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光热 > 正文

全球光热发电市场路在何方?解码需要哪些利器?

  2018-06-26 23:21:49    来源:CSPPLAZA 
A- A+
电力18讯:

 6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热电站大会暨CSPPLAZA2018年会上,围绕“全球各大光热市场发展的变与不变”这一主题展开了小组对话,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高级代表Simon Benmarraze先生主持了本轮对话。


受邀参加本轮对话的嘉宾有:

 

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  王志峰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孙锐

摩洛哥可持续能源署MASEN高级代表  Adil Bouabdallah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建祥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黄文博

BrightSourc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黄芸

 

 


下面刊出的是本轮对话的全部内容(注:本文根据速记和录音资料整理,未经对话嘉宾、主持人审阅,可能存在纰漏,仅供参考)。

 

 

Simon Benmarraze:大家好,非常荣幸主持今天的研讨会,今天的对话是关于全球范围内光热市场的发展,我们会讲讲支持光热发电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光热发电政策、技术和创新以及投资方面的发展状况。中国光热产业的发展对当前和未来全球光热市场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近年以来,新兴市场如摩洛哥、非洲、澳大利亚、阿联酋和拉丁美洲等也在布局光热。


我想请各位谈谈你们的观点,比如商业化光热电站建设的驱动力,如何削减成本,如何创新,有哪些关键步骤,如何向前推进光热市场?首先是关于近来世界范围内光热发电政策、技术和投资方面的发展。


黄芸:大家好,我叫黄芸,是美国亮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也兼上海电气亮源光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天很高兴,谢谢主办方请我作为嘉宾。对刚才主持人说的问题,我想就投资和技术怎样影响光热市场的开发谈一下我的观点。


最近,我们的合资公司和上海电气一起中标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迪拜700兆瓦项目,对此我感到很荣幸,我们公司作为塔式技术的供应方进入这个项目,进入的时候有亮源的带动,这意味着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是有国内国际玩家的合作与配合。


对中国公司来说,进入国际市场最重要的是人才,他们一定要适应国际市场。中国公司走出去也要熟悉和了解国际规则,这是很重要的。


在投标的过程中,两家公司紧密合作,这样才能成功。我们也参考了其它中外合资的项目案例,比如摩洛哥等,吸取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了成功合作的模式。


对国内市场,我认为还有一些真正的玩家没有进入,如五大电力必须进入。对于国内的示范项目而言,由于五大电力对电价的担心,没有学会很好地规避风险。我们的行业要发展起来,需要政府政策送温暖。刚才也听很多嘉宾在说,电价退坡会发生,但我希望退坡电价的政策一定要减缓,等真正看到国企五大电力能够进入市场才能谈这个问题,而今天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如何跟上国际市场的开发节奏,我希望政府及行业内朋友一定要呼吁这个课题,要讲真话,这是我对这个话题的回应。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您很有价值的评价以及您的意见。我想问Adil Bouabdallah,您的观点,关于摩洛哥可再生能源署光热市场开发成功的关键元素,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Adil Bouabdallah:非常感谢!关于摩洛哥成功的案例,我要讲三个要点:政策、技术和投资。对摩洛哥来说,光热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是政策,因为摩洛哥有一个完整的、实实在在的法律框架和政府的支持,从国家层面上有很高的承诺和支持,帮助我们削减了成本和风险,帮助摩洛哥实现更好的上网电价、发电成本更低。


技术方面,我们从最近几个项目中学到了一些教训,促使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在此鼓励其它国家来追随我们的步伐。摩洛哥光热项目的开发有一些新的概念,为未来项目开发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借鉴,其中最有价值的经验在Noor1、Noor2和Noor3光热项目中都得到了移植和复制。


我们实现了很好的上网电价、发电成本也削减到了一定程度,在未来会更加有竞争力。目前,摩洛哥能源署在开发新的项目,关于新的招标我们会很快发布出来,希望可以进一步支持光热项目的发展。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Adil Bouabdallah的精彩发言,问一下金总,您参与了一些光热电站的工作,做了许多工作,我想了解一下您的观点,看看中国的光热产业会怎样影响未来的项目,以及全球其它项目?


