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电价增厚电网收益电力行业经营环境将逐步改善
2012-04-11 11:39:1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酝酿已久的“阶梯电价”改革终于有了时间表。日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将推出居民阶梯电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方案,80% 的居民家庭,电价保持稳定,困难群体还可以享受一定的免费电量;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一定幅度的二、三档电力消费要多交费,第二档每度电提价5 分钱左右,第三档每度电调高2 角钱左右。
对此,资本市场上电力相关行业个股反应较为平淡,电力板块走势分化,电力设备类个股走势相对突出。对此,有行业研究员指出,即便实行阶梯电价,并不意味着下游企业平均售电价格一定上涨,也不意味上游成本变化能完全传导到终端用户。由于居民用电量占比较小,因而居民阶梯电价推出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促使居民改变用电习惯。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的电量只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2% ,其中5%的高收入家庭的用电量占到居民用电量的24% ,10% 的高用电量家庭消费了33% 的居民用电。
不过,有分析师强调,一旦阶梯电价成行,其对部分子行业的切实影响还是值得期待。首先受益的无疑是电网公司。此前中信证券测算结果显示,相关方案若施行将增加供电行业收入和净利润147 亿元和110 亿元,不论增收幅度的测算是否存在细微差异,新方案将进一步扩大电网收入已成板上钉钉。此外,业内人士介绍,阶梯电价将推动电网计量的快速发展并进而加快智能电表的普及。据悉,仅国网公司就计划在2010年至2014年间更换3 亿只单相智能电表,总投资近500亿元。
长期来看,以阶梯电价为代表的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理顺电价结构、提升行业盈利前景则无疑具有长远意义。东方证券分析师表示,近一年间电网主辅分离以及阶梯电价方案接连提出或实施,打破了自2002年以来陷入停滞状态的电力改革。尽管完成电力改革仍是久远的预期,但在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能源政策诉求下,电力改革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加速推进。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电力改革前进的一小步(如主辅分离完成、阶梯电价或分时电价实施),必将使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水平。“在电力市场改革中,核心问题是电价改革。”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销售电价严重偏低,比较主要国家、地区2009年销售电价情况,我国工业、居民电价分别是平均水平的72.9%和41.6% ,居民电价、工业电价的比例为87.2% ,远低于152.9%的世界平均水平。”
而对于电力行业整体而言,电力改革的利好预期需要逐步兑现,年内看点仍然集中在“低估值+ 盈利回升”上。数据显示,目前电力行业估值仍处历史底部,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从PB估值来看,2003年以来,火电行业平均PB为2.4 倍,2009年以来平均PB在2.2 倍左右,而目前为1.65倍左右,主流电企PB为1.5 至1.6 倍,PB估值仍处于历史最低部水平;从PE估值来看,按照2012年合同煤价上涨5%、市场煤价假设下跌1%至2%,盈利较好电企2012年PE为11至16倍。业内认为,随着煤炭价格回落以及电力供需格局向好,行业景气周期来临,估值仍有15% 以上空间。
广发证券分析师称,市场煤炭价格从去年10月高位回落,火电电价在去年12月上调,今年一季度,火电行业盈利拐点已经出现;另外,国资对政策性亏损的电力行业将实行注资。这些因素会使未来一段时期电力板块出现不错的机会。
东方证券分析师也表示,2011年年底电价上调后,测算火电行业盈利回到2009年水平,行业火电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后续在供需格局推动下,上网电价结构性调整仍可期待。他分析称,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我国电力供需将重回短缺时代,鉴于火电建设周期需要2 年左右,2012年至2013年用电量增速高于装机容量增速,电力缺口将逐步加剧。在电力紧缺日益严重背景下,电企在博弈中定价权将逐渐增加,失衡的天平逐渐向电企倾斜。
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中长时期来看,通过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和预判能源“十二五”规划,“十二五”中后期,用电量增速或原煤需求增速将不断下滑,而煤炭产能及煤炭运力等供给能力增速有望维持增长,供给和需求增速的“剪刀差”促使电煤供需关系逐渐逆转,从而有效抑制煤价上涨,同时运力瓶颈缓解有助于降低电煤流通成本。另外,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政策的价格杠杆应用以及电力改革推进有望使电价水平及电价结构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因此,预计“十二五”中后期,电力行业经营环境状况将会得到长足的改善。
