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别让每年“18亿度电”空放东海

  2007-01-31 18:56: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洋山深水港一座荒岛,将成为上海一大“气站”――2年后,来自马来西亚的液化天然气就将在此“登陆”,缓解上海天然气供需矛盾。1月22日,本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令人欣喜的新闻:《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今上马》。

  昨天在市政协专题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洋山同盛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任先正从这条新闻谈起,披露了一个惊人的信息:如果不在已动工的天然气接收站周边同步规划“冷能”产业链,未来每年将有约18亿度电的能源空放东海。这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冷”也是一种能源

  大家对“热能”已耳熟能详,殊不知“冷”也是一种能源。任先正委员告诉记者,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运输、接收程序是:首先在产地将天然气液化,以压缩体积便于运输,每液化1吨天然气耗电量约850度。液化天然气用船运到目的地后,由专门的天然气接收站接收,通过(海水、空气或其他冷媒介)冷热交换,由液态还原成气态经管道输送到城市各处。还原过程中,大量低温能量被释放,1公斤液化天然气所放出的“冷能”大约有830千焦。

  巨能空放“暴殄天物”

  任先正介绍,未来上海“气站”建成后,每年将有600万吨液态天然气从马来西亚运抵上海,其中蕴含的能量在产地就已计入成本。但我们的接收站所做的只是让“冷能”释放到海水中。

  600万吨的液态天然气汽化释放的能量折合成电能约18亿度,这不但是巨大的浪费,而且对自然环境将造成破坏――冷却的低温海水将在海底聚集蔓延,导致鱼类产卵场和洄游通道发生改变,影响渔业生产;被潮水带到表面的冷水易生雾气,会影响航运安全。

  “冷能”利用早有先例

  据了解,海内外早已开始利用“冷能”:日本目前已有26台独立冷能利用设备,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制造干冰、深度冷冻、低温循环独立发电等;韩国与中国台湾的LNG接收站将“冷能”用在空气分离上。广东利用LNG“冷能”已建成一座滑雪场;福建莆田首期260万吨LNG接收站项目和“冷能”利用项目将于2007年完成投产,“冷能”利用折合电力每年8.8亿度。

  规划产业链应政府牵头

  任先正委员认为,洋山深水港区域正在规划综合开发,如果初步回收“冷能”,就可用于深水港发电和海水淡化、制气、冷冻、废弃物处理等,建起冷链产业园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他建议,由市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牵头,与燃气、电力和其他相关产业部门联手,立即着手“冷能”产业链的规划建设,争取在建成小洋山LNG接收站的同时,实现中国冷能综合利用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郑裕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