金建祥:非常感谢,最近一两年国际国内光热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国外而言,摩洛哥、澳大利亚、智利以及中东的迪拜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规模越来越大、电价越来越低。


国内的起伏很大,从两年前光热人的热血沸腾,到今天能够留下来继续从事光热的都是英雄,都不简单,当然中途退出的也不能说是逃兵,都可以理解。现在光热产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同行去不断推动。


中国的光热要有美好的未来,我想呼吁一下,除了要继续坚持以外,还需要很好的政策环境,有预期、确定、明确的政策环境和持续不断的新项目的立项和推进。


整个产业链要不断的降低成本、不断的提高效率和增加发电量是需要一定的装机量,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我相信中国的项目开发成本一定不是问题、一定比国外更低,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促使效率不断提升,我相信效率的提升也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


对投资人来说,投资一定要有回报,如果未来光热电价的政策不明朗,尤其是像光伏这样说大幅度降价就大幅度降价,对产业来说是致命的,可以设想未来三年,获审批通过的新的光热项目一个都没有,各位喝西北风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在未来,行业需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以及有效的支持力度,退坡的速度要减慢。光热行业跟光伏不一样,光伏已有十多年快速发展的历程,具有快速退坡的条件,光热还没有启动,怎么样使得光热项目标准化、规模化能够逐步建立起来,整个行业的不断成熟是当务之急,这是最应该关注的大问题。


现在的情况下,中国光热产业要有美好的未来,产业政策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产业规模需要持续的推动,三五年不上一个项目这个产业必死无疑。中国的光热产业还是要向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领导不断地呼吁,光热还是处于初级阶段,还是处于工程验证的核心时刻,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支持,才能够走向未来,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您的建议!对于王志峰先生,是不是可以展示一些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光热发电市场的合作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王志峰:首先感谢主持人,感谢CSPPLAZA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光热确实是政策、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领域,合作跟创新是整个行业的主轴。刚才黄总和金总也谈到了政策的连续性以及国有企业的参与,这么大的领域、这么大的项目,国有企业参与对整个行业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我们也一直在寻求业界以及各个领域的合作,不仅是国有企业,包括跟国际的合作、跟同行民营企业间的合作。


总的来说,合作才是大规模项目跨多领域、多技术、多学科且资本高度集中的最基本的特征。跟国有企业的合作一直在推进,怎么样让国有企业对项目放心,这是很重要的根本性问题,怎么样让一个项目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满足国有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怎么样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这些都是国有企业比较关心的。


第一批示范项目没有落地之前,企业的决策肯定有一定的难度,怎么样能够让他们放心做一种决策?决策的涉及层面很广,从一线的组织者逐层往上报,报到领导,要让领导对整个项目完全理解而且能够放心,这一点也是值得通过各种声音传递,能让各层级的领导对整个光热产业有更深的了解、促进决策层对光热的认同,我认为这方面是至关重要的。怎么样让一个项目造价降低、技术稳定性成熟,这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尤其是技术的严格性和稳定性。孙先生,我想问您,您是来自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副院长。我想知道我们是不是已经在第一批项目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呢?在下一批的项目执行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东西呢?尤其是和中国伙伴进行合作的时候,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面,政策和项目执行的重点在哪里?


