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02-21 11:43:0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部署2008年的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7年上大压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电力工业上大压小是国务院的重大决策。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2007年关停1000万千瓦。为完成这个目标,一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各电力企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关停政策。在总结河南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办起草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上报国务院,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以国发2号文件予以批转。这个文件明确了上大压小的指导思想、原则、政策和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受到各地普遍欢迎。
(二)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落实了关停责任。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对上大压小作了全面部署和动员。马凯同志主持会议,陈德铭同志代表国务院,与有关停任务的30个省(区、市)和七大电力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将“十一五”500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分解到省区市。很多地方又通过签订或下达责任书的形式,将工作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地市级政府和有关电力企业。
(三)对关停机组实行现场登记确认制度,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在关停工作中,根据各地上报的关停机组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派出工作组赴关停现场核验、拍摄,签署关停机组确认书,并由关停机组企业、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签字盖章后存档。同时对已关停的机组实行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07年关停的553台机组,均一一现场登记确认,切实保证真正关停,不走过场。
(四)加快核准“上大压小”项目,调动了关停积极性。国务院2号文件将“压小”与“上大”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各地和企业关停小火电,集中建设大机组。在加快关停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上大压小”项目,加快了核准进度。到2007年12月底,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或核准上大项目82个,装机规模共5730万千瓦,为加快关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召开南、北两个片会,进一步推动了关停工作。去年7月、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在吉林和贵州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南、北两个片会,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和各大电力企业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大家交流了情况,分析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会议对促进各地加快关停、完成全年任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六)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关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电监会,决定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列入降价范围的,一律降到标杆上网电价水平。对提前关停或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允许按不高于降价前的上网电价,向大机组转让发电量指标。对不按期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经济处罚。
(七)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压缩小火电的生存空间。2号文件明确提出改进发电调度方式,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保总局、电监会、能源办起草了《节能发电调度试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53号文件已经转发,现正在江苏、河南、四川、广东和贵州5省开展试点。在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前,一些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实行了差别电量计划,减少小火电机组发电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大机组发电量。这些政策初步形成了鼓励小火电机组早关、多关的利益机制。
(八)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关停氛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上大压小的意义,将相关做法、政策解读和关停情况,以各种形式在网络、报纸、杂志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都对关停工作做了大量报道。电视专题片《涅 后重生――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纪实》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良好效果。
一年来,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国资委、环保、国土、水利、财政和税收及电网企业相互协调、积极配合,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电厂污染物的环保监测和排污收费监督,加强对小火电关停工作的监管,共同推进了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
各地和电力企业相继成立了“上大压小”工作领导小组。广东、上海、安徽、陕西、河北、吉林、江西等省(区、市)在责任书目标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了关停机组的容量。去年1月29日,河南安阳电厂爆破拆除2台10万千瓦机组,为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拉开序幕。4月底,江苏省一次关停45万千瓦。9月初,山东省一次关停75万千瓦。10月下旬,河南省又一次集中关停110万千瓦。陕西、山东、湖北等省领导亲自出席爆破拆除仪式,对“上大压小”动员部署。重庆、江苏等省市对关停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地方政府所得的国有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给关停机组企业;从关停过渡期发电量计划补偿和容量电价补贴的收益中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职工安置。陕西省从去年7月开始,在全省实施差别电量计划发电量指标替代交易工作。华能集团提出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不因机组关停而使员工下岗,不因机组关停而减少职工收入,这“三不”提的非常好。大唐集团提出“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关停机组人员有一定收入来源,二是确保为关停机组人员提供和创造工作岗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孟庄电厂、信阳平桥电厂等民营企业积极实施关停,展现了民营企业服从国家节能减排大局、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和精神风貌。
在各地、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关停小火电工作开局良好。去年10月26日,提前完成全年关停1000万千瓦的任务。对此,曾培炎副总理发来贺信,高度评价“这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职工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政策配套,采取得力措施,共同努力的结果。”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计553台,关停机组平均单机容量2.6万千瓦。其中,五大发电公司、地方投资公司和地方国有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56台,关停容量1052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73.1%;民营及其它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97台,关停容量386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26.9%。山东、河南、广东、江苏、山西等省份关停容量居前5位,分别关停了171.7万千瓦、154.3万千瓦、129.4万千瓦、113.9万千瓦、100.7万千瓦。这些机组关停后,同等电量都转由大机组发,每年将减少原煤消耗18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60万吨。
