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利益、生态环保? 难解小南海水电站

  2012-04-09 17:31: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重庆当地政府的力推之下,小南海水电站突破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约束,箭已离弦。但是生态问题尚未妥帖,工程的经济性和移民等问题又扑面而来

  3月29日10时05分,位于长江江心的重庆巴南区中坝岛,人头攒动,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开工仪式正值高潮,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宣布,小南海水电站前期准备工作正式开工。随后,礼炮齐鸣,升起一片粉色的烟雾。

  小南海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大中坝,由重庆市政府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共建。

  尽管由于处在长江鱼类保护区内等原因,小南海水电工程反对者众。但自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至“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开工仪式,小南海水电站已经实际上摆脱了环保和自然保护区的约束。

  礼炮声中,一些鱼类专家和环保组织还在为长江鱼类奔走。他们担心,电站落成意味着长江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而另一方面业界对这一水电站的经济效益亦多疑惑。轮番调整保护区重庆建一个不大的水电站,却在全国引发巨大争议,在于其涉嫌缩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鱼类保护区)面积,为建水电站“让路”。

  经重庆市申请,2011年1月4日,环保部发布2011年第一号公告,其中包括了鱼类保护区边界调整的内容。此次共调整两处,一是,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公里的江段,从鱼类保护区的范围中划了出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同时,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公里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而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整个鱼类保护区的面积缩水1000多公顷。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就对小南海水电站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1997年12月开工,但最终因为建设资金未落实,于1998年停工。

  1997年成为直辖市的重庆,继续筹划小南海水电站,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破小南海水电站”。其建站依据是1990年完成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下称《流域规划》)。重庆方面因此认为,这一规划在前,鱼类保护区建立在后,其并未违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分析,《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形成的时候,虽然鱼类保护区还没有建成,但是1994年当地已建立了保护区,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域规划》与保护区的相关规定是冲突的,应该修改《流域规划》。

  鱼类保护区可谓命运多舛,其成立是为了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给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合江至雷波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升格,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五年之后,为了给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让路,四川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将这一保护区调整的要求――《关于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的请示》获批,于是2005年被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提出的这一次调整,将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而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

  原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对《财经》(博客,微博)记者分析,“2005年这次调整鱼类保护区,就是让长江上游的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上马,这是权衡之后的保大舍小,三峡集团应该很清楚,(小南海)这样的小水电站就应放弃。”

然而,重庆市为了小南海水电站的上马,提出了再次“调整”保护区的方案。

  “再次调整之后,(一部分)核心区变成缓冲区和实验区,这样可以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小南海水电站)这样的大型工程,会有一部分划出保护区,蓄水区会把保护区的保护级别降低。”自然之友项目协调员张伯驹对《财经》记者说道。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不过,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则质疑,小南海一带划定为鱼类保护区没有充分征求各方意见。

  “小南海和其他的水电站建设没有什么其他本质区别,功能规划是好事情,但是仅从环保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缺乏很多规划,比如能源规划、水资源规划等。”张博庭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