孙锐:谢谢,随着第一批项目执行不断的深入,确实积累了很多经验,第一批项目基本都是分布比较零散的,分布在各个区域,没有体现集中规模的优势。这方面地方政府非常积极,组织编制了地方光热发电基地规划,每个基地规划容量都比较大,几百万千瓦、甚至达到上千万千瓦。首先,这些地方有非常好的资源优势,比方说,甘肃的酒泉地区、玉门、阿克塞及新疆的哈密地区等等都完成了光热发电基地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些地区有非常丰富的光资源、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这些都为将来降低发电成本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同时地方政府又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园区可以统一组织公共设施的建设,比方说道路、用水管线、送出工程,统一建设对每个项目的工程投资成本降低都有显著的作用。


在融资成本方面,通过第一批项目也看到,国内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比较高,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都在5%(年利率)以上,整个融资成本占发电成本的比重比较高,占到25%左右,和国际上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


但是有一些公司通过低成本融资渠道进行融资,这样使发电成本就可以降低很多,比方说一些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发债融资,这样对降低光热发电成本是非常有利的。


技术创新方面,第一批项目中有很多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除了传统的熔盐塔式和导热油槽式以外,第一批项目有熔盐槽式电站,特别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像甘肃玉门项目采用二次反射塔式熔盐技术,这在国际上还没有商业电站的先例,像华强兆阳采用混凝土储热项目在国际上也没有工程先例。通过第一批项目的执行,如果这些项目能够建成投入运行的话,不仅对中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同时对世界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也是重大贡献。


光热发电在中国毕竟是刚刚起步,和国际上先进技术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第一批项目中,国外的公司都或多或少参与了广泛的合作,有一些国外公司是与国内企业组成合资企业,有一些公司在项目上同国内公司合作。这样非常有利于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对于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非常有益。


第一批项目虽然有一些项目遇到了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选择了退出,但是估计一百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容量对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根据掌握的信息,在第二批项目中已经有十多个项目完成可研评审。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产业规模大了以后设备的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熔盐塔式中定日镜场的投资下降比较明显。


第二批项目中一些熔盐塔式的光热项目发电成本已经降到1.05元左右,产业规模的发展还是需要时间过程,我非常赞同刚才金总讲的,在政策支持层面要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电价下降肯定是趋势,但是要掌握合适的尺度,不宜下降的太快。


关于第一批项目延期投入运行,国家能源局已经组织了相关部门,发改委价格司也有了明确的说法,1.15元的电价执行到2018年底,2019年上半年上网电价下降1分钱,下半年上网电价下降3分钱,到2020年上网电价下降8分钱。这样,有些项目到2020年投入运行,以十万千瓦机组为例,十万千瓦机组一般的年发电量在3.5亿到4亿之间,如果电价下降8分钱的话,年收入接近减少三千万售电收入,对企业投资回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希望政策支持层面应该保持一定连续性,应该给中国光热发电企业有充足的时间来实现规模化,实现成本的下降。


最后,中国的很多企业参与光热发电市场,对促进中国光热市场的发展,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全球的光热发电市场中非常有帮助,因为中国的企业在制造成本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拿传统的火力发电来比较,在欧美国家建设常规的燃煤发电工程造价是我们工程造价的两倍以上。因为光热发电所用到的无论是材料还是设备,都是国内生产制造上具备传统优势的设备和材料,我们也相信中国的光热发电在中国的项目中取得成功,一定会走向国际,为国际光热发电事业做出中国的贡献,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孙先生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我想问一下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王先生,您认为,中国公司从全球范围内光热发电的发展中学到了什么?国际光热发电的从业者可以从中国学到什么?


王志峰:我认为,现在海内外在光热发电技术、市场、人才和资本方面已经有很多的交流,比如最近中标的迪拜项目就是由中国银行资助的贷款,这是资本上的交流。国外的技术在几个示范项目中也有应用,包括汽轮机到聚光场,双方在互相学习。


从产业链来看也是在交流过程中,比如最早用的导热油。从原材料到装备到系统集成也有很多公司同中国进行交流,包括检测方面上,国外机构也在中国进行一些工作,中国企业也做一些国际标准,包括IEC标准和其它标准,这方面参与比较多,双方都在互相学习。


