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到广东阳江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调研指导工作
9月28-29日,公司副总经理刘源到贵州工程公司广东阳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调研指导工作,考察项目履约进展及海工装备情况,出席“黔行号”海上吊装平台揭牌仪式并讲话。强调,要持续加快创新,打造海上风电建设核心竞争力,占领行业领域制高点,为中国电建的海上风电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认真听取项目整体情况及海工装备情况汇报后,刘源对贵州工程公司勇于创新实践,成功将两艘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改造成海上风机吊装平台的创举表示肯定,并就进一步加快海上风电业务发展、加强海工装备资源整合等提出了要求,一是把握新形势,落实新战略。要加强海上风电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加快构建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积极打造新能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原创技术策源地,做优做强做大海上风电业务,为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开发、平价上网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要充分认识发展海上风电的重要意义,海上风电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要充分认识发展海上风电对稳固与提升集团公司行业地位、构建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意义。二是攻关新技术,提升新能力。要尽快培育和掌握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调试关键技术。海上风电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打造具有运输、打桩与吊装先进设备、安装能力和效率高的专业化团队。未来,我们将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施工安装业务的资本积累,择机并适度超前配置深远海风电施工安装装备,发展形成先进的深远海施工安装能力,多渠道解决施工安装设备,尽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为中国电建的海上风电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承担新使命,奉献新业绩。希望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者们再接再厉,积极攻关,全方位掌握和使用新技术,高度关注和研究解决新课题。
据悉,广东阳江青洲三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是目前国内开工建设的离岸最远、水深最深、单机容量及总装机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为解决海上吊装船资源稀缺问题,贵州工程公司开拓创新,将石油钻井平台升级改造成海上风电吊装平台,命名为“黔知号”、“黔行号”。两个平台均配置1600吨履带吊,能在120米水深(含淤泥深度)条件下完成10兆瓦及以下风机吊装工作,具有起吊重量大、作业水域深的优势。目前,两个平台已经抵达阳江海域,“黔行号”已抵达阳江风电场并于9月28日完成首秀——顺利将项目39号机位第一节塔筒吊装就位。
公司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有关子企业领导参加调研。
调研座谈会
“黔行号”平台揭牌仪式
项目第一根塔筒开吊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2020-08-03
-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
2020-08-03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抢装”下的蛋:上半年风电新增
2019-09-14
- 排名前两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