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民投深耕“光伏+”精准扶贫新模式
正午时分驱车在辽阔的西北荒漠,一路上光照强烈,看似荒凉的戈壁滩,却是光伏发电的宝地。远处一块块光伏电板延展成一片蓝色的海洋,向人们展示着这里将成为西部地区的能源枢纽,也是中国民生投资有限公司光伏扶贫的重要一站。
2014年8月21日,中国民生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在上海举办了揭牌仪式。中民投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500亿元,投资涉及新能源、电力、电子商务、信息科技等领域,参股或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堪称“民企航母”。
在中民投未正式挂牌之前,公司就宣布未来要做到“三个依靠,三个结合”:即:依靠全国工商联、依靠股东、依靠核心团队,做到国家利益与投资人利益相结合、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公司的发展要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更多地关注民生和就业,关注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中民投在宁夏地区的光伏扶贫项目正是对这一宗旨的最好诠释。
在盐池县附近的惠安堡惠苑新村和冯记沟务工移民新村,中民投先期成立的光伏扶贫产业基金正在参与国家能源扶贫工程,为贫困地区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阳光下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与金黄色的玉米堆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丰收的景象。
据中民投副总裁孔林山透露,这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均由中民投掏钱和维护,村民不用操心,而且发出的电卖给电网后,电费收入全部补给村民,村民“靠太阳”就能每年收入三千元。他还进一步表示说:“中民投正携手吴忠市政府,在国家光伏扶贫指导政策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积极的‘光伏+’扶贫模式,中民投将帮助通过光伏扶贫的模式帮助盐池县3年内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以光伏扶贫,从而带动西部省份民生、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民投正在尝试的一条新路。
除了直接帮助农户建造太阳能电池板外,中民投还计划投资18.8亿元,在3年内为盐池县74个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每个贫困村每年将享受到20万元的电费收益,建成后20年可总计发放收益2.96亿元。目前中民投已经开展选址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首批选择了25个土地、接入等建设条件好的村庄率先实施,2016年3月开工建设,同年6月即可并网发电。
对光伏扶贫为贫困村带来的好处,作为前期试点的同心县深有体会。据同心县县长丁炜介绍,在乡村基层工作中,最难办的就是“空壳村”的工作,这些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庄,不仅集体凝聚力日渐消失,村民福利止步不前,而且即使想要做点什么改变,也往往因为没有资金步履维艰。“但如果村级扶贫电站能够建立起来,每年的电费就会给‘空壳村’带来稳定的集体收入。这不仅仅是扶贫工作,农村很多的工作都可以被盘活。”
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宁夏在光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却拥有着许多其他省份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在宁夏扶贫办主任董玲看来,光伏扶贫这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光伏扶贫工程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就业、改善农村用能条件,具有明显的经济带动作用。
2015年4月18日,中民投宁夏(盐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开工奠基仪式在宁夏盐池举行。该项目将在6万亩荒地上,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建设2000兆瓦规模光伏发电项目。建成之后,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
除光伏新能源领域,这一示范区还将涵盖现代新农村建设、绿色现代牧业养殖和绿色现代牧草种植等一揽子投资计划。“公司非常重视这些配套项目,一直强调要给当地农民带来实际利益。”中民新能宁夏分公司总经理范程回忆道,“现在宁夏各个层面的领导已经不再盯着电站项目了,天天关注这些配套项目。”同时,中民投还将启动防风固沙、土地盐碱中和等环境治理工作。
盐池是生产滩羊最好的地方。目前,中民投已经收购了当地一家滩羊饲料、加工、销售公司,也给当地农民发放了滩羊羊苗,同时让农民在电站底下的牧草放牧,只待养成后由中民投收购的公司回收销售。
中民投做的另外一项扶贫措施是给当地老百姓盖新房。“当地都是土坯房,有些贫困户的墙体甚至使用蛇皮袋子糊的,开始时当地农民根本不相信有人来给自己盖房子,后来看到新房的时候,一直在旁边流眼泪,就想着在家里能找到最好的东西送给你。”中民新能项目经理莫凡深有感触地说道。
高沙窝镇南梁村村民老孙不了解中民投到底有多大来头,但他知道中民投已经给他家盖了200平米的大瓦房,后面还有一个大羊圈,而羊圈的顶棚还架上了光伏板。“他们还告诉我,如果等电站建好了,我还可以去应聘当职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展望未来,老孙有些兴奋:“要真是那样,我就把羊卖了,安心当个工人。”
除宁夏外,中民投在河南鲁山县3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经开工建设,目前背孜乡盐店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经建设完成。
中民投在环京津冀贫困带也拓展光伏扶贫的新模式。2015年12月21日,由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和翔天农业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三方签订的“农光互补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该项目由三方强强合作,共同出资218亿元,流转土地2万亩,在阜平、涿州、灵寿等地打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模式。
项目规划建设20个香菇产业化标准园区、13000个光伏大棚,建设盆内产菇、棚顶光伏发电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立体开发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GW,生产香菇72万吨,产值83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脱贫致富,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智慧农业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
廖红兴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