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水电投资进度低于十二五规划 环保等许可耗时长

  2012-05-08 13:35: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对照‘十二五’水电发展规划5年开工1.6亿千瓦装机容量(含抽水蓄能)的水电投资目标,目前的进度刚完成了一年指标,如此下去,投资目标恐难达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媒体表示。

  张博庭透露,2011年我国核准开工的水电约为1268万千瓦,2012年的目标是争取达到2000万千瓦,这样即使到2012年底,总共才核准3000多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的水电项目。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曾指出,“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并且明确“十二五”期间要开工建设1.2亿千瓦水电的目标。

  据了解,1.2亿千瓦是“十二五”规划的常规水电发展目标,再加上规划的0 .4亿千瓦的抽水蓄能,共1.6亿千瓦,平均下来每年需新增3200万千瓦装机容量。虽然并没有敲定每年的指标,但这一形势相当于2/5的时间才完成1/5的量。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水电新增设备容量为1225万千瓦,占比13.6%,排在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之后。而据中电联日前预测,2012年,我国新增水电装机容量将达2000万千瓦左右,“两年3000多万千瓦,等于才完成了一年的指标,这主要是由于水电核准难题尚待破解。”张博庭说,自项目管理由审批制变为核准制后,水电建设所需要的几十项行政许可,都相当于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很多水电项目的核准常常在行政许可程序的审批上颇费工夫。

  对多个大中型水电项目调研后了解到,环保、移民等方面的行政许可手续耗时较长。

  但也有意见认为,相关行政许可审查不应因追求投资进度而放松。水利水电科研院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表示,大中型水电项目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应充分重视。

  据统计,截至“十一五”末,我国已有6400多万千瓦的水电拿到了前期工作的“路条”,可现在又过了近一年半的时间,其中获得核准的还不到1/3。

  据悉,“十一五”期间大型水电项目审批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2006年至2009年新核准水电装机容量分别为1950万千瓦、234万千瓦、724万千瓦和737万千瓦。此后,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2010年大型水电项目审批恢复,2010年和2011年水电新核准装机容量分别达1613万千瓦和1268万千瓦。不过,水电建设周期通常需要5至8年时间,因此近年来水电新增装机量并不明显。

  我国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此前表示,2020年要达到上述目标,初步规划水电装机容量需达到约3 .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 .3亿千瓦以上(抽水蓄能电站5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15万亿千瓦时。

  对于因水电投资进度缓慢而致使减排目标完成压力增加的问题,刘树坤认为,实现减排目标与在保护环境与生态的基础上发展清洁能源同等重要,应慎重决策。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