总结一年来的关停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领导重视。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十一五”关停目标,曾培炎副总理作了多次批示,马凯同志和德铭同志经常就上大压小工作做出明确具体的指示,一些地方省长亲自抓,多次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大电力集团都把上大压小列入对企业的考核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认识到位。2007年上大压小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各方面思想统一。大家认识到,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资产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次难得机遇。三是政策配套。2号文件将“上大”与“压小”结合起来,从解决关停企业的实际困难出发,明确提出了关停补偿政策,如小机组发电量指标由大机组代发,然后给予一定经济补偿,通过土地、取水和排污指标置换,实行节能调度,有堵有疏,使地方和企业感到“关比不关好、早关比晚关好、多关比少关好。”四是各方配合。去年的关停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与关停过程中组织协调得力、关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到位密不可分。各地、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形成了工作合力,关停攻坚战初战告捷。五是央企带头。在各地上报的“十一五”关停实施方案中,计划关停的总容量达到了5600万千瓦,其中,五大集团占了将近一半。去年实际关停的1438万千瓦机组中,五大集团878万千瓦,占全国关停总容量的61%,有力带动了全国的关停工作。六是安置得当。人员安置问题是小火电机组关停的难点,也是关停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去年关停机组已涉及职工超过1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9万人,离退休职工3万人,但基本上没有发生职工群体性上访事件。这得益于各地、各企业作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安置工作。很多企业在新建和扩建电厂时优先招聘关停机组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安排职工转岗培训,切实做到了“关得了、稳得住”。
在此,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一年来在上大压小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广大电力企业干部职工表示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尽管去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关停工作认识不够,政策理解不够,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导致工作进展迟缓,甚至个别地方仍是关停空白点。二是政策不落实。差别电量计划、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取水指标交易等,在一些地方至今还没有落实。小机组生存压力不大,企业缺乏关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停进度。三是人员安置压力大。不少关停企业人员负担重,缺乏专门用于关停小火电机组补偿的资金渠道。个别地方小机组关停后,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存在不稳定的隐患。
二、进一步认识上大压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当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顺应了全国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开展能源国际互利合作等重要思想。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十七大关于能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电力工业,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就是扎扎实实推进上大压小。
(一)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需要。建设我国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实现电力工业由大到强,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电力工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水平和电力工业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7.1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发电装机中,77%以上是能耗比较高、排放比较多的火电。2007年底,在火电中,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仍有1.04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8.6%。这些小火电生产效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技术装备差。而在美国电力生产中,煤电只占50%,核电占20%,天然气发电占17%,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0%。日本核电占26%,水电占10%,石油和天然气发电占35%,煤电占27%。法国核电约占80%,煤电只占5%左右。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近年来风电发展速度相当快。从世界平均水平看,煤电约占40%,核电占15%,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20%。我们在电力工业结构和清洁发展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关停小火电,可以为大型高效环保火电机组腾出容量,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让出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经济、清洁的终端能源,是我国电力工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二)上大压小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上大压小,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大型发电机组相比,小火电对资源的消耗明显过高。目前,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只有299克标煤/千瓦时,而5万千瓦小机组则高达450克标煤/千瓦时。同样的发电量,小机组比大机组多耗煤50%以上。2007年,我国发电用原煤超过12.82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近一半,其中1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耗煤约4亿吨。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形成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主要来源于燃煤电厂。2006年,电力工业共排放二氧化硫1400多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排放二氧化硫540万吨。小火电还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硝化合物,以及烟尘、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同等热值的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别比石油、天然气多28%和69%,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1.04亿千瓦小火电机组一年发电用煤,约比同样发电量的大机组多耗原煤1.1亿吨,相当于每年多排放二氧化碳2.2亿吨。关停小火电,推动电力工业走清洁发展之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刻不容缓。
