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可再生能源 > 风电 > 正文

金风科技张伟:风电运维加速进入“无人”时代!

  2024-01-24 10:34: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推动能源装备智能感知与智能终端技术、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装备状态识别、故障诊断技术发展等意见,《意见》再次加速风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当下的风电后市场,装机快速增长叠加人口红利流失,人员短缺、成本高涨,提质增效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挑战。在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金风慧能”)总经理张伟看来,新能源运营转型的紧迫性已越来越明显,风电运维正在由人工调度加速向自动化调度转变,数字应用也从优化业务向价值提升全面转型。而上述种种都指向一个目标需求——新能源场站“无人化”,该模式也将成为新能源资产高效管理的破局之道。

1.png

“无人化”开启下一个风电运营时代

从事风电运维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无人值守”、“无人化运营”理念则由金风服务率先提出。“无人化”不仅是助力降本增效的关键,其重要的价值还在于,为将来人员短缺、资产庞大的“后运营时代”谋篇开局。

简单来说,“无人化运营”就是通过集中监控和故障预警系统、无故障场站建设、自动化巡检、云边协同、远程监管等手段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场站“无人化”运营解决方案,以实现“每月仅需去1次风电场,每月最多1次故障”的运营目标。

“这非常考验运维服务企业的数字化整体技术能力,和对风电行业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张伟对北极星电力网说,“这恰恰是金风服务的核心优势所在。我们将深耕风电行业的经验与先进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转化成从单个场站到区域运营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实现无人运营和资产高效管理目标。”

在金风服务的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中,场站端建设针对风机、光伏、集电输电线路、升压站四种业务场景的标准化巡检工作,以智能化替代人工作业;在中心端建设(区域/集团)级集约化管控平台,实现中心端远程运检,通过新一代云边协同技术推动无人值守场站的数字化转型。

如今,金风的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在诸多落地案例中已得到相应的价值体现。如国华山东基于总部侧运营管理平台、六大区域集控中心、无人智能场站的三级调度,已实现总部运营-区域运维与检修场站自动无人化的智慧运营管理模式。三峡、大唐、华电、国电投等大型电力央国企也正相继和金风科技合作进行无人值守的探索和实践。

而且,在金风自有风电场的一些无人化试点项目中,方案已支撑实现场站全天24小时火灾及外物入侵监控、巡检效率提升6-8倍、运营成本下降50%的良好成效。

以“标准化”推动无人运营转型

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当下,风电行业仍然面临着标准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对此,金风科技联合多家风电龙头企业,编制行业首个《风电场运营智能化水平分级规范》标准和《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弥补行业空白,形成新能源场站数字化建设等级,“无人值守”相关标准、评价体系、实施方案的标准和细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参照标准和评价体系。

1.jpg

风电运营智能化水平等级

“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企业已实现少人值守,也就是对应标准中的L2阶段。但通过我们对传统电站运营成本的杜邦分析,发现和人工相关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40-50%。所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就是要通过‘智能巡检+智能检修+智能安全’等手段达到无人值守,使人效提升60%、运营成本下降20-30%。”张伟说,“这也更加凸显了‘无人化’场站的意义,其不但是推动行业由L2向L3升级的关键举措,也将成为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和创新升级,相关标准也有待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张伟表示金风服务将持续优化和完善相关标准和解决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主需求。

创新运维模式,专业与可信赖是前提

有别于生产制造等环节,风电服务能直接为客户创造价值,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将数字技术与风电业务深度耦合。所以,过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对未来趋势的正确研判,是风电服务企业应对后市场挑战的核心优势。

对金风而言,“为客户提供价值”是其规划自身产品服务体系的核心准则之一。从顶层最高阶资产全托管服务,到第二层风电运营产品业务大类,再到每个大类下十几至几十种不同产品和组合方案,让客户信任的背后是两个关键支撑因素——过硬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和专业的单一产品技术能力。这两个关键能力则来自于金风根植行业的三大优势。

第一,金风服务传承深厚的“可信赖、创新性”基因,以强大的整机技术支撑,构建了具有全方位服务能力的技术能力和体系。

第二,作为国内首批植根于风电后服务市场的企业,经过10余年的精耕细作,金风慧能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近4000名一线营销服务人员、600多名数字化研发人员团队的企业。

第三,凭借“大金风”体系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备件网络及数字化团队,形成风电全产业链服务与资源整合,以及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风电服务是依托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大量非标准化产品方案形成的完整体系。”张伟强调指出,“这种软硬结合、融合互通的研发能力恰恰是通用数字技术服务公司所不具备的,是To B与To C的最大区别,也是金风服务核心价值和优势的体现。”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支撑下,金风慧能近年来以20%的速度迅速增长,在运资产运维服务容量6400万kW,数字化服务新能源资产突破100GW,稳居风电运维服务商龙头行列。

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

2023年,风电行业已真正触及“价格地板”,同为新能源两大尖刀部队的光伏组件价格也近乎腰斩,年末部分集采项目中标价格跌破1元/W。换句话说,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提质增效、降本开源仍将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流。

从零售到金融,从消费到交通,数字化技术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本质是一场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其带来的就是成本的大幅降低和高效便利的营运体验。在风电领域,随着数字化技术持续下沉,风电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数据标准、业务逻辑都趋于成熟,这也是当前区域化集控建设越来越普及的重要原因。

未来,一些关于“提质增效”的如运维工艺支撑下的设备可靠性保障技术、基于高精度功率预测的技术,均体现了未来数字化与行业深度融合的方向。金风将聚焦云边协同技术、AI、数字孪生、行业机器人等领域,依托技术、模式、理念等一系列创新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业协同,形成“标准+生态”的创新发展格局。

“行业发展、技术突破已经推动风电步入‘无人化’时代,即便To B不像To C那么快速,但是一定可以做到。”张伟再次肯定了风电无人值守模式的未来,“未来5-10年的风电后市场,‘无人化’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选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超75GW!中国风电,反转突破!

2024-02-04

《福建发电机组进入及退出商业

2024-02-04

51.9亿!504MW海上风电EPC大单公

2024-02-04

800MW百亿项目!宁德时代福建海

2024-02-04

10家整机商竞标!陆上17GW+海上3

2024-02-04

热点排行
  • · 全国风电1-4月统计数据: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增加17小时
  • · 河北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
  • · 郴州市6个风电场项目纳入国家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
  • · 高台首个国家风电项目开建
  • · 内蒙古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实现发电
  • · 河北省加快推进海上风电项目
  • · 埃塞将打造非洲最大的风电基地
  • · 话题:内蒙古风电项目陆续投运 今年装机将达2298万千瓦
  • · 龙源电力在江西新增50兆瓦风电储备容量
  • · 华能国电燃煤发电机组和风电机组投运
推荐阅读
  • · 五大发电洗牌?!国家电投超越华能
  • · 央视三连发!风电招标超预期 市场需求火热订单忙!
  • ·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 ·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
  •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方政府会当白衣骑士吗?
  • · 风电行业弃风、装机及运维大预测
  • · 一文看懂分散式风电开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 · 不断探底的风机价格,或许到了触底反弹的时候
  • · 2017年核准风电4958万千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 · 风电拐点确立:利用小时数创历史新高,运营商已率先受益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