酝酿已久的“阶梯电价”改革终于有了时间表。日前召开的2012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将推出居民阶梯电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方案,80% 的居民家庭,电价保持稳定,困难群体还可以享受一定的免费电量;高于地区平均水平一定幅度的二、三档电力消费要多交费,第二档每度电提价5 分钱左右,第三档每度电调高2 角钱左右。
对此,资本市场上电力相关行业个股反应较为平淡,电力板块走势分化,电力设备类个股走势相对突出。对此,有行业研究员指出,即便实行阶梯电价,并不意味着下游企业平均售电价格一定上涨,也不意味上游成本变化能完全传导到终端用户。由于居民用电量占比较小,因而居民阶梯电价推出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促使居民改变用电习惯。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的电量只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2% ,其中5%的高收入家庭的用电量占到居民用电量的24% ,10% 的高用电量家庭消费了33% 的居民用电。
不过,有分析师强调,一旦阶梯电价成行,其对部分子行业的切实影响还是值得期待。首先受益的无疑是电网公司。此前中信证券测算结果显示,相关方案若施行将增加供电行业收入和净利润147 亿元和110 亿元,不论增收幅度的测算是否存在细微差异,新方案将进一步扩大电网收入已成板上钉钉。此外,业内人士介绍,阶梯电价将推动电网计量的快速发展并进而加快智能电表的普及。据悉,仅国网公司就计划在2010年至2014年间更换3 亿只单相智能电表,总投资近500亿元。
长期来看,以阶梯电价为代表的电价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于理顺电价结构、提升行业盈利前景则无疑具有长远意义。东方证券分析师表示,近一年间电网主辅分离以及阶梯电价方案接连提出或实施,打破了自2002年以来陷入停滞状态的电力改革。尽管完成电力改革仍是久远的预期,但在节能减排、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能源政策诉求下,电力改革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加速推进。对于电力行业而言,电力改革前进的一小步(如主辅分离完成、阶梯电价或分时电价实施),必将使电价水平和电价结构逐步趋向合理水平。“在电力市场改革中,核心问题是电价改革。”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销售电价严重偏低,比较主要国家、地区2009年销售电价情况,我国工业、居民电价分别是平均水平的72.9%和41.6% ,居民电价、工业电价的比例为87.2% ,远低于152.9%的世界平均水平。”
而对于电力行业整体而言,电力改革的利好预期需要逐步兑现,年内看点仍然集中在“低估值+ 盈利回升”上。数据显示,目前电力行业估值仍处历史底部,具备较高安全边际。从PB估值来看,2003年以来,火电行业平均PB为2.4 倍,2009年以来平均PB在2.2 倍左右,而目前为1.65倍左右,主流电企PB为1.5 至1.6 倍,PB估值仍处于历史最低部水平;从PE估值来看,按照2012年合同煤价上涨5%、市场煤价假设下跌1%至2%,盈利较好电企2012年PE为11至16倍。业内认为,随着煤炭价格回落以及电力供需格局向好,行业景气周期来临,估值仍有15% 以上空间。
广发证券分析师称,市场煤炭价格从去年10月高位回落,火电电价在去年12月上调,今年一季度,火电行业盈利拐点已经出现;另外,国资对政策性亏损的电力行业将实行注资。这些因素会使未来一段时期电力板块出现不错的机会。
东方证券分析师也表示,2011年年底电价上调后,测算火电行业盈利回到2009年水平,行业火电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后续在供需格局推动下,上网电价结构性调整仍可期待。他分析称,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我国电力供需将重回短缺时代,鉴于火电建设周期需要2 年左右,2012年至2013年用电量增速高于装机容量增速,电力缺口将逐步加剧。在电力紧缺日益严重背景下,电企在博弈中定价权将逐渐增加,失衡的天平逐渐向电企倾斜。
该分析师进一步表示,中长时期来看,通过分析国家“十二五”规划和预判能源“十二五”规划,“十二五”中后期,用电量增速或原煤需求增速将不断下滑,而煤炭产能及煤炭运力等供给能力增速有望维持增长,供给和需求增速的“剪刀差”促使电煤供需关系逐渐逆转,从而有效抑制煤价上涨,同时运力瓶颈缓解有助于降低电煤流通成本。另外,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政策的价格杠杆应用以及电力改革推进有望使电价水平及电价结构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因此,预计“十二五”中后期,电力行业经营环境状况将会得到长足的改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