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也是企业的发展机遇
2008-04-17 08:21:5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国产经新闻
单一良
“对企业而言,节能减排首先是一种社会责任,但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也是企业发展中的机遇,对传统耗能企业尤其如此,只要能步入节能减排的良性发展轨道,企业就能够‘浴火重生’。”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虎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浙江虎山集团长期以来一直注重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技术改革、管理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企业节能降耗改制创新,尤其是重点发展企业的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行技术改革
打造节能企业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但我国原有的水泥工业基础是以机立窑和湿法回转窑、干法中空窑为主,机立窑水泥质量不稳,环境污染大,湿法窑质量稳定,但能耗大,以湿法窑生产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湿法工艺的缺点逐渐显露。
1996年,张剑星在严峻的形势下出任该企业总经理。为迅速做优做大做强水泥主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降低污染排放并加快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虎山集团率先在全省同行业中淘汰落后的湿法水泥生产。1999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国产化“湿改干”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示范线低投资技改工程,使得虎山公司年综合节能效益达1200万元。该技改项目还创造了投资最省、工期最短、国产化率最高、达产达标时间最快等4项全国纪录。
集团公司还与浙江省政府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立下实现节能6.2万吨标准煤的军令状,张剑星提出了四大技改节能举措:对两台1.5万发电机组实施技改,实施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对现有的日产10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对现有的17台水泥磨生产线技改。
据统计,2007年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上年的5.01吨标煤下降到4.76吨标煤,下降幅度5.0%;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到了17.63吨标煤,下降幅度10.96%。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管理创新
实现节能目标
2006年,为了寻找管理“短板”,弥补不足,虎山公司率先在全省同行中实施“风险承包”制,推行节能降耗的精细化管理:公司与各生产管理部门签订风险抵押承包合同,将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资源综合利用任务、指标,分解到相应车间部门和班组,对每月的成本指标、安全责任、能源消耗、现场管理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各承包责任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同时,实行能源合同管理,引进和借助社会有效资源,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其中公司下属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与杭州科创公司签订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对方投资对两台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改造,通过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实现双赢。
张剑星告诉记者,节能降耗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为了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公司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实施办法》进行了重新修定,向员工“借脑”,合理化建议从原先的侧重技改,扩大到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领域。合理化建议的受理评审条件和程序,实施和效益评估、奖励实施标准等方面,全部用规范的制度说话。据统计,集团公司“金点子”绿色通道办公室共收集和实施的59个技术革新项目,为企业年产出效益578余万元。
制定企业
“十一五”节能目标
为实现“十一五”期末实现总节能量62000吨标准煤的目标,虎山集团公司和浙江大学企业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制定了《浙江虎山集团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了《浙江虎山集团“十一五”节能规划》。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浙江虎山集团的节能措施项目共29项,计划用5年到8年时间把浙江虎山集团建设成为节约型绿色的企业。
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虎山公司将实施名牌战略,发挥集团的规模优势和投资功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资本经营为纽带,做强水泥主业,做大新型建材,发展高新科技,开发“虎山牌”系列产品。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使集团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公司。
目前,虎山公司主要产品为“虎山牌”42.5标号普硅水泥,首批通过了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大型水坝、机场主跑道、深水码头等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及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的需要,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张剑星这样理解节能减排的内在含义。
单一良
“对企业而言,节能减排首先是一种社会责任,但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节能减排也是企业发展中的机遇,对传统耗能企业尤其如此,只要能步入节能减排的良性发展轨道,企业就能够‘浴火重生’。”全国人大代表、浙江虎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剑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浙江虎山集团长期以来一直注重节能降耗工作,通过技术改革、管理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企业节能降耗改制创新,尤其是重点发展企业的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行技术改革
打造节能企业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但我国原有的水泥工业基础是以机立窑和湿法回转窑、干法中空窑为主,机立窑水泥质量不稳,环境污染大,湿法窑质量稳定,但能耗大,以湿法窑生产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湿法工艺的缺点逐渐显露。
1996年,张剑星在严峻的形势下出任该企业总经理。为迅速做优做大做强水泥主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降低污染排放并加快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虎山集团率先在全省同行业中淘汰落后的湿法水泥生产。1999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国产化“湿改干”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示范线低投资技改工程,使得虎山公司年综合节能效益达1200万元。该技改项目还创造了投资最省、工期最短、国产化率最高、达产达标时间最快等4项全国纪录。
集团公司还与浙江省政府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立下实现节能6.2万吨标准煤的军令状,张剑星提出了四大技改节能举措:对两台1.5万发电机组实施技改,实施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对现有的日产10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对现有的17台水泥磨生产线技改。
据统计,2007年末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上年的5.01吨标煤下降到4.76吨标煤,下降幅度5.0%;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到了17.63吨标煤,下降幅度10.96%。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管理创新
实现节能目标
2006年,为了寻找管理“短板”,弥补不足,虎山公司率先在全省同行中实施“风险承包”制,推行节能降耗的精细化管理:公司与各生产管理部门签订风险抵押承包合同,将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资源综合利用任务、指标,分解到相应车间部门和班组,对每月的成本指标、安全责任、能源消耗、现场管理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各承包责任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同时,实行能源合同管理,引进和借助社会有效资源,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其中公司下属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与杭州科创公司签订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对方投资对两台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改造,通过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实现双赢。
张剑星告诉记者,节能降耗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为了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公司对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实施办法》进行了重新修定,向员工“借脑”,合理化建议从原先的侧重技改,扩大到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领域。合理化建议的受理评审条件和程序,实施和效益评估、奖励实施标准等方面,全部用规范的制度说话。据统计,集团公司“金点子”绿色通道办公室共收集和实施的59个技术革新项目,为企业年产出效益578余万元。
制定企业
“十一五”节能目标
为实现“十一五”期末实现总节能量62000吨标准煤的目标,虎山集团公司和浙江大学企业竞争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制定了《浙江虎山集团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了《浙江虎山集团“十一五”节能规划》。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浙江虎山集团的节能措施项目共29项,计划用5年到8年时间把浙江虎山集团建设成为节约型绿色的企业。
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虎山公司将实施名牌战略,发挥集团的规模优势和投资功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资本经营为纽带,做强水泥主业,做大新型建材,发展高新科技,开发“虎山牌”系列产品。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使集团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公司。
目前,虎山公司主要产品为“虎山牌”42.5标号普硅水泥,首批通过了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大型水坝、机场主跑道、深水码头等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及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的需要,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张剑星这样理解节能减排的内在含义。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