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新能源产业:别为盲目扩张买单

  2012-03-16 09:16: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2011年,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内新能源市场既迎来了政策的有效扶持,也遭遇了来自市场的严峻考验。今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未来太阳能和风能将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节能减排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制止其盲目扩张并不意味着减速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国内外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低水平重复建设仅仅是在设备制造领域,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

制止盲目扩张并非停止发展
  最近5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此前国家能源局提出的远景规划是至2020年建成2亿千瓦风电,太阳能发电至2015年达到1500万千瓦。现实情况是,在风电领域,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盲目投资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产能。由于不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有些省、市、县一窝蜂上马风电项目,比如整个江苏光伏产业就占了全国的70%,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地方1/3是光伏企业,其中很多企业的效益并不好,结果必然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有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膨胀至500多家。目前风电行业大约有30%-5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风电设备价格已经从过去的每千瓦时1万元降到了现在的3500元。产能过剩已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实际经营困境,很多家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上游的零部件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各种不利环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太阳能、风能提出来,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新能源行业自由、无序的发展状态。“所谓过剩,不是指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过剩,而是制造环节的过剩。”全国人大代表、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文华说,从全球范围看,我国在太阳能制造环节的产能占全球的50%,而在应用环节上却不到5%。产能与应用严重脱节,说明我国太阳能应用市场尚需开发,太阳能应用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国家提出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扩大国内需求,是非常正确的。国家应严格项目把关和审批,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同时还应该大力开发太阳能的应用市场。

  对此,张国宝认为,总体来讲,我国的风电发展是比较健康的。风电装机并网容量去年达到4700万千瓦,仅占全国装机的4%左右;发电733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5%,价格也降到平均每千瓦时电0.57元左右,有一定竞争能力。光伏发电规模刚到300万千瓦,千瓦时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过程中。从规划的角度看,“十二五”期间并网风电装机将达1亿千瓦,光伏发电达1500万千瓦,需在目前已有装机基础上大幅提升。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角度看,风电光伏未来都要承担一定比例。因此,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仍很广阔,但要把防止设备制造能力盲目发展与风电、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区分开来,这才是国家能源政策的初衷。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血液,因而国家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去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同样将面临市场需求、能效、排放等严峻考验。

能源发展政策亟须完善
  面对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说,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要实现后续的大规模发展,除了在电力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方面推进改革和创新外,还必须在新能源并网规划、产业应用技术进步、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李小琳认为,一要大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完善新能源发电智能调节;二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则,保障新能源上网;三要大力推行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和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四要不断创新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五要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秉仁也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所谓科学有序,一是规划要科学,新能源的发展必须与产业的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互结合。比如,我国大量的风力资源都分布在西部地区,但是恰恰这些具有风力资源的地区又远离负荷区,如何发展西部地区的产业,鼓励这些新能源就地消纳,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二是新能源和改造传统能源必须相结合,要始终把坚持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放在首位。因为无论是按照规划,还是从当前新能源在技术中遇到的障碍看,在若干年内,传统能源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是世界普遍遇到的问题。新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有其必要的补充和改善作用,但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代替不了传统能源的。因此,始终要把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放在首位。三是新能源和电网的建设相配套,因网制宜,鼓励发展分布式就地消纳的新能源,不宜建设大规模的所谓风电基地,长距离的西气东送,这样其实是加大了安全风险和输出成本。另外,还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破除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一些障碍。

  秉仁认为,现在我国的新能源,特别是风能和电能发展得非常快,直接动力来自于企业营运水平。由于风电的利润比较高,政府进行电价补贴,1千瓦时陆地风电补贴0.25元-0.3元,整个海上风电补贴0.6元-0.7元,直接刺激了风电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刺激下游电站的发展。因此,完善能源发展政策是一个关键问题。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曾在2011年度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将陆续发布一系列关于能源发展的各项规划,其中包括《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此外,国家能源局今年将续推风电光伏项目审批统一规划制。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