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大火电公司实施绿色驱动谋求转型升级
2012-09-11 11:20:23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A-
A+
电力18讯:
近日,华能临沂电厂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倒送厂用电一次成功,这标志着这座临沂革命老区最大的供热工程向着投产发电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要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起来,把企业的各项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出色的工作、更大的贡献,来回报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厚爱!”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在临沂电厂调研时的这句话,激励着临沂电厂1100余名干部职工不懈动力。
临沂电厂热电联产工程是继华能黄台电厂2×350MW上大压小工程后山东省第二座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机组绿色高效、节能环保,供热期设计供电煤耗仅为276.7克/千瓦时,与国内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不相上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排烟尘3895吨、二氧化硫5811吨,可节约标煤20余万吨。同时,可增加集中供热面积1030万平方米,将大幅度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临沂电厂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的加快建设只是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作为山东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公司,华能山东公司在为山东经济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热力能源保障的同时,将实现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山东建设作为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
“七个第一”领跑转型升级
在华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大会上,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提出,“顺应时代潮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针对山东火电占总装机99%以上的现状,山东省将上大压小作为发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华能山东公司主动申请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该公司在淄博率先实施了华北地区和山东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第一爆”;2009年7月,国家能源局全国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总结活动在华能莱芜发电厂举行,该厂3台13.5万千瓦机组一次性爆破拆除,标志着我国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任务;2009年底,华能山东公司又在省内第一家关停了225MW等级机组。
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0台,共计278万千瓦,占山东省关停总量的30%,关停容量全省第一。据初步测算,通过关停小机组,华能山东公司每年可节约标煤40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2万吨、二氧化碳1040万吨,氮氧化物1.4万吨,为山东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推进转型升级,华能山东公司成立了上大压小专门机构,滚动修编电源发展规划,统筹调配关停容量,科学布局电源项目,优先发展关系社会民生的绿色热电联产工程和大容量、高参数的六十万千瓦以上等级机组,不断优化电源结构,推进火电产业升级。2009年底,山东省第一个上大压小建设项目白杨河电厂四期工程建成投产;2011年初,山东省第一个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黄台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投产;2012年4月,山东省第一个600MW等级超临界供热工程烟台八角上大压小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2012年6月,山东省第一个应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机组莱芜电厂上大压小工程7号机组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目前,华能山东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1686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比2005年末提高了12.65万千瓦。
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央企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结合。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煤价高企等因素影响,华能山东公司的经济效益持续走低。
面对严峻形势,华能山东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等不靠、自我加压,全面履行央企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该公司以节约环保型企业创建为抓手,在抓好在役机组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的同时,不计成本、投入巨资,全面推进脱硫技改,超前实施了脱硝设施建设。截至2012年8月底,华能山东公司济宁、白杨河、黄台、莱芜电厂的8台机组脱硝设施通过了省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占全省通过审核机组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保持了行业领先。
为全面提升脱硝技改效果,2012年5月24日,华能山东公司与美国贸易发展署签订电厂脱硝改造可研赠款协议,引进外资以及国际先进技术,全力推动电厂脱硝技术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地提升企业节能减排水平。
华能日照电厂一期烟气脱硫技改工程首次采用海水脱硫,在二氧化硫吸收过程及海水恢复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副产品,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环评要求,被列为华能集团的示范项目;德州电厂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重大节水改造工程――中德节水示范项目,年可节约发电用水1000万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勇攀高峰冲刺一流指标
“确保分类机组能耗指标赶超行业领先水平,确保公司总体能耗指标达到或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是曹培玺对集团电厂能耗指标创优提出的殷切期望。
华能山东公司坚持强化管理与技术改造并举,倡导检修标准化,实施修前策划、修中督导、修后评价制度,推行节能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检修质量大幅提升。华能辛店电厂#6机组实现了修后连续运行500天,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在技术降耗方向,公司将生产费用重点向节能改造项目倾斜。今年以来,该公司共批复重大更改项目11项,在已完工的项目中,华能威海电厂#5机吸风机变频器改造可降低厂用电率约0.2个百分点,年节约费用530万元;华能莱芜电厂#5汽轮机通流部分节能改造可降低供电煤耗4.5克/千瓦时,年节约费用770万元。
华能山东公司依托区域数据中心、生产实时监管等信息化平台,以争做行业标杆为目标,深化对标管理,加大技术攻关,深度挖潜,持续改善能耗指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综合供电煤耗同比降低2.96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4.9万吨。日照电厂#4机供电煤耗、威海电厂#5机厂用电率,在华能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中稳居首位。在2011年度全国火电机组竞赛中,该公司6台机组获奖,其中3台机组荣获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华能山东公司表示,将争作科学发展和节能减排表率,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绿色、清洁、高效之能源。
