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张博庭: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 建设利于减少地质灾害

  2013-08-08 14:29:4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近年来,“生态”和“环保”成为人们谈论较多的热门词汇。针对部分舆论提出的水电站引发地质灾害的提法,张博庭并不赞同,他认为,水电站的建设不但不会增加地灾风险,相反,科学的水库大坝建设还可以通过消能,有效减轻地质灾害。

  “一些媒体对水库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说法存在过度炒作的嫌疑,认为三峡工程影响了河湖关系。实际上,河湖关系一直在动态调整。先前,长江干流不断淤积抬升,使得很多湖都封上了。现在的河湖关系变了,不是淤积,而是下切。有人认为清水下泄会影响库岸稳定性,但河水下切也能带走泥沙,降低地上悬河,增加河道行洪能力。无论是淤积还是冲刷,都有其有利和有弊的一面,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面。总的来说,地上悬河总不是好事,所以,三峡工程的利大于弊。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8月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实践证明,三峡工程的运行情况比预期要好,水库大坝的建设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

  三峡工程运行情况好于预期今年是三峡工程投入运行的第十年。十年来,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抗旱、补水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在谈到如何评价三峡工程的运行情况时,张博庭表示,实践充分证明,三峡工程的运行情况要好于预期。

  张博庭说,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争论激烈,各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较充分,几乎所有可能的负面效果都考虑到了。从三峡工程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普遍比预想更好,几乎找不到坏于预期的地方。三峡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堪称典范工程。

  张博庭表示,很多人认为,水库的蓄水会增加地质灾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解。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各种地灾的本质是水的能量不断深切造成的。而水电的本质则是利用河水的能量。水的能量被充分利用后,就没有能力再对库岸进行深切,从而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趋势的形成。

  “水电工程在建设前和建设中,会对地质情况进行处理,处理后很多灾害就释放掉了。水库蓄水后,水位波动,库岸有一个再造期。在这期间,原有的地质风险会不断释放出来。三峡蓄水后,新库岸有一个潜在的地质灾害释放的过程,因此会出现局部地质灾害。随着能量被释放,以后的很多灾害可能就因此避免了。”张博庭说“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曾经针对泥石流防治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试验,试验的结果是,如果注意消能,可以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水电开发对减少地质灾害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这方面宣传得不够。”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认为,要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减排承诺,需要大力发展水电。但核准难一直是制约水电发展的现实问题。据悉,我国原定“十二五”期间核准水电1.6亿千瓦,如今“十二五”过去一半,实际开工的水电项目还不到规划进度的一半,核准量不到四分之一。

  “在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在有关部门对‘保护生态’的认识上。生态与环境是不一样的。应该正确理解‘保护生态’的概念。我们要保护的是大生态,不能局限在小生态上,要从大环境方面考虑。有些时候保护小生态的结果往往是破坏了大生态和大环境。在体制方面,中国应该学习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开发方式,从更高层面来统一谋划水电规划和开发,避免水电开发企业在一条流域上的交叉竞争,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博弈。解决这两个问题,是破解水电核准难的关键。”张博庭说。

  对此,张博庭认为,水电核准难的原因主要在体制和观念上,要破解水电核准难题,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