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碳减排市场化机制立法探讨

  2012-04-24 10:34:3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联合国公约体系下的相关规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遵循的权威准则。在其所搭建的立法框架下,各国从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出发,展开相应实践活动,包括对减排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完善,从而以国内立法、国内市场的建构为条件,进一步展开减排行动的国际化合作,并力争从中拥有更多主动权、话语权。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先行区域/国家有着各具特色的立法实践,对其典型经验可概括如下:

  一是,气候变化已演变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全球的贫困、资源利用、人口增长、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全盘考量基础上,架构、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例如,欧盟的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是基于对能源安全、就业增加、技术创新等的综合预期;美国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其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复苏经济,长期目标则是摆脱对国外石油依赖、实现经济战略转型。而《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正是基于各国不同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节能需要而提出的;欧盟在这一原则下开展对减排目标的责任分担,其具体依据则是成员国的人均GDP,同时参考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等相关指标。

  二是,从各国碳交易实践可知,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碳交易操作模式,即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碳交易,分别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而两者都基于 “总量限制和交易(Cap & Trade)”机制,其中总量确定形成了有限供给,造就了碳排放权的稀缺性,由此形成了对其配额的市场需求和相应价格。例如欧盟、美国、英国、日本等都有明确的排放目标,并不断更新、更趋严格。与此同时,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还节能环保寻找机会、采取手段,直接或间接对那些没有纳入总量减排的国家和地区施加压力。例如,欧盟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2020年前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比基础排放量降低15-30%;而由经合组织成员国倡导的碳关税举措,施压发展中国家促其在2012年后的公约框架下采取更强有力减排行动。

  三是,先行国家和地区围绕相关法制建设并以此为保障,已逐步探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碳交易机制。包括在公约体系下,通过立法赋予碳排放权以权利属性,再进行合理的权责配置,搭建起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并开展交易制度建设和创新,以及对相关衍生品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内统一的、要素齐备的碳交易市场和碳定价机制。这些国家还十分注重法律政策的落实情况,以严格的惩罚措施保障其作用发挥。例如,欧盟要求各成员国负责监测并保证其企业遵守排放指标,对那些排污超标企业处以重罚;如从2008年起,违规超标碳排放罚款上升到每吨100欧元,该数额远大于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价格,也大于企业的减排成本。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