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规划林业生物质能可以做得更好?

  2013-07-08 09:19:39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为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促进能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我国首个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全国林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我国今后十年内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保障措施,为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的林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作为一个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部门规划,《规划》具有目标明确、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措施多样等四方面特点。

  一是目标明确,以发展为根本。《规划》开篇提出“促进林业生物能发展,替代部分化石能源,促进能源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根本目标,并提出《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林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规划》同时提出,“发展能源林,做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油”,“兼顾生态环境和发展现代林业”,以促进“林业生物能可持续发展”。

  二是特色鲜明,以林业为基础。《规划》关注了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是作为物质基础的林业生物质的特殊性,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与全国林地的区域特征,薪炭林、灌木林、栎类林等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造林绿化规划等林业基本情况紧密关联,推动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工作与其他林业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工作条件。

  三是重点突出,以资源为核心。《规划》将推进油料、木质、淀粉三大能源林建设作为今后十年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坚实资源基础,为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生物质资源,以提高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比重。作为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三大能源林建设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建设布局”和“规划实施”等其他内容都服务于三大能源林建设。

  四是措施多样,以示范为引领。《规划》提出了五大保障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服务等作用,以控制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收益,以吸纳社会资金,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为确保三大能源林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实施良种繁育等重点示范工程,打造行业龙头企业,推广成功发展模式,引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若将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能源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存在以下三方面商榷之处:一是能源林建设布局的合理性。当前的建设布局主要考虑了特定树种的区域分布,以各地区是否有特定树种分布来规划能源林建设,没有考虑当地森林的主要功能,以及当地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可行性,可能导致能源林的建设规划难以落到实处。

  二是对林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问题的关注程度。《规划》虽然针对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没有明确当地应着力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

  三是关于林业生物质能源行业发展效益分析的全面性。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的效益分析都应兼顾成本与收益两个方面,但《规划》关于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效益只分析了收益,没有提及成本,难以为社会资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能制约了产业吸纳社会资本的能力。

  为确保《规划》得到更好的实施,应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联动林业与可再生能源行业,攻关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确定重点示范企业与成功发展模式,夯实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优化产业发展合理的空间布局,以推动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作者: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