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有益资源优化配置

  2013-02-27 13:48:52    来源:林伯强 
A- A+
电力18讯:    近期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坚持输煤输电并举,逐步提高输电比重;结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设,采用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等输电通道的建设。

    笔者认为,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确实有益于满足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清洁电力需求(对中东部而言),支持西部大开发,有效进行能源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运输效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兼顾环保与节能

    目前,我国有效的能源运输需要综合考虑满足能源需求,优化能源和环境资源配置,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于我国能源资源储备大多处于人口相对稀少、环境成本也比较低的西部不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电站、发电并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至人口集中、能源储备相对较少、环境成本高的中东部地区,输电的能源资源配置和环境资源配置的方向是一致的。

    中国的大型水电和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基地多在西部,煤炭基地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主要电力负荷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估计东中部地区的电力需求约占全国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考虑我国能源资源和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状况,将山西、陕西、蒙西及宁东地区的煤炭调到中东部地区,电力就地平衡的模式,现有铁路潜力已经无法承受,主要铁路线运力也已发挥到极致。

    由于我国运力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煤炭专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现象明显,运输瓶颈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煤炭需求增长和产煤大省对煤炭产量的限制,可以预见我国煤炭开发重心将很快进一步西移,包括开始利用偏远西部省份如新疆的煤炭资源,未来“西煤东运”的煤炭调运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如何以最小成本配置我国能源资源,解决能源整体运输问题,是一个挑战。

    无论是输煤还是输电,全国性资源优化配置是必需的和可行的。要满足中东部电力需求,如果输送电力不可避免,最低成本的输电方式应当考虑到主要外部性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和水资源的机会成本。

    笔者认为,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可以为解决我国能源平衡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方式,其效益是多方面的,包括优化煤炭基地布局,推动西部大型煤电和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缓解中东部电力紧张和环境承载能力差等问题,有益于解决中东部环境污染问题。

    实践证实优势

    但是,目前对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别是特高压)仍存在争议,理论上的争议往往需要实践检验。针对宁夏―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银东项目)进行的评估,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实践检验。

    银东项目起于宁夏银川东,止于山东青岛,直流线路全长1333公里,是西电东送与“外电入鲁”的重要工程,额定输送容量为400万千瓦,目前年输送电量世界第一。2009年6月开工建设,2011年2月实现双极投运,目前工程输送能力达到400万千瓦,使山东省接受外电能力提高到750万千瓦,既发挥了宁夏煤炭资源优势,又缓解了山东电力紧张局面。

    从2010~2012年底,该项目已经累计对山东送电557千瓦时,落地电量为528亿千瓦时,如果按照平均1千瓦时发电煤耗280克标煤计算,大致相当于实现1478.4万吨煤炭运输。投运以来,设备健康状况正常,输电损耗逐年下降,强迫停运仅1次,可靠性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

    综合考虑银东项目的整体社会成本的评估结果说明,银东项目输送到山东每度电的社会运输成本,比铁路输送煤炭到山东整体社会运输成本要低得多。长距离大容量输电可以改善受端电力结构,山东省电源结构尤为单一,电源结构中火电占92%以上。

    对于送端的西部地区,当地能源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不再受制于“以运定产”的运输瓶颈,煤炭产业链还可拉长,通过煤炭就地转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如果银东项目具有代表性,政府可以考虑建设多条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合理配置电力发布。比如利用新疆煤炭火电发电,通过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配合四川水电基地,就可以整体改变我国能源运输格局。(作者系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