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竞价上网的蝴蝶效应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 2018 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旨在通过严格落实风电 送出与消纳、推行竞争方式配置风电项目、优化建设投资环境等措施推动行业向高质量、低补贴方向发展。
《通知》要求,2019 年除分散式风电项目外其余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尚未印发 2018 年度风电建设方案的省份从 2018 年开始执行),并配发《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将消除 非技术成本、以接网消纳为准入条件、竞争要素中电价权重不低于 40%。
评论
1. 已核准项目不受政策影响,或有赶工诉求,设备供应商未来两年的利润兑现确定性加强。已核准未吊装项目、已印发 2018 年度风电建设方案的地区和已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可继续享受标杆 电价,不受新政影响。
我们认为,由于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周期较长,为避免未来政策针对已核准项目再次产生变 动的风险,开发商对已核准项目将有赶工诉求,2018~2019 年风电新增装机量增长确定性有所加强。
2. 竞争性配置的目的是消除非技术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减缓新增补贴压力,将呈现电价快速下降、全产业链集 中度提升的效果。与光伏类似,风电引入竞争性指标配置机制的初衷,同样是为了通过消除非技术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来发现风 电的真实成本,从而减缓新增补贴压力,加速平价上网的实现。
根据《指导方案》,竞争配置的要素主要包括:企业能力、设备先进性、技术方案、申报电价。虽然电价要素列 在最后,但明确要求权重不得低于 40%,无疑将是最重要的指标。且考虑到风电技术发展已相对成熟稳定,企业能 力和申报电价预计将成为主导竞争配置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执行竞争配置后,风电设备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而在下游环节近年来呈现的民营 资本大规模介入风电开发运营的趋势,可能也将再次回归以拥有显著资金成本优势的大型央企占主导。
3. 风电与光伏的竞争要素将从收益率转向度电成本,降本空间更大的光伏中长期增长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标杆电价”的政策机制下,从经济性的角度看,风电与光伏的竞争关系主要体现为收益率的竞争。
过去两 年中,光伏从领跑者项目开始启用竞价机制并逐步推广到普通集中式电站项目,将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收益率压制在 一个由市场“自我发现”的较低水平,并且可能进一步推广到分布式项目的资源配置。而风电虽然近年来系统建设 成本的下降和技术进步速度慢于光伏,但由于弃风率的持续下降,在现行下调缓慢且调整周期较长的标杆电价下, 收益率节节攀升,令风电投资积极性显著提升。
而在风电引入以电价为第一权重的竞争配置方案后,风电与光伏将重回同一起跑线,配额制政策下对非水可再 生能源占比的规模要求,也对风光一视同仁,这意味着风电、光伏的竞争要素将回归到以技术本身的度电成本 (LCOE)为核心,或者说,本将在平价上网全面实现之后的竞争机制将提前上演。
4. 2020 年全国三分之二地区光伏竞争力强于风电。我们对 2018 年、2020 年全国各省(市、区)光伏与风电项目分别进行 LCOE 测算,测算结果(见后页表格) 显示 2020 年全国 31 个省(市、区)中的 15 个光伏 LCOE 低于风电,另有江苏、广东等 5 个地区光伏 LCOE 高于 风电 10%以内,考虑到光伏的电能质量优于风电、对土地资源要求也更低,尤其是以分布式安装为主的东部地区, 可享受一定电价溢价。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与展望
2020-08-03
- 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
2020-08-03
- 补贴退坡,海上风电压力山大 地
2020-05-06
- “抢装”下的蛋:上半年风电新增
2019-09-14
- 排名前两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
2019-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