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扩大应用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

  2012-04-13 15:26: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工信部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扩大领先企业产能,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培育骨干企业等一系列鼓励产业发展政策,对于从去年下半年始一直处于发展寒冬中的光伏企业来说,不啻为一股暖流。但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太阳能电池装机总量规划没有同期发布,启动光伏应用市场的细则也未被提及。产业规模上去了,市场在哪里?这恰恰是困扰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光伏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量级。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为20吉瓦(GW)左右,而我国的光伏产能就有30吉瓦(GW)。达到吉瓦(GW)级的领军企业,再加上一大批小而分散的组件厂商,依靠着国际市场的支撑,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业聚集地和光伏产品出口国。

  然而,全球市场的需求却正在改变。3月9日,堪称光伏应用市场风向标的德国开始削减上网电价补贴率,计划对住宅用和大型光伏安装设备分别进行20%和30%的大规模削减,同时大于10兆瓦(MW)的大型地面系统将无法再获取补助。在不考虑组件降价的情况下,这一新政将使德国光伏发电内部收益率下降至5%到6%,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将导致市场需求进一步放缓。

  德国的市场变化只是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新一轮调整的开始,随着传统光伏应用市场的渐趋成熟和饱和,应用主市场逐渐从大型地面电站向屋顶转移,需求将难以避免地出现萎缩。在这种情况下,组件产能过剩的效应将被扩大。

  而按照产业规划目标,我国“十二五”光伏产能规模仍将扩张。在告别全球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后,谁来消化这些产能?没有市场的增量,将使制造企业成为“无米之炊”。市场在哪里?就在国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我国既定的发展目标,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打开国内应用市场,不仅是光伏制造业发展所需,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经之路。

  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并不是个新鲜话题,2011年国内光伏标杆电价的出台,本应是推动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新的电价政策对于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东部来说,运营商难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企业积极性不高;而投资收益较好的西部地区,虽然已经建起了大量的光伏地面电站,但因远离用电市场,电网接入仍未形成标准,光伏电力未能全部上网。

  这些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使得光伏产业上游具备的规模优势未能顺利促进下游应用环节的投资。按不同光照条件区域实行不同上网电价政策、突破利益割据尽快实现光伏并网发电,似乎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点。除此之外,在生产车间、办公楼等大规模建筑屋顶设立电站,发电以自用为主、余量并网的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和尝试,光伏企业也正寻找适合中国市场的应用商业模式。

  打开市场需要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需要各方跳出利益的博弈,先将蛋糕做大,需要大胆尝试,多一些敢吃螃蟹的人。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研究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