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新闻 > 正文

内陆核电重启应注重循序渐进

  2015-10-21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0月15日,有媒体消息称,中国将在“十三五”计划期间以每年6到8座的速度新建核电站,到2030年将有110座核电站正式投产运行。很显然,如此多的核电站,仅靠沿海现有的厂址规划的来是完全不够的,要完成建造计划中这么多的核电站,重启内陆核电似乎是势在必然。然而,内陆核电站究竟该不该建,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在被争论,却从未得出过结论。

  说到内陆核电,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内陆核电是不得已的选择,没办法的办法,重启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批人认为,现有技术已经能为内陆核电的安全提供足够的保证,重启并不需要太过担心安全问题。也有人认为,核电不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除非到达“绝对安全”否则不应再开工建设。还有一部分人的态度则体现了“邻避效应”,他们认为,建不建不关他们的事,只要别建在他家附近他们就无所谓。

  内陆核电与国情

  在福岛核事故后,德国在两个月后宣布了2022年前关闭德国境内所有核电站,整个欧洲的核电行业也从那时起一直笼罩着一层阴影。有的人认为这正是核电未来没落的预兆,实则不然,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短期的国情现状比长远的大趋势更为重要。要是说核电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那火电更不是未来的趋势,为何数不清的国家地会区在化石燃料价格低廉的今天毅然奋不顾身投入火电呢?

  随着欧洲战后婴儿潮那一代的陆续退休,以德国为首的欧洲正在饱受着低生育率问题的困扰,为了维持国家生产必须的劳动力,欧洲国家们不得不通过接收中东难民的手段来补充劳动力,进而又引发了近期欧洲的难民潮问题。对于欧洲来说,日益低下的生育率造成的人口下降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而欧洲的能源需求并没有显著的提高。人口越来越少意味这人均土地的越来越多,这也给特别是光伏发电这样需要大面积土地的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条件,这才是欧洲敢于放弃核电的关键。

  相反,在中国,由于营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显著提高,计划生育并没有遏止住人口的不断攀升,人口在持续增多的同时迎来了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意味着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地价持续高昂的今天,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用电需求量大的地区,并没有足够的空间与资金来大规模地建设光伏发电。而中国的水电早已饱和,风电地热海洋均受限于地理条件无法大规模化。越来越大的个人用电需求与越来越严的环保标准,独一无二的国情让核电乃至内陆核电成为了满足人民能源需求的唯一出路。

  内陆核电与安全

  在内陆核电的争议上,最大的还是其安全性问题。其中争论最多的,当属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平衡上。

  曾经有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美国“911”事件发生,是因为世贸双子大楼并没有防范飞机撞击的能力。“911”事件为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大楼依旧不具备防范飞机撞击的能力,这是因为要让大楼有防范飞机撞击的强度的话成本过于高昂,而飞机撞大楼事件发生的概率又过于低下。“人走在路上都会有极低概率被雷劈中,每年全球都有上百人被雷劈死,但是没有人会为了这个而去在头上顶个避雷针。”

  核电的安全问题亦是如此。假如我们能将核电发生事故的概率控制到极低,那么它就不足为虑――尽管它“万一”发生事故,会引起相当大的灾难――因为“绝对安全”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尽可能把事故概率控制在最小。安全是条件,生产是目的;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需要安全。

  所以,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万一”,而在于是“千一”“万一”还是“千万一”“万万一”。我们造一座大楼,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结构稳定,其次再考虑它在发生火灾时是否有妥善的应对措施,这是常规的安全措施;若要考虑飞机撞击、核武器袭击这样万中无一的事情,那就没有一幢大楼能建起来了。事实上,在“911”事件中,世贸双子大楼的结构设计和火灾应对也为成功逃生的人争取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应对普通事故的基础安全保障措施一样对特殊事故有效。放到核电站上来说就是,成熟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周围地区常态化的事故应对演练、合理的逃生设计与完备的放射污染反扩散机制,远比把核电站建造得能够防范战术核武器更经济、更有操作性。

  当然,把现有的“千一”、“万一”的事故发生概率转化到“千万一”、“万万一”,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过程。核电技术的发展,应当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内陆核电的重启,至少应由是以三代技术为基础,不断改进为前提下,以较为安全的选址为试验田进行充分测试,之后再进行大规模推广。

  有消息称,对于内陆核电,目前高层的决策是相当明智的:“十三五”期间内陆核电并不会大规模开放建设。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高层在对于能源的迫切需求下,对于内陆核电依然相当谨慎。核电不应被妖魔化,其安全性也不应被轻视,安全与生产并重,才能让核能造福于社会。

  余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能建总经济师:电力投资建设的“

2020-12-31

章建华: 今后新能源发展基本不

2020-12-24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

2020-12-15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

2020-12-15

电规总院“双料”报告预测: 未

2020-08-03

热点排行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投入不足
  • · 北京未来5年新能源比重将增至8%
  • · 湖北随州“十三五”新能源投资将达140亿元
  • · 湖南省“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发布
  • · 国家发改委发布《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 全球可再生能源就业岗位达七百七十万个
  • · 全球首座“太阳主题”清洁能源展示中心落户北京
  • · 报告:2019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 · 新能源产业试水“互联网+”
推荐阅读
  • · 习近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
  • · 习近平的“中国承诺”,未来10年储能必将迎来大发展
  • · 千亿巨头 “风电第一股”面临退市! 从高光时刻,到坠入谷底
  • · 中广核新能源:新能源股纷纷私有化的启示
  • · 风电大基地进展几何?
  •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05,户用未定,2020年光伏电价征求意见稿出炉
  • ·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 吴宝英: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思考
  •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关键期 就地消纳利用是出路
  • · 最低0.65元/度,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竞价项目投标价出乎意料
  • · 罚款暴涨一倍!青海1月风电、光伏场站因新“两个细则”考核被“收缴”1714万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