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伏 > 正文

告别“草莽时代” 光伏谁主沉浮?

  2018-09-17 10:07:08    来源: 中国经营报微能源 
A- A+
电力18讯: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3年的光伏“双反”,再到今年的“5·31新政”,中国光伏产业几经沉浮,如今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那时候卖多晶硅比贩毒还挣钱。”李阳(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笑称。李阳已在光伏行业坚守了近10年,他口中的这个时代正是金融危机的前夜。彼时,中国光伏出现爆发式增长,在那个草莽时代,群雄逐鹿,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巨头开始崛起。后来,在金融危机、“双反”的冲击下,“大佬” 们相继倒下。
   
转战国内市场后,中国光伏再次迎来“春天”。自2013年起,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如今,意在控规模、降补贴的光伏“5·31新政”,似乎给这个高速增长的新能源产业注入了镇静剂。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光伏行业的发展已经趋于理性。在增长“急刹车”后,降低成本、摆脱补贴依赖是大势所趋,历经这些发展阵痛后,光伏产业才能真正自强。
   
 
群雄并起
   
早在1958年,中国便对太阳能电池展开研究与开发,在1971年,太阳能光伏电池首次被成功地应用到东方红二号卫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才开始逐步发展。此后,天合光能、无锡尚德、英利等光伏明星企业相继成立。
   
1998 年,国家拟建成第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的消息传出,这让复员并已开办了化妆品店的苗连生心中窃喜。当时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令不少人对这一新能源项目望而却步。苗连生却选择逆势而上,争取到了上述项目,并在1998年创建了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国内光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与此同时,各地方开始建立一些组件封装厂,太阳能电池的实际生产量与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其中,施正荣的无锡尚德于2002 年底建成了10MW 的多晶硅电池生产线,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纷纷成立,使光伏产品的生产能力在这一年内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
   
随着2004年德国的《上网电价法》出台后,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态势,2005 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产量达到了50MW,比2003 年的12MW增长了318%,到2008年产量一度达到2589MW。在这一段时间中,欧洲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的供货能力,尤其是高纯多晶硅产业环节的产能扩张速度无法满足市场增长的需求。
   
记者获悉,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每吨高纯硅的现货市场价格达到300万~400万美元。
   
李阳笑称,“那时候卖多晶硅比贩毒还挣钱,当每吨多晶硅的价格达到300万美元的时候,成本才几十万美元,利润达到了5倍以上。”
   
在高利诱惑下,多晶硅成了许多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彼时,“拥硅为王”成为业间名言,似乎谁拥有了多晶硅,谁就能吸引到大量的投资。这一度缔造了施正荣、彭小峰等多位新能源首富。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包括尚德电力、昱辉太阳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数家光伏企业在美股上市。
   
 
巨头陨落
   
但好景不长,2008年10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为光伏行业敲响了警钟,很多中国光伏企业受到冲击,并打破了“拥硅为王”的财富神话。
   
比如,2006年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时,无锡尚德与多家公司签订了近70亿美元的多晶硅供货合同。金融危机后,多晶硅价格由2008年初的每公斤约428美元跌至约120美元。本以为稳坐钓鱼台的无锡尚德,最后却沦为危机“买单者”。
   
李阳对记者表示,当时国内的光伏企业大量预期购买多晶硅,但是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企业吃进的高价原料开始贬值,在高价库存下,企业只要一开工就会亏损。
   
但是,李阳说道:“在这个阶段,国内的光伏企业认为光伏市场仍然可以做,欧洲国家光伏补贴上网电价没有及时下调,客户仍有极强的安装意愿,只是银行体系出现问题,使得资金链中断而无法实施电站建设。金融危机导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整个产业链的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这在补贴没有下调的情况下,欧洲的电站安装者及中间商存在巨大利润空间。
   
因此,金融危机不但没有把国内的光伏企业敲醒,反而刺激它们野蛮生长。德国光伏杂志 《Photon International》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光伏2010年产出规模为13.01GW,比2009年的4.75GW增长了173%,占当年全球光伏组件总出货量27.2GW的47.8%。
   
当整个产业沉浸在“扩张”的狂欢中时,“寒冬”也悄然而至。
   
2011年,美国、欧洲等地相继对我国展开“双反”调查,导致了市场快速萎缩。光伏行业在一阵喧嚣过后陷入一片死寂,无锡尚德、赛维LDK等昔日的明星企业也应声倒下。
   
今年8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将结束自2013年起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中欧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P)将在9月3日午夜正式结束。
   
