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润光伏董事长李延人辞职:海润还能否起死回生?
6月6日,正处于暂停上市阶段的*ST海润(600401)发布关于董事长李延人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李延人因个人原因,向海润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战略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李延人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李延人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从2月6日起,海润光伏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一直处于停牌状态。据5月5日其披露的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显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行业为光伏发电及制造设备,标的资产可能包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光伏100%股权以及国内外相关光伏电站资产项目等。 然而,5月23日,海润光伏发布公告称,由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现公司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8年5月29日起暂停上市。 至此,*ST海润成为了A股上市光伏企业被实施暂停上市的第—股!如今,公司最高领导人又辞任,海润危机雪上加霜。面对深重危机,海润将如何起死回生?海润的重生之路在何处? 波折丛生:三年内轮番换帅 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和生产为主营业务,晶体硅一体化产能曾位居全球第七、国内前三。海润光伏成立以来,赶上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好年景。 然而,头顶中国光伏之父创立、新能源太阳能行业龙头、高增长等光环登陆A股的海润光伏,这些年发展却遭遇重重危机,一路波折不断。 2010年,是海润光伏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海润光伏引进了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化早期的推动者、被业内誉为“中国光伏教父”的杨怀进,在这之后杨怀进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之后不久在2011年借壳上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杨怀进“广泛撒网”投入了大量资金去布局下游电站项目,与多地政府达成光伏电站投资战略合作协议。他坚持认为一体化建设光伏电站是企业的出路。然而,光伏电站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民营企业并不具有优势。海润光伏投资电站导致现金流持续紧张。 2013、2014年连续两年亏损后,2015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为负。为了使海润光伏尽快扭转经营困境,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重要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怀进结识孟广宝,后者表示可以为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出力。 2016年4月,海润光伏董事长易人,尚未实际注资海润光伏的孟广宝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并在两个月后接任总裁。然而,孟广宝在担任海润光伏高管后,在引入战略投资事项迟迟未能落地的情况下,通过大额股权转让交易、购销业务和资金往来等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将资金投入到与主业无关的房地产中。 为了维护股东利益,海润光伏独立董事徐小平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罢免董事长孟广宝。2016年7月20日,孟广宝在辞职的同时声明,在任职董事长期间,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不存在利用职务便利向其他公司输送利益的情况。 半年后,2017年1月24日,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徐湘华先生因个人原因,也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所担任的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及其他一切职务。 2017年7月12日,原本早已辞去董事长职务的75岁李延人再度被选为海润光伏董事长,邱新被聘为公司总裁。这意味着海润光伏主要管理层回归到孟广宝任职之前。 而如今,李延人再次辞去公司董事长、战略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海润再次陷入无人管控的局面。 复牌上市:重生之路在哪里? 一度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之一的海润光伏,堪称中国光伏产业的时运不济者。成立于中国光伏产业集中爆发的2004年,却没有与尚德、赛维LDK、晶澳、英利等众多光伏巨头一同崛起;熬过了光伏产业的寒冬,却又无法与晶科、天合等新贵一起分享国内市场的巨大机遇。 今年的*ST海润似乎更加不顺,先是股票停牌,再是5月14日爆出海润璜塘基地落寞关闭工厂,然后被证监会决定暂停上市,紧接着李延人董事长再次辞任。一次次接踵而来的危机,将海润压的喘不过来气。 其实,在此之前,*ST海润就曾因业绩太差面临过退市的风险。2015年2月16日,停牌自查多日的海润光伏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2015年底,在经历了两年的亏损后,已被“戴帽”的海润光伏遇到了新的困境——因无法在2015年12月10日前向联合光伏交付已完成收购协议的电站,而面临巨额赔偿。如果连续第三年亏损,海润将被退市。 所幸,2016年4月22日,*ST海润披露年报称实现了扭亏为盈。4月29日,上交所同意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将于5月3日停牌一天,5月4日起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将从“*ST海润”变更为“海润光伏”,股票代码不变。 时隔两年,如今*ST海润股票再度被“披星戴帽”,面临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以海润目前的情况来看,恢复上市的难度并不小。 再加上,531新政后,整个光伏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过程必然会很残酷,大的品牌企业可能可以挺过寒冬,小的品牌可能就此在江湖上消失,整个光伏产业很可能会掀起一场残酷血腥的洗牌。海润在“内忧”四顾不暇的同时,是否又能在挺过“外患”难关? 被暂停上市,海润被判了死缓。暂停上市与“退市”不同,只是阶段性暂停股票和债券交易,企业有一定的自救期限。这个期间,企业如果成功拜托危机,是可以重新上市的。 *ST海润要实现重生,首先要靠自身实力的增强,加强自身业务的发展,提升业绩摆脱亏损局面。另外,*ST海润还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来改变命运,但这一方法存在很大风险,投资者可能帮助企业重获新生,也可能会借此机会吞并企业,最终又一次演变为引狼入室。 如今,海润能不能起死回生,还面临太多不确定性。但不管怎样,留给海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家曾经的明星企业就此沉沦,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 天合光能2019年出货超过10GW
2020-02-22
- 未来七年,逆变器市场份额预测
2019-02-24
- 向日葵的黄昏
2019-02-24
- 2018年全球电池产能、组件出货
2019-01-22
- EnergyTrend:2018年低谷不低,201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