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电力行业不得不知的碳排放问题

  2012-10-23 17:10:04    来源:国家电网报 
A- A+
电力18讯:    
电力行业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欧盟碳交易体系――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和加利福尼亚州碳交易体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碳市场中电力行业均是重要部分。目前国内碳市场的建设正稳步推进,电力行业如何开展碳交易?电网企业如何参与碳市场?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力行业需关注的问题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50%。电力行业同时也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10亿吨。随着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电力行业必然成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关于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有利于电力持续增长,以支持电力发展为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电力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碳交易的开展应促进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不要产生新的制约。因此,在碳市场机制和规则设计上,要设置合理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定鼓励和激励企业减排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同时实现预定的减排目标。

  第二,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充分考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布局。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电源结构,煤电发展对于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碳交易市场初期,分配给燃煤发电为主的地区或企业的碳排放指标不能过小,要保障其持续发展能力。此外,碳排放指标的分配还要考虑到区域能源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要有利于能源布局优化。例如,碳排放指标的分配,可适当向西北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倾斜,以引导电源向西部布局。

  第三,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与电力市场及电价改革相协调。目前我国电力价格没有放开,电量指标主要是由政府分配,这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因此,在现有体制和机制下,一方面,碳排放指标的分配要考虑与电量指标相结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研究设立销售电价与碳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将碳成本传递给客户,促进客户节能减排。此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要与电力市场化进程相衔接。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准备

  我国碳市场正逐步建立,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工作快速推进。预计2013年年底将在各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有望建成全国性市场。面对国内碳市场发展形势,电力行业需要采取切实行动和措施,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做好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下一步,电力、钢铁、水泥等六个行业将被强制要求提供碳排放数据。从电力企业自身来看,也要提前为应对强制减排做好准备,首先需要摸清家底,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第二,研究企业碳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在企业碳排放统计和核查的基础上,梳理出潜在的减排途径,并对不同碳减排途径的减排潜力、成本效益等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明确企业实施减排的重点或优先领域。
 
  第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企业要想在未来碳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关键要依靠技术进步。对于发电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研究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电等低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投入。

  第四,提升企业碳交易方面协同管理能力。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电力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碳排放约束,要研究碳市场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和投资规划,考虑碳价的影响及碳资产管理等问题,这就涉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对于电网企业,碳交易还可能对电力交易的开展、发电计划的制定、电网调度运行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进行适应和调整。

电力行业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力行业是碳排放和碳减排的重要领域,也是碳交易市场的主体之一。欧盟碳交易体系――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和加利福尼亚州碳交易体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碳市场中电力行业均是重要部分。目前国内碳市场的建设正稳步推进,电力行业如何开展碳交易?电网企业如何参与碳市场?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力行业需关注的问题

  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全国排放总量的50%。电力行业同时也是碳减排的重要领域,“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10亿吨。随着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建立,电力行业必然成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关于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第一,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有利于电力持续增长,以支持电力发展为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目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电力需求还将持续增长,碳交易的开展应促进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不要产生新的制约。因此,在碳市场机制和规则设计上,要设置合理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定鼓励和激励企业减排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促进电力工业发展的同时实现预定的减排目标。

  第二,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充分考虑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布局。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电源结构,煤电发展对于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碳交易市场初期,分配给燃煤发电为主的地区或企业的碳排放指标不能过小,要保障其持续发展能力。此外,碳排放指标的分配还要考虑到区域能源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要有利于能源布局优化。例如,碳排放指标的分配,可适当向西北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倾斜,以引导电源向西部布局。

  第三,电力行业开展碳交易要与电力市场及电价改革相协调。目前我国电力价格没有放开,电量指标主要是由政府分配,这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因此,在现有体制和机制下,一方面,碳排放指标的分配要考虑与电量指标相结合;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研究设立销售电价与碳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将碳成本传递给客户,促进客户节能减排。此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要与电力市场化进程相衔接。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准备

  我国碳市场正逐步建立,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工作快速推进。预计2013年年底将在各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有望建成全国性市场。面对国内碳市场发展形势,电力行业需要采取切实行动和措施,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做好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等基础性工作。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下一步,电力、钢铁、水泥等六个行业将被强制要求提供碳排放数据。从电力企业自身来看,也要提前为应对强制减排做好准备,首先需要摸清家底,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第二,研究企业碳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在企业碳排放统计和核查的基础上,梳理出潜在的减排途径,并对不同碳减排途径的减排潜力、成本效益等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明确企业实施减排的重点或优先领域。

  第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企业要想在未来碳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关键要依靠技术进步。对于发电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研究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等。对于电网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输电等低碳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投入。

  第四,提升企业碳交易方面协同管理能力。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对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电力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考虑碳排放约束,要研究碳市场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和投资规划,考虑碳价的影响及碳资产管理等问题,这就涉及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对于电网企业,碳交易还可能对电力交易的开展、发电计划的制定、电网调度运行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进行适应和调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