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热 > 正文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高熵合金基高温太阳能吸收涂层研究获系列进展

  2021-10-14 13:35:1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高熵合金通常被定义为含有5个以上主元素的固溶体,且每个元素的摩尔比为5~35%。作为合金材料界的新秀,它的问世打破了传统合金设计理念。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在很多领域均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期,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传来消息:高祥虎副研究员、刘刚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组分调控、构型熵优化和结构设计,成功制备了系列高熵合金基高温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由红外反射层铝、高熵合金氮化物、高熵合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成的彩色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其吸收率可达93.5%,发射率低于10%。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20,209,110444)、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2020,217,110709)上。


研究人员发现单层的高熵合金氮化物陶瓷也具有良好的本征吸收特性,因此,制备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涂层。他们以高熵合金氮化物作为吸收层,SiO₂或Si₃N₄作为减反射层,得到的涂层吸收率可达92.8%,发射率低于7%,并可在650℃的真空条件下稳定300小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21,9,6413-6422)、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21,13,16987-16996)、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2021,4,8801–8809)上。


图1光学模拟结合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为进一步提升涂层吸收能力,研究人员选用不锈钢作为基底,低氮含量高熵合金薄膜作为主吸收层,高氮含量高熵合金薄膜作为消光干涉层,SiO₂、Si₃N₄、Al₂O₃作为减反射层,形成了从基底到表面光学常数逐渐递减的结构(图1)。通过光学设计软件(CODE)进行优化,利用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提高了制备效率。涂层吸收率可达96%,热发射率被抑制到低于10%。研究人员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研究了涂层光吸收机制。通过长期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熵合金氮化物吸收涂层在600℃真空条件下,退火168小时后依旧保持良好的光学性能。计算了涂层在不同工作温度和聚光比的光热转化效率,当工作温度为550℃、聚光比为100时,涂层的光热转化效率能达到90.1%。相比近期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研究工作,该涂层显示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和热稳定性(图2)。


图2光谱选择性吸收机制和热稳定性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将吸收涂层沉积在不同基底材料上,制备的涂层依然保持优异的光学性能,并在铝箔上实现了涂层的大规模制备。通过对不同入射角的吸收谱图研究发现,吸收涂层在入射光角度为0-60°的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吸收率。研究人员模拟太阳光对吸收器表面进行照射,在太阳光照射下,涂层表面的温度超过100℃,表明该材料在界面水蒸发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21 9,21270-21280)、Solar RRL(2021,5,2000790)、Journal of Materiomics(2021,7,460-469(invited))上。


上述工作开发了兼具优异光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高温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拓展了高熵合金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功能应用。何成玉博士生为上述论文第一作者。


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青促会(2018455)、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区域重点项目(KFJ-STS-QYZD-139)和甘肃省重大科技项目(20ZD7GF011)的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诸多国企积极储备光热项目 先

2019-02-02

全球其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

2019-01-27

全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规划

2019-01-24

西北院袁亚洲详解敦煌4.2GW光

2019-01-08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

2019-01-05

热点排行
  • · 哈唯热泵热水器宏大潜力市场锁定乡村
  • · 广州首个家庭光伏电站迟迟拿不到补贴 居民投资热情冷去
  • · 亿利注资甘肃光热发电公司10亿
  • · 2019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峰会召开
  • · 孙正义认为下个光伏热门市场是印度
  • · 光伏竞价机制基本明确,后续光热示范项目走竞价路线是否可行?
  • · 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大幕将启
  • · 我国将打造西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
  • · 采用液态钠为传热介质 光热发电LCOE有望低于50美元/MWh?
  • · 南非100MW Kathu槽式光热电站举行正式投运仪式
推荐阅读
  • ·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析
  • · 2018全球光热装机大爆发,新建成光热装机预超1GW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