(三)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转换行业,也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关停小火电机组,是建设现代电力产业的重要举措,是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一年来,关停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关停的机组,只占5000万千瓦目标的28.8%,“十一五”后三年还有约360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这就意味着此后三年平均每年还要关停1200万千瓦,关停的任务十分繁重。去年已关停的机组主要是五大电力集团和河南、江苏、山东、内蒙等省(区)的,难度小、容易关的都关了。下一阶段,除央企等大型企业外,地方企业、民营企业的关停机组也会随之增多,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关停难度也会更大,因而关停任务也更为艰巨。因此,我们决不能对已有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对关停工作有一丝的松懈,否则,“十一五”关停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三、再接再厉,做好2008年上大压小工作
“十一五”要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去年已关停1438万千瓦,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再关停130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涉及各方面利益,政策性很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这里,我对做好今年和今后几年的关停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负总责。各地应继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各地区、各主要电力企业要制定今年关停1300万千瓦的详细工作方案和关停计划,要分解指标,层层落实,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关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环保总局、电监会、能源办等部门加强对关停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省级发展改革委(或经委、经贸委)要给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发现上大压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地方要按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关停工作进展情况,年底报告全年关停目标完成情况。
(二)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2号文件要求,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关停小机组的补偿、资产核销、人员安置、土地处理、债务处理、上大项目核准等问题,积极推动关停工作。要继续做好电量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和取水指标的交易工作,加强排污收费和规范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与收费管理,积极研究、探索其他补偿办法,把各项关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跨地区关停替代的协调。省级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应积极协调省内地区之间的跨区替代问题,确保跨地区上大压小项目的顺利实施。跨省替代的项目,应征得小火电机组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的同意,按照替代容量相应增加小火电机组关停省份的规划建设规模,扣减新建项目所在省份规划建设规模。继续发挥五大发电集团的带头作用,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关停进程。在必要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出面帮助协调。
(四)对上大压小替代项目实行政策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上大压小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据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或出具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函。替代容量达到2号文件规定的替代比例50%的上大压小项目,扩建项目可建设单台机组,新建项目原则上仍按两台机组考虑,在相应扣减该地区规划建设规模后,经审核可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对关停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和企业,将在后三年的规划建设容量上,进一步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五)继续对关停小机组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践证明,关停核查和现场确认制度,对保证小火电机组按计划关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核验、拍摄,签署关停机组确认书,经各方签字盖章后存档,并在网上公布。电力监管机构要严格监管小火电机组的关停情况,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电网企业要按照国家政策和与关停企业签订的关停协议,按期将关停机组从电网解列。对于有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而没有按时关停的地区和企业,将暂停其新建电源项目的核准。
(六)认真做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目前,《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已印发,在五省先行应用。同时,其他相关配套文件也在抓紧制定。试点省份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节能调度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既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员工妥善安置,确保社会安定;要做好对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补偿政策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电网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费率或价格标准,与节能发电调度实施细则同步实施,保证相关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今年下半年将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争取尽快在全国推开,以彻底改变小火电机组的生存环境。在全面推行节能发电调度之前,作为一项过渡性措施,各地区应推行差别电量计划,在安排发电量计划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大机组的发电小时数,逐步削减小火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
(七)千方百计做好关停人员安置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机组关停前,企业要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切实落实资金来源。职工安置方案要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备案。对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要在职工安置方案中统筹考虑,妥善解决。关停部分机组的,原则上要在本企业内部妥善安置关停机组的职工,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关停全部机组的,要依法妥善处理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改造项目或新建、扩建电厂应优先招用关停机组分流的人员。各企业集团要继续发挥规模优势,采用内部调剂等多种办法,做好关停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拓展资金渠道,支持吸纳关停机组分流人员的企业,对所安置的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对于关停企业中就业困难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的政策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小火电机组关停企业土地出让金全额上缴地方财政后,由地方政府按规定安排用于支付关停机组职工安置等费用。要尽快建立小火电机组退出机制,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支持小火电机组关停。