历经5年,欧盟“双反”一度让中国光伏产业受挫。李阳告诉记者,“两头在外”、对国际市场的高依赖是当时光伏产业的症结所在。国内对光伏各部件的制造原料 90%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制造出来的光伏产品 90%以上销往海外。在“双反”的波及下,许多中小企业因此倒闭,而扩张脚步过快的大型企业,产能无法释放,相继走到了破产、重组的边缘。
   
 
整合加速
   
随着2016年11月《巴黎协定》的生效,光伏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自2013年起,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


   
但随着“5·31新政”的下发,一度备受资本市场热捧的光伏产业变得略显冷清,关于光伏企业减产、降价、欠薪、裁员甚至破产等消息不断涌现。新政似乎成了上述矛盾集中爆发的催化剂,甚至有人因此断言“光伏将死”,似乎光伏梦回2012年那个“寒冬”。
   
李阳对记者表示,不同于之前国内光伏企业最开始只集中在欧洲市场,现在全球各新兴市场为主的遍地开花局面继续扩大,此前一些小的市场也在呈星火燎原之势,越南等东南亚新兴市场逐步成为国内光伏企业的新战场。
   
同时,光伏企业似乎在以其亮丽的业绩回击唱衰光伏企业的言论。
   
其中,国内单晶龙头隆基股份(601012.SH)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2亿元,同比增长59.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5.73%,实现综合毛利率22.62%。另外,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的晶科能源(纽交所代码:JKS)在今年上半年也实现营业收入约60.6亿元,环比增加32.7%,净利润达到约1亿元,环比增加2653%。但也应该注意到,由于组件平均售价和销售数量的下滑,该公司的毛利率相较一季度14.4%下滑了2.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业绩表现尚可,但诸如力诺电力(NEEQ:872805)、科陆电子(002121.SZ)等部分企业业绩却出现了下滑。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5·31新政”于今年6月1日发布,企业在上半年的相关业务已经完成,所以新政带来的影响在上半年体现的并不明显,预计其影响在三四季度将会逐步体现。
   
隆基股份方面表示,“5·31新政”加速了国内光伏行业从注重发展规模,逐步转向重视产品和新技术发展方向演化,很大程度影响2018年下半年中国光伏电站装机量需求,进一步加剧光伏市场化竞争,淘汰制造端落后产能,加速平价上网进程,从长期来看,行业整合将加速,使得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在李阳看来,行业经历过井喷后,必然会遭遇瓶颈。暴利、供不应求、门槛低,在这样的简单理解之下,导致大量的人开始盲目跟风投入到光伏行业中,其中不乏抱着挣一把就跑的人,行业如鲠在喉。但在经历这次整合后,行业发展会更加顺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

2020-05-06

指导电价下调7-8分,2020年光伏

2020-02-22

1.5GW领跑者中标汇总,中广核、

2019-09-13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

2019-06-18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

2019-06-13

热点排行
  • · 印度计划今年分配10GW太阳能
  • · 陕西柞水农民用上洁净的能源
  • · 苹果在华连推环保项目 汉能等光伏股或迎来爆发
  • · 夏普再陷巨亏缘于执着液晶业务
  • · 原来山西是这样进行光伏扶贫的!
  • · 净计量改革有望提振巴西的屋顶太阳能
  • · 《内蒙古自治区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实施办法》印发
  • · 聚光光伏日渐凸显的竞争优势
  • · 两部委正研究上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
  • · 投融资问题已不再是光伏的主要障碍
推荐阅读
  • ·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降坐等死,降了可能死
  • ·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项目被催缴巨额土地使用税
  • ·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机5.2GW,哪些省份最多?
  • · 超过15GW的存量光伏电站,是否应该参与2019年竞价补贴?
  • · 隆基净利润下降10亿、中环利润增长逾7成,谁占领了单晶风口?
  • · 别比惨!光伏新增装机44.43GW再超预期 有那么惨吗?
  • · 西北光伏市场分析: 七大经验、四大问题、五大原因、破解弃光三大举措
  • · 光伏产业2019年度展望:全球需求130GW,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
  • · 11省被废止4.78GW光伏指标一览表
  • · 有人高兴有人哭 9家光伏制造企业入围23家撤销,工信部公示第七批光伏制造企业名单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