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亮:工业节能产业迎来重要机遇
2012-04-24 11:27: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研究机构,赛迪投资顾问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融资与并购研究。在国家战略部署的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新一轮资本运作机会。再此背景下赛迪顾问与中国经营网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整合’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专家访谈。
本期中国经营网针对“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领域专访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与之共同探讨工业节能方面问题。
记者:在工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将形成“自下往上”的刚性需求。那么这对中国工业节能产业带来何种发展机遇呢?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从产业发展环境看,“十二五”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更趋强化,201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仅2.04%,距离3%-3.5%的年度目标差距较大,工业转型升级节能和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指标的重压,相关重点企业不得不加快自身减排步伐,从而对工业节能技术及产品形成自需求端到供应端“自下而上”的刚性需求,节能装备与节能技术服务的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工业节能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那么,您认为中国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环境如何呢?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工业节能产业虽然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产业除了少数大型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产业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现有融资体系下普遍存在融资不畅的问题。改善产业投融资环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行政性指令定向改善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状况,一种是通过对金融体系的整体改革,从而利用“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结构。政策途径中,近年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出台了多项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政策,而在工业节能领域也出台了多个专项扶持资金;金融体系的改善方面,2012年政府报告中,明确了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改革精神,紧接着批复温州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证监会也启动了资本市场的相应改革,国家金融体系总体持续向好。工业节能产业整体的投融资环境在持续向好。
记者: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这对工业节能有何意义?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让用能企业在不投入资金、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企业进行规划、设计、投资、管理,使其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能源深度利用的效益。截止到目前,发改委已经备案了2339家节能服务企业,工信部也公布了122家推荐名单,如此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不但大大加强了用能企业在节能项目上的积极性,还为上游工业节能核心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品渠道,从而推动了整个工业节能产业的发展。
记者:工业节能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呈现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的局面。那么政府给予了哪些扶持?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目前中国工业节能企业,尤其是工业节能服务企业处于多而不强的发展阶段,而中国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为在行政促减排之外开辟以市场促减排的新道路,政府须加大对节能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节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利用市场手段,依靠工业节能产业链的不断健全自上而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投融资方面,政府须建立节能减排常态化投资渠道:债务融资方面,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专项信贷政策,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股权融资方面,证券市场须为节能减排型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通道,在节能减排领域建立风险投资引导机制等。最后以节能环保园区等新型工业园区为着力点,建立节能企业的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对工业节能产业的全方位支撑。
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研究机构,赛迪投资顾问自成立以来一直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融资与并购研究。在国家战略部署的背景下,中国新兴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新一轮资本运作机会。再此背景下赛迪顾问与中国经营网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整合’问题开展了一次深入专家访谈。
本期中国经营网针对“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领域专访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与之共同探讨工业节能方面问题。
记者:在工业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将形成“自下往上”的刚性需求。那么这对中国工业节能产业带来何种发展机遇呢?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从产业发展环境看,“十二五”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更趋强化,201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仅2.04%,距离3%-3.5%的年度目标差距较大,工业转型升级节能和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指标的重压,相关重点企业不得不加快自身减排步伐,从而对工业节能技术及产品形成自需求端到供应端“自下而上”的刚性需求,节能装备与节能技术服务的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工业节能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那么,您认为中国工业节能产业投融资环境如何呢?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工业节能产业虽然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产业除了少数大型节能装备制造企业,产业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现有融资体系下普遍存在融资不畅的问题。改善产业投融资环境,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行政性指令定向改善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状况,一种是通过对金融体系的整体改革,从而利用“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结构。政策途径中,近年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出台了多项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政策,而在工业节能领域也出台了多个专项扶持资金;金融体系的改善方面,2012年政府报告中,明确了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改革精神,紧接着批复温州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证监会也启动了资本市场的相应改革,国家金融体系总体持续向好。工业节能产业整体的投融资环境在持续向好。
记者: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这对工业节能有何意义?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让用能企业在不投入资金、不承担风险的前提下,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为用能企业进行规划、设计、投资、管理,使其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能源深度利用的效益。截止到目前,发改委已经备案了2339家节能服务企业,工信部也公布了122家推荐名单,如此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不但大大加强了用能企业在节能项目上的积极性,还为上游工业节能核心产业提供了良好的产品渠道,从而推动了整个工业节能产业的发展。
记者:工业节能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呈现龙头带动、多点开花的局面。那么政府给予了哪些扶持?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目前中国工业节能企业,尤其是工业节能服务企业处于多而不强的发展阶段,而中国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为在行政促减排之外开辟以市场促减排的新道路,政府须加大对节能企业的扶持力度,为节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利用市场手段,依靠工业节能产业链的不断健全自上而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投融资方面,政府须建立节能减排常态化投资渠道:债务融资方面,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专项信贷政策,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股权融资方面,证券市场须为节能减排型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通道,在节能减排领域建立风险投资引导机制等。最后以节能环保园区等新型工业园区为着力点,建立节能企业的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对工业节能产业的全方位支撑。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