(八)大力宣传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意义和已经取得的成效。各地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关停小火电机组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节能环保成效,宣传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成绩,对群众和有关方面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解读和答疑解惑,正确引导舆论,营造关停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志们,上大压小,事关电力工业发展大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关停1300万千瓦和“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的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部署2008年的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2007年上大压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电力工业上大压小是国务院的重大决策。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2007年关停1000万千瓦。为完成这个目标,一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各电力企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关停政策。在总结河南省关停小火电机组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办起草了《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上报国务院,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以国发2号文件予以批转。这个文件明确了上大压小的指导思想、原则、政策和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受到各地普遍欢迎。
(二)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落实了关停责任。曾培炎副总理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对上大压小作了全面部署和动员。马凯同志主持会议,陈德铭同志代表国务院,与有关停任务的30个省(区、市)和七大电力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将“十一五”500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分解到省区市。很多地方又通过签订或下达责任书的形式,将工作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地市级政府和有关电力企业。
(三)对关停机组实行现场登记确认制度,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在关停工作中,根据各地上报的关停机组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派出工作组赴关停现场核验、拍摄,签署关停机组确认书,并由关停机组企业、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签字盖章后存档。同时对已关停的机组实行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2007年关停的553台机组,均一一现场登记确认,切实保证真正关停,不走过场。
(四)加快核准“上大压小”项目,调动了关停积极性。国务院2号文件将“压小”与“上大”很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各地和企业关停小火电,集中建设大机组。在加快关停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上大压小”项目,加快了核准进度。到2007年12月底,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或核准上大项目82个,装机规模共5730万千瓦,为加快关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召开南、北两个片会,进一步推动了关停工作。去年7月、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在吉林和贵州召开了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南、北两个片会,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和各大电力企业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大家交流了情况,分析了问题,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建议。会议对促进各地加快关停、完成全年任务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六)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关停。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电监会,决定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列入降价范围的,一律降到标杆上网电价水平。对提前关停或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允许按不高于降价前的上网电价,向大机组转让发电量指标。对不按期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经济处罚。
(七)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压缩小火电的生存空间。2号文件明确提出改进发电调度方式,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保总局、电监会、能源办起草了《节能发电调度试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53号文件已经转发,现正在江苏、河南、四川、广东和贵州5省开展试点。在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前,一些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实行了差别电量计划,减少小火电机组发电量,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大机组发电量。这些政策初步形成了鼓励小火电机组早关、多关的利益机制。
(八)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关停氛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上大压小的意义,将相关做法、政策解读和关停情况,以各种形式在网络、报纸、杂志和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都对关停工作做了大量报道。电视专题片《涅 后重生――全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纪实》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良好效果。
一年来,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国资委、环保、国土、水利、财政和税收及电网企业相互协调、积极配合,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电厂污染物的环保监测和排污收费监督,加强对小火电关停工作的监管,共同推进了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
各地和电力企业相继成立了“上大压小”工作领导小组。广东、上海、安徽、陕西、河北、吉林、江西等省(区、市)在责任书目标的基础上,主动增加了关停机组的容量。去年1月29日,河南安阳电厂爆破拆除2台10万千瓦机组,为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拉开序幕。4月底,江苏省一次关停45万千瓦。9月初,山东省一次关停75万千瓦。10月下旬,河南省又一次集中关停110万千瓦。陕西、山东、湖北等省领导亲自出席爆破拆除仪式,对“上大压小”动员部署。重庆、江苏等省市对关停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地方政府所得的国有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给关停机组企业;从关停过渡期发电量计划补偿和容量电价补贴的收益中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职工安置。陕西省从去年7月开始,在全省实施差别电量计划发电量指标替代交易工作。华能集团提出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不因机组关停而使员工下岗,不因机组关停而减少职工收入,这“三不”提的非常好。大唐集团提出“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关停机组人员有一定收入来源,二是确保为关停机组人员提供和创造工作岗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孟庄电厂、信阳平桥电厂等民营企业积极实施关停,展现了民营企业服从国家节能减排大局、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和精神风貌。
