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技术领跑基地谁是大赢家?参与投票预测吧
本周四,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公告了上饶、铜川、长治三个光伏技术领跑基地参与竞争优选企业名单,三个基地报名企业数量分别为上饶11家,铜川22家,长治18家。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协鑫集成、正泰新能源、中来股份、晶澳太阳能、东方日升、腾晖光伏、天合光能、特变电工、天津中环等设备制造企业纷纷参与了竞争优选。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梳理发现:与应用领跑项目不同,技术领跑基地的优选标准取消了应用领跑项目中竞争最激烈、也最具焦点的选项,即上网电价占35分的选项。同时,参与竞争优选的企业业绩水平的分值也由20分降低到10分,两项匀出的45分分别给了技术与产业先进性25分和技术方案10分,强化了技术方案和技术与产业的先进性的分值权重。 其中红色标注地区为技术领跑基地 国家有关部门在推进技术进步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没有了低电价束缚,终于可以让设备企业放开手脚,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科学的方案。上海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助理池钊伟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光伏+ 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基地技术交流会”表示,作为三批领跑者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第三批应用领跑项目把行业内各种技术几乎发挥到极致,非常期待首批技术领跑基地出现的行业黑马和最新的技术。 单晶双面组件成应用基地主流 业内普遍认为,应用领跑的意义在于通过为已实现批量制造且在市场上处于技术领先水平的光伏产品提供市场支持,以加速市场应用推广、整体产业水平提升和发电成本下降,提高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从已经公开的应用领跑项目采用的技术不难看出,这个目的已经远超预期,低电价竞争造成的经济损失驱使投资商选用高效组件来平衡电价收益。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从中标结果分析发现,单晶已成为领跑者项目的主流产品,单晶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均在18.7%以上,与本期应用领跑基地设置的17.8%的门槛高出0.9个百分点,远超行业预期。同时,单、多晶比例6.5:1的数字也充分说明了一切。 第三批光伏应用领跑技术路线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10个应用领跑基地,单晶技术路线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P型单晶双面组件应用最为广泛。在所有组件需求量中占比超80%,如果加上兼容单、多晶技术的组件,这个数据将会更高。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单晶组件中,双面组件占比超60%,该数据一方面反映出双面技术在招标环节中的加分优势,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未来的市场走向,同时也令此前业内对双面技术的质疑化为浮云。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计,在领跑者对行业的影响和带动下,单晶PERC等高效组件的市场增持与降价将大大冲击一般单、多晶及其它产品的市场,光伏组件市场将面临大规模洗牌。 对此,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旭辉分析说,“单晶PERC技术兼具高效率与低成本优势,升级为双面技术后是最具性价比的光伏组件。”该观点得到广东爱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达能的认同,他认为,P型双面组件的正、背面可同时发电,发电量增益在5%-25%左右;成本优势显著,与单面电池相差不大;技术成熟,完善的产业链优势。采用单玻双面、双玻双面组件是快速降低度电成本的不二之选。 N型单晶双面组件也是在第三批应用领跑中使用较多的组件类型。白城、海兴、宝应、泗洪和大同都采用了此项技术。N型双面组件无初始光衰,背面发电增益略高于P型双面组件,虽然成本略高,但考虑到技术领跑并不会竞标电价因此也可能得到应用。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分析认为,从参与竞争优选的企业看,单晶双面组件已经成为第三批技术领跑基地的必选技术,无论是P型还是N型,都有相应的企业代表参与。主打P型双面组件的隆基绿能、晶澳和主打N型PERT双面组件的中来股份、英利能源等企业一旦成功入选,其主推的技术路线必然成为技术领跑项目的必然之选。 复合技术路线将成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实施和2017年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即国能发新能[2017]54号),之所以首次增加技术领跑基地本意是:冀望通过给光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可推广应用但尚未批量制造的前沿技术和突破性技术产品提供试验示范和依托工程,以加速科技研发成果应用转化,带动和引领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但也有业内人士质疑:由于应用领跑基地上网电价占的分值较高,很多企业为了能竞争到项目,在优选项目的技术、方案等方面已经竭尽全力,所采用的技术基本与技术领跑项目要求的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应分别达到18%和18.9%以上相差无几,那么技术领跑基地还会有新技术吗?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分析:如果仅采用单一的技术可能不足以体现技术领跑的先进性,因此,多技术复合或许成为技术领跑的新趋势。