第二个关键性问题,目前全球光热发电发展的产业定位、核心技术在什么地方?我认为CSP产业定位或者是在产业链上的定位,应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下定位,因为CSP具有储热连续发电的功能,单独拿出来它的功能并不是表现得很抢眼,如果跟光伏、风电新一代能源系统下形成互联的网络、甚至全球互联的网络,它的价值链会体现出来。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下发展CSP应该是它的定位,如果没有这个定位,单打独斗来做是比较难的,通过组合来各自发挥优势是很好的。为什么叫全球能源互联网而不是局部地区的能源网络呢?因为资源的分布是不同的,大家一定要找到最好的资源来发最低成本的电,这是宗旨,所以是全球的互联,我国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组织,也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中国也有“一带一路”,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中国企业跟国外企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下的交融会使整个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我认为核心技术是太阳能集热,汽轮机和储热并不是最核心的技术,虽然储热非常重要,风电、光伏储热也可以用汽轮机发电,也是可以代替CSP进行储热的,从聚光场出来的光变成热,到了热以后的事光伏都可以干,光热跟光伏被国家政策降价,电力成本和热力成本会有很强的竞争,它也可以储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集热成本无法下降,即使有储热也无法跟光伏去竞争。


集热的成本降低的核心技术在哪呢?我觉得有两点,一是集热吸热器成本效率提高,效率要提高,同样的光出来要多产热;第二传动技术,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强,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中国很多制造传动设备的厂家在全球并不是很具有产品竞争力,包括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比如水泵是很基础的,但太阳能热水器水泵也是国外的。中国在机械传动方面的成本降低是让定日镜成本降低,尤其对熔盐塔式技术是非常核心的问题,而不是玻璃和支架,因为玻璃的全球成本基本拉平了,支架和钢结构成本也不会有太大波动,剩下就是比较谁做的传动产品便宜。


如果不谈太阳能热发电关键装备核心技术的话,其还有一个竞争优势,可以在全球做,多联产,比如电水联产,太阳能热发电淡化海水,摩洛哥和北非可以实现电水联产的技术。从2016年冬季采暖开始,低碳采暖、零碳采暖成为很多中国西部地方政府必要的措施。去年河北石家庄附近有横幅“拉煤就是犯罪”,这种情况下太阳能热电联供采暖可以带来很大的收益,这是跟光伏竞争很好的技术路线,这样能源利用率就提高了,成本就下降了,这是可以发展的一项技术。而装备技术、效率技术、系统多联产技术三项加起来以后是太阳能热发电未来发展技术大的方向,全球都需要这样做,从中国到国外要互相学习集成技术,国外可以学习中国多联产和新的集成技术等等,当然也可能会有更新的火花产生。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王先生!研究机构和学术对光热发电的部署非常重要。我想问Adil Bouabdallah先生,最近摩洛哥部署的项目中,我们看到中国公司和其它国际公司的参与,能不能着重介绍一下中国技术及专有技能在摩洛哥项目中发挥的优势以及取得的收益。


Adil Bouabdallah:首先中国公司参与了Noor2和Noor3电站建设,Noor2是200MW的槽式电站,Noor3是150MW的塔式项目,集热塔高250米,储热时长达7.5小时,中国电建集团的一家子公司(山东电建第三工程公司)是项目EPC,中国公司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传统发电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传统发电岛和光热电站的常规岛差别并不大,所以他们把以前的经验和历史记录带进了新的项目,做出重大贡献。


其它的公司也把他们的竞争力带入到投标的过程中,给每个人也带来了好处和福利。关于实施方面,项目正在试车阶段,今天还不能说已经对经验做出总结,但是中国公司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期待着下一步和他们进一步合作,以及在未来的招标中,中国公司能作为EPC团队一部分,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价值,中国EPC价值是得到确认的,他们做了一些项目,比如上海电气参与了迪拜700兆瓦项目,国际同行也承认中国公司的价值,我们认为他们对全球的光热电站未来几年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您的发言!我想问一下黄芸女士,您所在的中外合资公司通过中国和国际公司之间的合作来参与项目投标,我想了解这种合作的模式怎么样降低成本?


