等风电场入网检测工作,保证电网安全,促进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 

    2017年,为加强和规范省内光伏发电站涉网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光伏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关于并网发电站涉网安全相关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光伏发电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国网吉林电科院协助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了涉网光伏电站安全专项检查及设备核查工作,通过设备检查、资料调阅、现场询问等方式,走访了40余家光伏电站,共查出安全隐患问题400余项,确保了吉林电网和省内光伏发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扎青直流工程已于2017年底投产,旨在改善东北地区富余新能源的送出问题。为最大化扎青直流输送能力,送端电网的网架安全性尤为关键,吉林地区扎鲁特换流站近区风电机组需进行高电压穿越改造。国网吉林电科院积极配合国网公司推进风场高穿改造工作,根据风力发电企业需求开展高穿现场改造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 

    为促进新能源消纳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目标,国网吉林电科院凝聚多方力量,建设了吉林省风电并网研究技术及消纳能力研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现有主要研究设施5项,着力解  决吉林省风电并网及消纳能力研究技术研发领域中存在的科学和工程技术难题。 

    此外,国网吉林电科院积极开展清洁供暖工程,有效推进新能源的进一步消纳。 

    推广新能源清洁供暖技术,替代燃煤锅炉供热,不仅可有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而且对解决城镇供热等民生问题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国网吉林电科院在新能源科研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成果,依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网公司项目及多项公司项目,积极开展了火电灵活性改造和储能技术的研究工作,包括源―网联合调峰技术,重点解决电网低谷时调峰困难的实际问题,深度挖掘冬季供热机组在负荷低谷时调峰能力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容量空间等问题;储能系统及可控负荷应用技术,重点解决储能系统与蓄热示电锅炉等可控负荷联合优化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技术标准及运营模式等问题,投入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十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发表多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立足长远,国网吉林电科院建立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人才吸引和储备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化技术紧密结合、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坚持科研工作与企业、行业急需紧密结合,打造了包括源―网联合调峰技术研究团队、风电并网与检测技术研究团队、风电供热技术研究团队等多支高素质科研团队。 

    经过连续多年的聚力奋进,国网吉林电科院深入研究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应用示范及运营模式探索,重点开展清洁供暖、可控负荷、储能系统、负荷侧调峰等方面研究,有效提高风电利用小时数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提高新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国网吉林电科院与时俱进,未来将紧密围绕新能源并网与消纳等关键技术问题深入探索,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砥砺奋进,不断增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创新能力,肩负起吉林省新能源的发展重任,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者:国网吉林电科院技术中心副主任 李德鑫)

王怡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