由此不得不提MWT、黑硅、叠瓦等技术或将借技术领跑项目的推进取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据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介绍:“伴随光伏标杆电价调整后,为了获得较高的项目收益,整个光伏市场对高效、超高效组件的需求将明显增强,甚至成为市场的‘刚需’。而在众多高效技术中,双面HJT超高效组件无疑是促进度电成本下降的上佳解决方案。晋能科技技术总监李高非表示,目前该公司HJT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3.27%,量产最高效率可达24.04%,在未使用半片、MBB等组件提效技术前提下,量产60片单面组件最高功率达到331.23W,组件双面性达89.61%,并有望在2018年年底实现24%的电池量产平均效率。 MWT,又称金属穿透缠绕技术,始于1998年,主要是利用激光开孔等技术将正面主栅线引至背部,以减少正面遮挡,把5%—6%的遮光面积降低到2%—3%之间,同时节省银浆的使用。由于其具备很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各种单面的电池技术技术叠加使用,使组件效率有一档以上提升。 黑硅技术与多晶发展关系密切,PERC、MBB、切半等都能与之相得益彰,作为拯救多晶命运的载体,目前黑硅+PERC+MBB量产效率20.8%,已经迈进了技术领跑对多晶设计的入门门槛。 叠瓦与N型双面组件复合使用,可将60片单面组件的效率提高到330W以上,不久之前,东方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宣布将引入SunPower的叠瓦组件封装技术,建置21条、共5GW的叠瓦组件生产线。绿能智库认为这是有计划针对未来的技术领跑的市场需求,提前做好的生产布局。 方案设计将综合考虑整体先进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强调,与应用领跑者不同,技术领跑在技术方案先进性和技术与产业的先进性上会重点考量,参与应用领跑基地竞争优选的企业更多的是考虑在满足门槛资格的前提下,做到综合成本最低。而参与技术领跑竞争优选的企业并不会把成本最低放在首位,而是要把技术先进性和预期的市场竞争力放在首位。 正因如此,技术领跑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会综合考虑方案整体上的先进性,正如木桶理论一样,最终木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综合的电站设计需要考虑的是电池板的效率与支架的先进技术和逆变器选择的匹配程度,包括后期的智能化运维等一系列的综合结果。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分析认为:1500V系统对项目的经济性提升有很大的作用,技术领跑领域,参与企业可能有部分项目会选择该系统。该系统中每串可连接更多的组件,可增加50%的组串长度。每条串联支路的组件数量增加,至逆变器的直流线缆使用量减少,汇流箱的数量也可相应减小,系统损耗降低,效率提升,安装维护工作量减少,降低运维成本。但1500V系统也有自身劣势,电压提高到1500V,对断路器、熔断器、防雷器及开关电源等器件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更高的耐压性和可靠性,需要更好的防雷击措施,相应器件的价格也会提高。 在逆变器选用方面,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测,组串式逆变器可能成主流。上饶、铜川和长治三个技术领跑基地分别为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山地光伏,其地形结构均较为复杂。而一致性比较差的长治地区,采用组串式逆变器的可能性更大,上饶和铜川不排除使用集散式或者集中式逆变器。 在支架选择方面,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预测,在平坦地形适度选择平单轴跟踪支架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从跟踪支架所投入的成本和提升发电效率看,固定支架的成本最低,只有0.4-0.5元/W,双轴跟踪成本最高,约为1.8-2.5元/W,斜单轴跟踪和平单轴跟踪支架的投资成本近似,斜单轴略高,但是在北纬40度左右,斜单轴和双轴跟踪占地面积几乎是成倍增加的,而平单轴跟踪占地面积只是略有增加,对于集中式光伏电站来说,占地面积是在设计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与提升的发电量相比,实际安装的电池板数量更有吸引力。 综上所述,双面组件+固定/平单轴跟踪支架+组串式逆变器,更有可能被技术领跑基地选用,但三个技术领跑基地依然要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形式的领跑基地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
-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
2020-05-06
- 指导电价下调7-8分,2020年光伏
2020-02-22
- 1.5GW领跑者中标汇总,中广核、
2019-09-13
-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
2019-06-18
-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
2019-06-13
- ·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不降坐等死,降了可能死
- · 不堪重负——海兴多个光伏领跑项目被催缴巨额土地使用税
- · 同比上年巨幅下降!一季度光伏装机5.2GW,哪些省份最多?
- · 超过15GW的存量光伏电站,是否应该参与2019年竞价补贴?
- · 隆基净利润下降10亿、中环利润增长逾7成,谁占领了单晶风口?
- · 别比惨!光伏新增装机44.43GW再超预期 有那么惨吗?
- · 西北光伏市场分析: 七大经验、四大问题、五大原因、破解弃光三大举措
- · 光伏产业2019年度展望:全球需求130GW,我们身处最好的时代
- · 11省被废止4.78GW光伏指标一览表
- · 有人高兴有人哭 9家光伏制造企业入围23家撤销,工信部公示第七批光伏制造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