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发电企业脱硝改造进展缓慢 中电联建议完善排放标准

  2012-05-03 09:30: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电监会正就电力企业去年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及今年一季度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其中,发电企业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及减排情况和脱硫(脱硝)设施建设运行情况将是检查的重点。按照进度,现场检查将在5月底前完成,6月份进入整改总结阶段。

  “尽管电监会督查还在进行,但发电企业的脱硝进展并不理想。”中电联专家认为,由于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过严,加之脱硝补贴电价不足,发电企业脱硝改造进展十分缓慢。

  进展缓慢

  今年以来,多个省环保部门已就本省火电脱硝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江苏省规定,对省内13.5万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只要脱硝达标排放即能享受每度电0.8分的电价补贴;山东省物价局对省内安装并运行脱硝装置,且经过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4家企业试行脱硝电价;山西省要求11台未完成2011年脱硝任务的机组停产整治。

  去年出台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到2015年国内已运行和新建火电机组要全部安装烟气脱硝设施,以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减排8%和10%的总体目标。根据中电联测算,我国目前火电装机容量大约是7亿千瓦,其中脱硝机组约1亿千瓦,尚有6亿多千瓦机组需要进行脱硝改造。

  为提高火电企业脱硝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火电脱硝电价补贴政策,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每千瓦时补贴0.8分钱,并要求于2011年底开始在北京、山西、山东、江苏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

  然而,中电联专家指出,同步建设脱硝设施的单位总成本约为1.13分/千瓦时,技改加装脱硝设施的单位总成本约为1.33分/千瓦时。显然与目前0.8分/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差距较大,这对亏损的火电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该人士还指出,新标准对所有地区的火电机组均要求开展脱硝,然而有些机组距离城区较远,建设脱硝配套设置不仅增加发电企业投资,实际上并不经济。

  由于上述原因,脱硝改造的进展缓慢。电监会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脱硝电价政策的研究和建议》显示,已投运脱硝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装机的比重不足两成,且各省脱硝设施投运率高低不一。

  或影响电力供给

  “脱硝改造需要火电设备停止运营,如果进行大规模火电机组环保改造或影响电力实际供应能力。”中电联专家指出,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亿多千瓦的煤电机组需要在2年多的时间内完成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的集中改造,将造成现有供应能力的明显减少。

  该人士还指出,由于脱硝补贴电价无法覆盖成本,加之火电项目审批放缓,火电企业建设项目意愿较弱,火电的装机下降速度或超预期,进而可能影响电力供需平衡。

  为此,中电联建议发改委、电力行政主管部门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协调,进一步分析测算新的排放标准对电力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完善排放标准使之科学合理;重视可能出现的由于大量机组停机改造造成的电力平衡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尽快完善脱硝电价;出台除尘改造的补贴政策;暂缓执行取消现役机组脱硫装置烟气旁路,保障现有机组安全稳定供电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