黄芸:从亮源公司的定位而言,我们六年前进入中国,理念和策略上没有变过,我们希望国外的技术走进中国,一定要跟中国低成本设备制造商合作,实现无缝连接,裹在一起走向国际。这是孙院长和同行都知道的,我五年前一直讲这件事。合资公司的建立是亮源和上海电气的合作,一直是非常友好的项目。


在参与迪拜项目的投标过程中,国内竞争者和国外竞争者一路杀过来,对此我们感到很荣幸。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必须有明确的策略,中国政府也有“一带一路”的国策,鼓励我们公司出去,丝路基金作为投资者之一,为迪拜项目融资,也是得到国家一定的支持的,我的体会就是这样的,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感谢您刚刚非常有意思的见解,讲到伙伴关系,如何更好地加强竞争关系,有一个问题要问金先生。作为民营企业,中控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强CSP发展的成本效益呢?创新在什么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


金建祥:中控经过八年的CSP的实践,感觉到在中国发展CSP成本的下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非常有信心,因为在中国做任何东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相对来说,成本不是现阶段特别关注的事情,当然未来应该非常关注。


近几年来,我感觉到整个成本下降非常快,镜场的聚光技术非常关键,成本问题也影响整个电站的建设和投资。最近三年多的时间,通过适当的规模扩展,成本已经有明显的下降,对于未来进一步降低镜场的成本,我们是有信心的。


要降低整个光热电站的投资成本,规模化和标准化这两条路缺一不可。如果整体上没有规模,一年只有一个项目要降低成本也是很难的;没有标准化每一个项目都要从零开始做设计和制造,成本必然是很高的,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成本就会非常高。因此,未来要降低成本也是两条路,第一是规模化,第二是标准化。


还有一条路是通过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也需要时间,通过样本的研究,不断总结提高来进一步提升效率。未来的效率提升之路是值得花时间去做研究的,同样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也能够实现成本的快速下降。中国光热产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只是时间问题,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谢谢!


Simon Benmarraze:谢谢金先生的见解,同样的问题要问黄文博先生,你们公司如何来做创新来节省成本?


黄文博:谢谢主持人,怎么样把聚光吸热效率提高这是根本,因为太阳岛占整个电站的投资比例是最大的。首航节能结合国家提出的工业2025的理念,把镜场集热效率和吸热转换效率结合起来,并注重执行阶段的精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在整个镜场的效率方面,目前我们在敦煌的二期100MW电站采用了高效率的传动执行机构,虽然初步的成本会比较高,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生产效率不断的提高,跟汽车发动机有些像,成本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下降,装置抗冲击力是普通减速机的五倍,意味着有超强的承载力,就像机器人搬运和大幅度动作过程中,突然停下来的抗冲击力是镜场在大风环境下能不能得到保证很重要的环节。目前我们在测试更大镜面的定日镜,如果能够用160㎡、180㎡,甚至200㎡的定日镜,整个成本又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目前的数据来计算,应该能够承载更大的面积)。高精度投射让光能够比较精度高地投射在吸热器的每一个分布点上,吸热器的受热能更均匀,吸热器的效率自然就提高,这是聚光方面做的创新。


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子镜到定日镜到检测流程,完全是自动化生产过程,缩短了建造的过程,由于整个建造成本是很高的,这么大的投资量能压缩建造周期,是对整个项目投资成本的压缩。


另外,我们跟法国电力正在合作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技术的研发,是为提高系统效率,为整个项目成本下降创造一些条件,谢谢!


Simon Benmarraze:非常感谢,刚刚讲到非常关键的各种创新,相信全球的光热市场都是特别期待着这样的创新。我们想要继续问孙先生关于创新的问题,正如您所知,今年对于行业特别重要,尤其是关键项目它们将会落地,而且中国的产业链也将会在这个行业中越来越深入到世界市场中去。现在有很多创新是正在进行中,您是不是可以强调一下,对您来说哪些方面的创新在未来会成为CSP发展主要的动力和引擎?


