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发展低碳电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2-05-04 10:39: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12年“两会”前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呼吁,国家应严格控制每年的煤炭使用总量,电力部门要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走多元化的能源发展道路,推动电网建设和电力运行安全低碳发展。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许健民说:“电是国家的命脉,中国以极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来维持现在的电网发展,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污染,是不可行的。”

  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们将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十二五”期间,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百分之十一点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百分之十六和百分之十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我们要健全法规和标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理顺能源资源价格体系,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保护与修复生态,增加森林碳汇,全面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总量排放最多的国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部门,其中电力系统是排放的主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低碳发展是电力行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力系统中,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生产环节即发电环节。2009年发电环节碳排放达到百分之九十四点八左右,电网线损所导致的碳排放比重大约为百分之二点三,煤炭运输产生的碳排放比重大约为百分之二点九。中国发电环节碳排放比重过高,一方面由于中国主要以火电为主,火电中九成以上是煤电。另一方面主要是由平均供电煤耗偏高引起,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要高出10克。虽然中国发电效率较过去已有较大提高,并且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超临界技术燃煤电厂,但是众多小规模燃煤电厂的存在,使得在发电环节煤耗较高。

  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发电环节碳排放总量远远高于日本、德国、法国,单位电量发电环节碳排放超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应严格控制每年的煤炭使用总量,电力部门要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走多元化的能源发展道路,推动电网建设和电力运行安全低碳发展。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创新能源发展理念和模式,转变能源管理方式,推动我国能源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向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力争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