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热 > 正文

教育部建设高校碳中和创新平台,多管齐下为“双碳”再添猛料

  2021-08-06 16:17: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历经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社会大步向前,经济迅猛发展。然而,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是全球气温骤升。相比工业革命前,现在的全球平均气温已升高1.1℃。臭氧层破裂、冰川消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等多个问题成为人类共同问题。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我国首次提出“30·60”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到2021年全国两会,不到一年,“碳中和”从一个陌生的专业词语成为高频热词。


近日,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碳中和和科技创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提到教育部将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建设,布局一批技术研究的科研、教学、数字化资源平台,打造创新人才教学科研基地。这项举措为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再添猛料。


碳中和是一场关于新学科、新技术、新思维、新市场的赛跑。在“双碳”提出之时,我国严控能源用度、大力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绿色产业,并在高校科研、技术企业、居民生活方面排局列阵,落子有章。


高校科研平台相继建立推动专业人才建设


本次出台的计划将目标分为“近期”“中期”“远期”,并明确了七项主要举措。举措中包括开展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行动、碳中和人才培养提质行动、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行动、、碳中和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碳中和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碳中和国际合作交流行动,以及碳中和战略研究创新行动。


践行七项举措,有利于实现计划的近期目标即突破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快中期目标的步伐即在5~10年间,建成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向远期目标靠近即建成一批世界碳中和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打造一批碳中和原始创新高地,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这并非教育部第一次在高校中设立科研平台。今年5月9日,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榆林市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并成立了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同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旨在促进碳中和技术。7月9日,福建师范大学成立福建省碳中和研究院。7月12日,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挂牌成立。7月16日,辽宁碳中和创新研究院揭牌。高校设立科研平台是推进技术进步,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对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革命进行中仪器仪表企业造先机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利用煤炭、化石能源获得电、热。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成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高耗能能源使用率垂直降低,可再生清洁能源登上舞台。


煤炭发电转向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能、水能强势崛起。且近十年,我国绿色低碳技术重要突破,光伏、光热、风电等清洁绿色能源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在形成。


除能源行业外,电力也是“能耗大户”。我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大中城市空调用电占夏季用电高峰的60%。鉴于此,清华大学和格力电器合力研发“零碳源”技术,空调可节能85.7%。2050年前,该技术有可能实现全球碳减排放量达1000亿吨,相当于1160亿棵树100年的碳汇量,加快推广低碳应用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环境监测是碳中和的重要探手。相关仪器仪表企业乘时乘势,响应“双碳”目标,积极研发、生产碳监测仪器。如聚光科技积极布局基于CEMS等自动监测为基础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利用监测仪器计算的方法采集实时监测数据,建立微尺度空气质量模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再如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二十年来,设备不断更新升级,逐渐形成天地空三维碳排放量监测网络。该站点可监测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并将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耦合到计算机的模拟计算中,推算出碳排放时间、地点、排放量等数据,为碳中和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无论是监测二氧化碳排放,还是控制碳排放量,一方面需要大力推举新兴能源,另一方面相关环境监测企业还需将研发放在重要位置,环境监测仪器大有可为。


节能减排低碳从城市生活开始


减少碳排放量不仅从能源行业、制造业入手,城市居民生活需要重点关注。垃圾分类政策多省份推行,减少垃圾填埋,做好垃圾分类,建立“无废”城市;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油气车变为电力汽车,奶茶塑料变可降解纸管,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修复自然生态。


“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生态、能源共赢。未来,全社会将继续加大低碳系统研究和建设,形成自上而下一股力量,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诸多国企积极储备光热项目 先

2019-02-02

全球其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

2019-01-27

全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规划

2019-01-24

西北院袁亚洲详解敦煌4.2GW光

2019-01-08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

2019-01-05

热点排行
  • · 哈唯热泵热水器宏大潜力市场锁定乡村
  • · 广州首个家庭光伏电站迟迟拿不到补贴 居民投资热情冷去
  • · 亿利注资甘肃光热发电公司10亿
  • · 2019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峰会召开
  • · 孙正义认为下个光伏热门市场是印度
  • · 光伏竞价机制基本明确,后续光热示范项目走竞价路线是否可行?
  • · 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大幕将启
  • · 我国将打造西部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
  • · 采用液态钠为传热介质 光热发电LCOE有望低于50美元/MWh?
  • · 南非100MW Kathu槽式光热电站举行正式投运仪式
推荐阅读
  • ·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析
  • · 2018全球光热装机大爆发,新建成光热装机预超1GW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