在各地、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关停小火电工作开局良好。去年10月26日,提前完成全年关停1000万千瓦的任务。对此,曾培炎副总理发来贺信,高度评价“这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职工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政策配套,采取得力措施,共同努力的结果。”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计553台,关停机组平均单机容量2.6万千瓦。其中,五大发电公司、地方投资公司和地方国有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56台,关停容量1052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73.1%;民营及其它企业关停小火电机组297台,关停容量386万千瓦,占关停总量的26.9%。山东、河南、广东、江苏、山西等省份关停容量居前5位,分别关停了171.7万千瓦、154.3万千瓦、129.4万千瓦、113.9万千瓦、100.7万千瓦。这些机组关停后,同等电量都转由大机组发,每年将减少原煤消耗188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60万吨。
总结一年来的关停工作,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领导重视。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十一五”关停目标,曾培炎副总理作了多次批示,马凯同志和德铭同志经常就上大压小工作做出明确具体的指示,一些地方省长亲自抓,多次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五大电力集团都把上大压小列入对企业的考核目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认识到位。2007年上大压小之所以取得显著成绩,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各方面思想统一。大家认识到,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资产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次难得机遇。三是政策配套。2号文件将“上大”与“压小”结合起来,从解决关停企业的实际困难出发,明确提出了关停补偿政策,如小机组发电量指标由大机组代发,然后给予一定经济补偿,通过土地、取水和排污指标置换,实行节能调度,有堵有疏,使地方和企业感到“关比不关好、早关比晚关好、多关比少关好。”四是各方配合。去年的关停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与关停过程中组织协调得力、关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到位密不可分。各地、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形成了工作合力,关停攻坚战初战告捷。五是央企带头。在各地上报的“十一五”关停实施方案中,计划关停的总容量达到了5600万千瓦,其中,五大集团占了将近一半。去年实际关停的1438万千瓦机组中,五大集团878万千瓦,占全国关停总容量的61%,有力带动了全国的关停工作。六是安置得当。人员安置问题是小火电机组关停的难点,也是关停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去年关停机组已涉及职工超过12万人,其中在岗职工9万人,离退休职工3万人,但基本上没有发生职工群体性上访事件。这得益于各地、各企业作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安置工作。很多企业在新建和扩建电厂时优先招聘关停机组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安排职工转岗培训,切实做到了“关得了、稳得住”。
在此,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一年来在上大压小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各省市发展改革委、广大电力企业干部职工表示真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尽管去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关停工作认识不够,政策理解不够,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导致工作进展迟缓,甚至个别地方仍是关停空白点。二是政策不落实。差别电量计划、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取水指标交易等,在一些地方至今还没有落实。小机组生存压力不大,企业缺乏关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停进度。三是人员安置压力大。不少关停企业人员负担重,缺乏专门用于关停小火电机组补偿的资金渠道。个别地方小机组关停后,人员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存在不稳定的隐患。
二、进一步认识上大压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当前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顺应了全国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开展能源国际互利合作等重要思想。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十七大关于能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电力工业,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就是扎扎实实推进上大压小。
(一)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需要。建设我国现代电力工业体系,实现电力工业由大到强,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电力工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水平和电力工业整体素质。目前,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7.13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发电装机中,77%以上是能耗比较高、排放比较多的火电。2007年底,在火电中,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仍有1.04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8.6%。这些小火电生产效率低,污染浪费严重,技术装备差。而在美国电力生产中,煤电只占50%,核电占20%,天然气发电占17%,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0%。日本核电占26%,水电占10%,石油和天然气发电占35%,煤电占27%。法国核电约占80%,煤电只占5%左右。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近年来风电发展速度相当快。从世界平均水平看,煤电约占40%,核电占15%,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20%。我们在电力工业结构和清洁发展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快关停小火电,可以为大型高效环保火电机组腾出容量,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让出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经济、清洁的终端能源,是我国电力工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
(二)上大压小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上大压小,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大型发电机组相比,小火电对资源的消耗明显过高。目前,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只有299克标煤/千瓦时,而5万千瓦小机组则高达450克标煤/千瓦时。同样的发电量,小机组比大机组多耗煤50%以上。2007年,我国发电用原煤超过12.82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近一半,其中10万千瓦以下小机组耗煤约4亿吨。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形成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主要来源于燃煤电厂。2006年,电力工业共排放二氧化硫1400多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排放二氧化硫540万吨。小火电还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硝化合物,以及烟尘、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同等热值的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分别比石油、天然气多28%和69%,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1.04亿千瓦小火电机组一年发电用煤,约比同样发电量的大机组多耗原煤1.1亿吨,相当于每年多排放二氧化碳2.2亿吨。关停小火电,推动电力工业走清洁发展之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刻不容缓。
