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建议中国发展低碳型经济
2006-12-06 08:47: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波 北京报道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为了推动世界各国提高意识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正在进行一场环球游说之旅。11月30日斯特恩来到了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学者们积极探讨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
英国政府于10月30日发布的《斯特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斯特恩此次宣传的主题。对于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报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报告》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而且富国由于自工业革命以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应对减排资金的提供承担主要责任。
在11月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上,《报告》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一个重要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报告代表了经济学家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观点,使之从环保问题变成了更大意义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12月1日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斯特恩表示,《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咨询了中国和其他各国的经济界和科学界人士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报告》显示,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中国北方将经历严重干旱,南方将经历严重洪灾,而且随着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消退和雪线的上升,中国有很多地方将遭受严重的淡水紧缺问题。
“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斯特恩说。此次访问中国,他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和中央煤炭部门的官员,以及50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就进一步推动工作,尤其是融资、技术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更多讨论。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的决策部门对于报告的具体政策细节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关于“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如何在电力等能源部门具体实施等问题。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
“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在等待、观望,或者在推迟行动。”斯特恩强调,中国政府认可报告提出的一个结论―――即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并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只是在生产和消耗能源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方式。中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提高能效计划,也正在采取措施阻止森林砍伐,并在电力行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更多使用,以及在控制汽车尾气方面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先发展再考虑调整的想法是错误的,中方认可这一观点。”斯特恩说。
11月28日,英国工贸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人民大学的演讲中呼吁,中国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达林建议,中国可以发挥作用,促进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再签订一个国际条约,约束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欧盟或者英国的零碳排放科技都值得与中国合作。
本报记者 刘波 北京报道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为了推动世界各国提高意识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正在进行一场环球游说之旅。11月30日斯特恩来到了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学者们积极探讨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
英国政府于10月30日发布的《斯特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斯特恩此次宣传的主题。对于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报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报告》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而且富国由于自工业革命以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应对减排资金的提供承担主要责任。
在11月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上,《报告》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一个重要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报告代表了经济学家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观点,使之从环保问题变成了更大意义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12月1日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斯特恩表示,《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咨询了中国和其他各国的经济界和科学界人士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报告》显示,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中国北方将经历严重干旱,南方将经历严重洪灾,而且随着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消退和雪线的上升,中国有很多地方将遭受严重的淡水紧缺问题。
“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斯特恩说。此次访问中国,他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和中央煤炭部门的官员,以及50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就进一步推动工作,尤其是融资、技术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更多讨论。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的决策部门对于报告的具体政策细节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关于“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如何在电力等能源部门具体实施等问题。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
“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在等待、观望,或者在推迟行动。”斯特恩强调,中国政府认可报告提出的一个结论―――即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并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只是在生产和消耗能源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方式。中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提高能效计划,也正在采取措施阻止森林砍伐,并在电力行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更多使用,以及在控制汽车尾气方面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先发展再考虑调整的想法是错误的,中方认可这一观点。”斯特恩说。
11月28日,英国工贸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人民大学的演讲中呼吁,中国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达林建议,中国可以发挥作用,促进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再签订一个国际条约,约束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欧盟或者英国的零碳排放科技都值得与中国合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