孙锐: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随着第一批示范项目的投入,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在运行管理水平上要有明显的提升。因为从国际上项目来看,投入运行以后实现年发电量达到设计发电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会极大的影响投资回报。这方面国内的公司也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像中控在青海德令哈建设的10MW项目,经过改造的熔盐塔电站不到一年的时间,实际发电量已经提高到设计发电量的90%以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也希望今年有些项目投运以后在运行技术上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年发电量能够尽快的达到设计发电量,这对于投资回报、对于增强投资方的信心、增强银行提供贷款的信心都是非常有益的。


另一方面,中国也在尝试和法国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开展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光热发电的研究工作,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从几个地方光热发电基地规划来看,制约未来中国光热发电发展的不是光资源、不是土地资源而是水资源,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不用汽轮机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机,这样可以降低光热发电用水损耗量,对于后续发展十分重要,当然也提高了效率、也可以进一步降低工程投资,这方面如首航节能等国内相关企业也在开展深入的研究,我们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尽快达到中试的条件、能够有示范项目投入运行。


补充一点,从第一批项目中得到的经验还有融资方面,除了在股市上融资,还可以采取找一些另外的渠道,比方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光热发电项目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据我们了解,像摩洛哥的项目都得到了世界银行主权贷款,世界银行主权贷款和亚洲银行的贷款,相对贷款利率比国内低得多,我们希望具备条件的项目也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第一批项目中像中广核德令哈项目就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


技术创新方面,除了单一设备的可靠性的提高、效率的提高以外,系统集成方面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光热发电与风电和光伏最大的不同,风电光伏是单一设备的叠加,光热发电是系统的集成,系统集成涉及到各个系统的配置,第一批项目投资方申报的时候有的时候比较盲目,申报拿地之前没有做很好系统的优化,最后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使发电成本没有降低到最理想成本,有了这样的经验教训第二批项目业主聪明多了,首先拿地之前要请设计院进行系统的优化,在可研方面做系统的优化,可研完成之后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可以提高系统集成的方方面面,对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发电效率都有明显的帮助,希望后续项目能够充分汲取第一批项目的经验教训。我们也会融入到设计标准中来,对后续的项目建设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


Simon Benmarraze:感谢您的总结发言,非常感谢所有的对话嘉宾,给他们一个热烈的掌声!今天的讨论非常重要,要确保稳定的政策环境以便于确保光热项目的发展,我们也强调了要密切合作,国内外公司的密切合作会帮助和扩大CSP市场,技术创新对削减成本有重大的贡献。同时,摩洛哥光热项目的成功开发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光热产业在持续的发展扩大,驱动力是健康的,全球范围内正在合作开发项目并改进技术,另外我们也需要金融机构来继续支持光热项目的开发。


 

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此次对话结束,感谢各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诸多国企积极储备光热项目 先

2019-02-02

全球其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

2019-01-27

全球主要光热发电新兴市场规划

2019-01-24

西北院袁亚洲详解敦煌4.2GW光

2019-01-08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

2019-01-05

热点排行
  • · 哈唯热泵热水器宏大潜力市场锁定乡村
  • · 广州首个家庭光伏电站迟迟拿不到补贴 居民投资热情冷去
  • · 光伏竞价机制基本明确,后续光热示范项目走竞价路线是否可行?
  • · 三个50MW光热项目参与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2018-2020年新建项目筛选
  • · 2019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峰会召开
  • · 首航节能敦煌100MW光热电站即将投运!
  • · 孙正义认为下个光伏热门市场是印度
  • · 2019中国国际光热大会暨CSPPLAZA第六届年会主题——构建全球光热共同体
  • · 五大光热重镇政府领导对话项目业主 论光热政策的可持续性
  • · 中电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倒送电一次成功
推荐阅读
  • · 2018年中国光热发电行业发展简析
  • · 2018全球光热装机大爆发,新建成光热装机预超1GW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