(三)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转换行业,也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关停小火电机组,是建设现代电力产业的重要举措,是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一年来,关停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关停的机组,只占5000万千瓦目标的28.8%,“十一五”后三年还有约360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这就意味着此后三年平均每年还要关停1200万千瓦,关停的任务十分繁重。去年已关停的机组主要是五大电力集团和河南、江苏、山东、内蒙等省(区)的,难度小、容易关的都关了。下一阶段,除央企等大型企业外,地方企业、民营企业的关停机组也会随之增多,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关停难度也会更大,因而关停任务也更为艰巨。因此,我们决不能对已有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对关停工作有一丝的松懈,否则,“十一五”关停目标就很难顺利实现。
三、再接再厉,做好2008年上大压小工作
“十一五”要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去年已关停1438万千瓦,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再关停130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涉及各方面利益,政策性很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这里,我对做好今年和今后几年的关停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负总责。各地应继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各地区、各主要电力企业要制定今年关停1300万千瓦的详细工作方案和关停计划,要分解指标,层层落实,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关停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环保总局、电监会、能源办等部门加强对关停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省级发展改革委(或经委、经贸委)要给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发现上大压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地方要按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关停工作进展情况,年底报告全年关停目标完成情况。
(二)把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2号文件要求,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关停小机组的补偿、资产核销、人员安置、土地处理、债务处理、上大项目核准等问题,积极推动关停工作。要继续做好电量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和取水指标的交易工作,加强排污收费和规范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与收费管理,积极研究、探索其他补偿办法,把各项关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跨地区关停替代的协调。省级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应积极协调省内地区之间的跨区替代问题,确保跨地区上大压小项目的顺利实施。跨省替代的项目,应征得小火电机组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的同意,按照替代容量相应增加小火电机组关停省份的规划建设规模,扣减新建项目所在省份规划建设规模。继续发挥五大发电集团的带头作用,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关停进程。在必要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出面帮助协调。
(四)对上大压小替代项目实行政策优惠。对于符合规定的上大压小建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据有关规定,办理核准或出具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意见函。替代容量达到2号文件规定的替代比例50%的上大压小项目,扩建项目可建设单台机组,新建项目原则上仍按两台机组考虑,在相应扣减该地区规划建设规模后,经审核可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对关停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和企业,将在后三年的规划建设容量上,进一步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五)继续对关停小机组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实践证明,关停核查和现场确认制度,对保证小火电机组按计划关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核验、拍摄,签署关停机组确认书,经各方签字盖章后存档,并在网上公布。电力监管机构要严格监管小火电机组的关停情况,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电网企业要按照国家政策和与关停企业签订的关停协议,按期将关停机组从电网解列。对于有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而没有按时关停的地区和企业,将暂停其新建电源项目的核准。
(六)认真做好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目前,《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已印发,在五省先行应用。同时,其他相关配套文件也在抓紧制定。试点省份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节能调度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既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同时还要保证企业员工妥善安置,确保社会安定;要做好对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补偿政策衔接,实现平稳过渡;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电网备用、调峰调频等服务费率或价格标准,与节能发电调度实施细则同步实施,保证相关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今年下半年将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争取尽快在全国推开,以彻底改变小火电机组的生存环境。在全面推行节能发电调度之前,作为一项过渡性措施,各地区应推行差别电量计划,在安排发电量计划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大机组的发电小时数,逐步削减小火电机组的发电小时数。
(七)千方百计做好关停人员安置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机组关停前,企业要制定职工安置方案,切实落实资金来源。职工安置方案要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备案。对拖欠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要在职工安置方案中统筹考虑,妥善解决。关停部分机组的,原则上要在本企业内部妥善安置关停机组的职工,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关停全部机组的,要依法妥善处理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改造项目或新建、扩建电厂应优先招用关停机组分流的人员。各企业集团要继续发挥规模优势,采用内部调剂等多种办法,做好关停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拓展资金渠道,支持吸纳关停机组分流人员的企业,对所安置的职工开展转岗培训。对于关停企业中就业困难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的政策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小火电机组关停企业土地出让金全额上缴地方财政后,由地方政府按规定安排用于支付关停机组职工安置等费用。要尽快建立小火电机组退出机制,综合运用税收、收费、基金、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支持小火电机组关停。
(八)大力宣传关停小火电机组的意义和已经取得的成效。各地应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关停小火电机组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节能环保成效,宣传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成绩,对群众和有关方面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解读和答疑解惑,正确引导舆论,营造关停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志们,上大压小,事关电力工业发展大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关停1300万千瓦和“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的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