近日,华能临沂电厂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倒送厂用电一次成功,这标志着这座临沂革命老区最大的供热工程向着投产发电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要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起来,把企业的各项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出色的工作、更大的贡献,来回报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厚爱!”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在临沂电厂调研时的这句话,激励着临沂电厂1100余名干部职工不懈动力。
临沂电厂热电联产工程是继华能黄台电厂2×350MW上大压小工程后山东省第二座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机组绿色高效、节能环保,供热期设计供电煤耗仅为276.7克/千瓦时,与国内最先进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不相上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排烟尘3895吨、二氧化硫5811吨,可节约标煤20余万吨。同时,可增加集中供热面积1030万平方米,将大幅度提升老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临沂电厂2×350MW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的加快建设只是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作为山东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公司,华能山东公司在为山东经济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热力能源保障的同时,将实现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推进生态山东建设作为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
“七个第一”领跑转型升级
在华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大会上,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提出,“顺应时代潮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针对山东火电占总装机99%以上的现状,山东省将上大压小作为发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华能山东公司主动申请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该公司在淄博率先实施了华北地区和山东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第一爆”;2009年7月,国家能源局全国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总结活动在华能莱芜发电厂举行,该厂3台13.5万千瓦机组一次性爆破拆除,标志着我国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任务;2009年底,华能山东公司又在省内第一家关停了225MW等级机组。
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0台,共计278万千瓦,占山东省关停总量的30%,关停容量全省第一。据初步测算,通过关停小机组,华能山东公司每年可节约标煤40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2万吨、二氧化碳1040万吨,氮氧化物1.4万吨,为山东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推进转型升级,华能山东公司成立了上大压小专门机构,滚动修编电源发展规划,统筹调配关停容量,科学布局电源项目,优先发展关系社会民生的绿色热电联产工程和大容量、高参数的六十万千瓦以上等级机组,不断优化电源结构,推进火电产业升级。2009年底,山东省第一个上大压小建设项目白杨河电厂四期工程建成投产;2011年初,山东省第一个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黄台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投产;2012年4月,山东省第一个600MW等级超临界供热工程烟台八角上大压小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2012年6月,山东省第一个应用二次再热技术的百万机组莱芜电厂上大压小工程7号机组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目前,华能山东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1686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比2005年末提高了12.65万千瓦。
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央企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的结合。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和煤价高企等因素影响,华能山东公司的经济效益持续走低。
面对严峻形势,华能山东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等不靠、自我加压,全面履行央企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该公司以节约环保型企业创建为抓手,在抓好在役机组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的同时,不计成本、投入巨资,全面推进脱硫技改,超前实施了脱硝设施建设。截至2012年8月底,华能山东公司济宁、白杨河、黄台、莱芜电厂的8台机组脱硝设施通过了省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占全省通过审核机组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保持了行业领先。
为全面提升脱硝技改效果,2012年5月24日,华能山东公司与美国贸易发展署签订电厂脱硝改造可研赠款协议,引进外资以及国际先进技术,全力推动电厂脱硝技术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地提升企业节能减排水平。
华能日照电厂一期烟气脱硫技改工程首次采用海水脱硫,在二氧化硫吸收过程及海水恢复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副产品,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环评要求,被列为华能集团的示范项目;德州电厂投资近4000万元建成了重大节水改造工程――中德节水示范项目,年可节约发电用水1000万吨,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勇攀高峰冲刺一流指标
“确保分类机组能耗指标赶超行业领先水平,确保公司总体能耗指标达到或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是曹培玺对集团电厂能耗指标创优提出的殷切期望。
华能山东公司坚持强化管理与技术改造并举,倡导检修标准化,实施修前策划、修中督导、修后评价制度,推行节能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检修质量大幅提升。华能辛店电厂#6机组实现了修后连续运行500天,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在技术降耗方向,公司将生产费用重点向节能改造项目倾斜。今年以来,该公司共批复重大更改项目11项,在已完工的项目中,华能威海电厂#5机吸风机变频器改造可降低厂用电率约0.2个百分点,年节约费用530万元;华能莱芜电厂#5汽轮机通流部分节能改造可降低供电煤耗4.5克/千瓦时,年节约费用770万元。
华能山东公司依托区域数据中心、生产实时监管等信息化平台,以争做行业标杆为目标,深化对标管理,加大技术攻关,深度挖潜,持续改善能耗指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综合供电煤耗同比降低2.96克/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14.9万吨。日照电厂#4机供电煤耗、威海电厂#5机厂用电率,在华能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中稳居首位。在2011年度全国火电机组竞赛中,该公司6台机组获奖,其中3台机组荣获一等奖,创历史最好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华能山东公司表示,将争作科学发展和节能减排表率,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绿色、清洁、高效之能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